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
来源:《商情》2015年第34期
        【摘要】
        面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日益严峻的挑战,具有良好节能环保性能的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着重于探究政府财政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要性及我国相关的财税政策。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如何解决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池续航能力差及配套服务设施不过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探讨促进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建议与对策
        国务院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新能源汽车指的是
运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由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规划所指的新能源汽车类型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耗能少,环保性能极佳。相比于传统型汽车的极大负外部性,新能源汽车在环境友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全球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中国目前的城市空气质量令人堪忧,空气污染指数大幅上升。如果新能源汽车能得以普及,就将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SO2、CO2等气体的排放,缓解我国近期面临的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同时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潜力尚未完全挖掘。如果能发展起来,将填补我国汽车创新领域的空白,有助于中国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梦想。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4下半年,在中央和地方双补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说明新能源汽车这类“政策导向市场”确实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然而今年四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通知》中明确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补贴退坡。诚然,一个健康的市场不应一直依赖财政补贴而生存,补贴逐步淡化到无是必然的过程,但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将会怎样发展?政府及各方力量应如何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成熟?
        一、我国现行新能源汽车相关财税政策分析
        (一)关于政府财政扶助必要性的文献综述
        1.技术效率存活的寡头进化理论
        在产业发展的早期,参与者进入量由价格成本边际决定。假定整个竞争过程中成本下降则价格也随之下降,价格成本边际呈下降趋势将使得参与者获利减少,对市场进入者创新要求则不断提升,直至没有企业愿意进入市场。这样前期的进入者具有很大的创新优势,能够继续成长,积累更多的创新资源,最终将市场中的弱势企业挤出,导致寡头市场的出现。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与发展阶段,若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放任市场自行调配,很可能形成寡头垄断。
        2.政府参与理论
        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涉及前期市场调研、研究开发、新能源安全测试、销售网络的构建、市场推广以及服务维修等多个环节。如此浩大的工程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扶持,如使用投资、差价补贴等方式来为新能源汽车搭建宽广的平台,
实现风险共担和成果共享,引导、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同时政府要对传统汽车行业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严查气体排放超标的汽车,对相关企业征收空气污染防治费,最终实现对燃油车的替代。另一方面,政府要对新能源汽车做好安全测试,明确各方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
        (二)我国现行扶助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
        早于2009年我国就正式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之后每一年也陆续出台了相关了财政政策扶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相关市场数据表明,至201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业绩低谷期,全年销量仅达17642辆。直至2014下半年,在国家和地方“双补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终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4月29日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补贴退坡。
        综合来看在现今相关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与传统汽车差距不大,摆脱了技术创新的产物普遍的价格劣势。但在未来补贴退坡的背景下,想要依旧保持现有购买成本,势必要革新技术,降低制造成本,下调出厂价。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据中汽协会统计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汽车企业再度发力,2015年六月,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签约共同研发新能源车,在未来四年将对新能源汽车投资近65亿元;地方政府也积极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在上海市购买新能源汽车免拍牌照,西安市拟在2015—2016年建设公交充电站40个、公共充电桩900个。行业发展形势乐观。
        但从整体来说,现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
        一是基建设施的制约。目前,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缺乏完善的标准规范,与传统汽车加油站遍布各地的情况相比,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桩的覆盖面不够广,多数消费者都反应充电难的问题。虽然中央积极鼓励地方政府主导充电站建设,但至2014年底,全国已建充电桩仅三万多个,远低于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1:1的标配;二是性能的制约。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锂离子电池虽然能量较高,但循环寿命较短,单体循环寿命为800—1000次。如果成组应用到公交车上,循环寿命低至仅400—600次,这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较差;三是质量的制约。目前市场上投放的新能源汽车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良好的配套服务,在办理车险保险、电池更换回收及二手车的处理方面都存在问题。
        三、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应进行全国统一的充电设备补贴政策并鼓励以PPP模式进行建设
        在车辆补贴政策逐退坡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相对更有余力实行大范围的电桩补贴政策。如果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充电桩能够达到传统汽车的加油站的数量与布局,突破动力供给制约的障碍,产业的发展就能有很大的飞跃。目前政府倾向于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城市给予充电设施建设奖励,而非全国一盘棋,这容易引发社会公平问题,也将造成地区之间的充电设施建设不均衡,制约了车主远游的能力。同时,充电桩所需技术含量高,在初期建设过程中资金需要量大,回报率低,单凭补贴的资金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PPP等融资形式能很好的引入民间资本,使充电设备的大规模建设成为可能。
        (二)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节能环保意识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不足、众难以接受由传统的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换,这是新产品、新技术问世后普遍遭遇的问题。政府与企业都应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宣传,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和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突出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和补贴
减税等优惠,使消费者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政府部门也可起带头作用,通过政府采购节能汽车的方式,形成积极的带头效应与示范效应。当社会投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时,由于“从众”心理,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也会增强,提高品牌信赖度。同时要加强众对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的忧患意识,使消费者在做汽车购买决策时意识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鼓励以环保和节能为宗旨的公共团体参与到新能源的宣传推广活动中。
        (三)为新能源汽车设计合适的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政策能触及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产、销售、分配等诸多环节,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融投资与技术创新能力、刺激销售业绩的增长。在价格既定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可能的条件下,不同商品之间的税收优惠差异会促使生产者减少高税赋产品的生产而增加低税赋产品的生产。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享有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消费税税收优惠,而这些都是针对于消费者而言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可以考虑为车企设计税收优惠,例如对新能源汽车所需特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税收减免、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所得税率、免征印花税等。
        (四)不断进行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西安二手汽车
        新能源汽车仍存在关键零部件不成熟的缺陷,电池续航能力、使用寿命等问题都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因此,新能源汽车厂商应将精力与资金集中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上,推动技术的重大升级和转型。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也能极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的竞争优势。现如今,国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相对于本土产业已取得很大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了避免被国外汽车产业挤占新能源的市场份额,我国不能仅仅依靠“后发优势”,乘着顺风车来发展。而是要创建自主品牌,创新技术,赢得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陈衍泰,张露嘉,汪沁,欧忠辉.基于二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评价[J].科研管理,2013,S1:167174
        [4]汽车业如何跑出雾霾天[J].内燃机与配件,2013,03:43
        作者简介:
        曾智涵(1994.12-),女,汉族,福建建阳人,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财政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