浅析幕西纳克《论电影节奏
浅析幕西纳克《论电影的节奏》
[摘要] 莱翁·幕西纳克《论电影的节奏》论证了如何实现电影的节奏,包括整体与局部关系、剪辑的作用、画面功效、叙事情感等方面,并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分析了电影节奏为什么能够实现。以《末代皇帝》为例,解读幕西纳克的节奏理论在这部影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关键词] 幕西纳克电影节奏《末代皇帝》
一、节奏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1、“认识局部与整体关系,意识到画面在整体一部片中起到的作用。”单个的点构成面,正如音符构成乐谱,这是结构上的节奏。
《末代皇帝》开片,幼年溥仪登基时,溥仪在大殿门被飘扬的黄帷幕所吸引,于是他伸手试图去触摸,然而此时帷幕却被风扬起,溥仪的手未能触碰到。影片中这一幕,单纯对于三岁的溥仪而言,只是表达出了一个孩子的怅然;然而于全片言,这个镜头却暗示了溥仪一生都不曾真正触及至上皇权。
影片接下来还有这样一幕,当溥仪长成少年时,他的奶妈嬷嬷被迫驱出宫,溥仪知道消息后,急切紧张的
去追赶奶妈,然而当溥仪终于到达宫门,却早已不见他所寻觅的人影,灰调空袤的紫禁城前门,只有形单影只的少年溥仪一人。片中这个镜头停留了很长的时间,单从该画面看,这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的孤独与无所适,而将该镜头放置进全片来看,这隐喻的是一个末代皇帝的一生孤独。
2、“剪接一部电影就是赋予影片一种节奏美。”挑选画面和安排画面的结果便是各种节奏的结合。
该片将回忆和现实穿插剪接,使节奏有张有弛,过渡也显得合理,比较明显的是故事线索与溥仪人生线索中门这一意象:
A、溥仪割腕自杀后,打开回忆之门,在电影镜头中表现为朱红宫门;
B、朱红的门再次打开,溥仪回忆溥杰;
C、嬷嬷被迫离开,
溥杰赶出门,却人踪俱无;D、庄世顿走进宫门,给溥仪带来西方文化启蒙;E、溥仪出宫看亡母,被拒锁门内;F、国民党入侵紫禁城,限令其携家眷离开,溥仪第一次走出宫门;G、朱红的门打开,日本人的汽车开进来,秋风落叶扫过绣龙地毯,暗示一个龙朝的末期;H、婉容被日本人带走,溥仪追赶被拒锁门内;I、日本投降,婉容疯,溥仪试图靠近婉容,婉容关上门隔开了溥仪。
时代节奏赋予了影片节奏,每一个历史事件点的转折,就是一处电影节奏的关键帧。同样,片中数次出现监狱长阅读历史卷本,也起着和门一样的过渡和节奏点的作用。此外影片通过一些特定物事的剪辑,表现出时代特征和时局风云,如1934溥仪复辟,在满清遗老的祭天仪式中穿插剪辑进荒漠下一个工厂的镜头,暗喻守旧与现代文明的对比冲突,以及政权时朝的更迭。
3、画面。此处分析画面彩引导的节奏:
该片主要以红与灰交织,影片以不同彩的穿插剪接显现出明显的节奏点,通过彩来分辨时代,分界清晰直观:红紫禁城—玄灰民国政府—灰的日伪政权--青灰的牢狱改造—红共产党政府;又如1934年,溥仪复辟,地点在空旷的黄荒漠之地,与他童年时暖调的红紫禁城截然不同,象征这一次复辟与童年时的安全平静祥和是相反的。
《末代皇帝》中一共出现三处绿,这是该片表现溥仪一生中寥寥的几处亮点:A、绿荷塘边,嬷嬷给溥仪喂奶,安详和睦;B、溥仪寻被带走的嬷嬷时,出现一处绿藤萝,正如溥仪与嬷嬷缠绕的母子情C、镜头对准监狱的绿油漆大门时,宣布了溥仪被特赦的消息。
影片利用这些前后对比强烈的画面彩,直观的表现出故事转折和情感连接点,形成强烈的影片节奏感。
4、叙事节奏与人类心理情感。
影片可从溥仪人生情感的几次生硬分割体现出叙述节奏:A、幼年离母,B、少年离嬷嬷C、青年离开紫禁城D、庄世顿离开E、文秀离开F、婉容离开。汽车电影
利用人的想象和思维的拓展而使得电影故事胜于电影主题本身。影片大量采用了隐喻和象征:庄世顿给溥仪带来自行车,溥仪由此便
以自行车替换了马车与抬轿;庄世顿给溥仪戴上了眼镜,同时打开了溥仪的眼界;这是西式器物对溥仪的打动,也是西学东渐的暗示,这与后来溥仪执意要现代女子为妻、剪发、寄希望于国外、对于一切西方器物感兴趣是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的,这些细节各为其是,却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又如加冕舞会上,婉容失仪的抑郁落泪,显然不仅仅是因为溥仪的性无能,更多的原因,便由观众解读,许是对皇帝冷落的怨恨,许是对孤独与未来的恐惧,许是对无常命运的嗟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解读便是影片之外更高的价值所在了。
二、在操作中,节奏应如何实现
1、作者要赋予作品强节奏;2观众自身要适应节奏,尤其要加强对画面节奏的把握。
关于音乐方面,幕西纳克是持反对态度的,认为配音消弱了影片本身的节奏,“我们都认为音乐伴奏有必要,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影片的节奏或看得不清楚,因此,我们就愿意在音乐中感受这种节奏来使我
们满足”。但这一观点是存在质疑的,画面节奏固然重要,然而在很多方面,音乐对整部电影的节奏发展也是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的。
如《末代皇帝》开始有这样一段声效变化:溥仪3岁离母时压抑沉郁的胡琴声—喇嘛在慈禧殿外诵经声—慈禧召溥仪,周遭一僵尸般的人,静音—慈禧死,喇嘛入内,唢呐响—溥仪登基,森严肃穆的大臣阵列—蟋蟀鸣。这样一段声效变化非常贴切的配合了影片叙事节奏,倘若没有这些伴奏,并不会改变影片叙事,但加入了伴奏,影片更具韵律感,观众也更容易入情入境。
又如加冕舞会上众人的喧哗热闹与婉容的独自神伤沉默,不仅更具动静节奏对比,也更深入表现了人物心理情感;同样的还有片尾,花匠儿子回顾空荡荡金龙座时,响起低沉哀婉的配乐,镜头紧接着便剪切到现代,响起的是导游嘈杂的喇叭声乐,既有明显的时代分割感,也具有深层的讽刺意味。
三、节奏缘何而实现
1、画面时间长度,画面连续性等;
2、节奏强度、画面强度、画面吸引力:如慈禧死亡前夕的气氛低沉压抑,慈禧死亡的一刻喇嘛们跳进房内,刺耳的唢呐声响彻整个大殿,画面吸引力由此增加,节奏也随之增强。
3、视觉暂留原理。“当画面连续出现时,大脑皮质会不断的发出反应,使画面的印象持久的留在那里,
这种持久性是可以作为节奏元素来使用的。”人类这一生理特性,正是电影形成的基础。
4、回溯。“每当我们看到主题在不同的表现下出现时,这种回忆提示作用就促使我们去想到总主题,从而使我们看到许多细部之后,对整体产生一个整合的印象”。影片中频繁采用的闪回技法,正是对回溯的辅助。
参考文献
[1]李恒基·杨远婴.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三联书店,
2006.11
[2]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M].1982
作者简介
李季,西南大学电影学硕士,研究方向:电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