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30;创新与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作者:李延廷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2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成效,其中重点分析了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式图、特点及专业发展调研报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资料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建设成效。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在深入开展汽车销售与技术服务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调研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凝练等处理,得到了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基础性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讨论后建立了新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动课程体系
改革与课程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专业建设成效。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建立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实行工学结合、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汽车营销、技术服务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递进的课程体系;培养了熟悉汽车行业实际工作任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兼相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集教学、培训、对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建立了开放的双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该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设过程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实施全过程与企业密切合作,实施结果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汽车销售、汽车技术服务能力的高端技能性人才(合格的高端职业人)。
        2.1人才培养新模式图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图1所示。从该人才培养模式图中可以看出:
新学生如何通过学校培养成为准职业人的过程;学生职业能力逐步提升、逐步递进的过程;学生接受专业培养的各个阶段相应的教学内容等。
        2.2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2.1建立了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分析、整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课程体系,建立了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能力培养项目。能力培养项目主要包括汽车销售、配件管理、保险与理赔、核损与定损、保养与维修、售后服务管理等方面。
        2.2.2采用能力逐级递进的教学组织形式
        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专业按照能力逐级递进规律,将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阶段:进行基本的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通过《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电路分析》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汽车结构、机械原理与性能等方面知识,认识、拆装汽车机械或电器部件。《汽
车文化》课程(选修课程)为下一步培养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技能打下基础。《电工技能实训》、《电路综合技能实训》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企业见习》使学生对汽车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组织形式、工作岗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阶段:进行与4S店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有关的各项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汽车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检修》、《发动机拆装与调试实训》、《汽车营销礼仪实训》、《企业实习》等课程。在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工学结合学习方式进行汽车销售与技术服务能力培养。
        3阶段:先在校内营销与技术服务实训基地进行《汽车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汽车营销员(取证)实训》等课程,让学生学会综合利用汽车销售、技术服务知识和技能,进行实战前的技能训练。然后,通过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汽车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技能,实现学生毕业与走上工作岗位同步进行。
        2.2.3建立校企双方共同评价体系
        在学校评价方面,完善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多种考核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过程考核体系。例如对汽车专业知识、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评价,综合考量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知识能力等级。
天安汽车保险        在企业评价方面,引入企业员工评价体系,从政治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第13阶段有企业参与学生评价、并颁发企业考评证书。实际上,在第2阶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不少企业教师参与教师教学,因此也很自然地将企业考评标准引入了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评中。
        3专业建设成效
        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建设项目已完成全部预定的建设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建设成效。具体的建设成效如下:
        1)企业调研资料。主要包括企业调研记录、专家会议记录、毕业生座谈会会议记录、专业教师研讨会记录、网络资料等。
        2)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发展调研报告。其内容包括专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企业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及专业建设规划等。
        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标准。以企业调研资料为根据,撰写出了符合学院格式、内容要求的专业标准。
        4)完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主要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机制、校企合作教师实践锻炼运行机制、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管理与考核机制和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5)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建立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实行工学结合、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构建了汽车营销、技术服务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递进的新型课程体系。
        6)完成了全部专业核心课程和预定的专业限选课程的全套教学资料开发任务。目前,已经开发完成《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汽车评估》
、《汽车售后服务管理》五门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完成了《汽车电子控制电路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整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汽车综合控制系统应用与调试》六门专业限选课程的建设任务。
        7)完成了本专业预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目前,本专业拥有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专业教师共计47名,其中校内教师17名,校外企业兼职教师30名。在17名校内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7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有8名,具有初级职称的有2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7名,有本科学历的10名;所有校内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
        8)完成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本专业拥有16个校内实训室或生产性实训基地,拥有北京庆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卫宇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方晓汽车修理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新发阳光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北京东风南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能够较好地满足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教学的要求。
        9)社会服务能力。本专业在2011年上学期与汽车流通协会合作,面向社会开展了二手车营销师培训(共两期),累计培训80人;在201111月,我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与博世公司合作,举办了博世汽车诊断新技术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到3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项目组不仅创建了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专业建设成效,而且还提高了项目组教师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能力、教学与教学研究水平,增强了教师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为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志忠等.准就业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6.
        [2]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3]孙宝文.高职汽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