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辆汽车在祁阳诞生
欧阳友徽
祁阳是一个以农耕为主业的邑县,连绵起伏的冈峦,阡陌纵横的田畴,盛产木材、大米,此外就出产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至于工业,只有一些打锄头钯头的铁匠铺,造木船划子的船场,造草纸的竹棚,织布、编席的作坊等等,都是些服务农业生产的小手工业。在抗日战争之前,祁阳偏僻落后得与近代工业不沾边。但是,1942年夏天,中国第一辆自制的汽车不是在南京、不是在上海,而是在祁阳这片穷山瘦水中神话般诞生了。这是为什么?
一、国人之梦
祁阳沦陷前,我住在墙口里(宝塔街),才七岁。驻扎在山川唐家的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班主任是蒋介石)有很多英国教官,经常开吉普车从我门前过,非常神气。当时我就想,我们中国有汽车该多好啊!我的学校在祖师殿,校门正对古东江桥,一天,有一支部队从校门前转弯过桥,队伍长得没完没了。有人说,这是上前线打日本鬼子的军队,大概有一个师。老师也不上课,和学生一起站在校门口看了很久。那些兵有背的,有扛炮的,就是没有坐汽车的。当时我想,坐上汽车多快呀,一会儿就可以到前线打日本鬼子了!
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时中国也有汽车,不过很少,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贵得惊人。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国人便有了制造中国自己汽车的梦。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就召集工业巨头和专家商量自造汽车。一年后,取名“民生”牌的第一辆汽车在沈阳迫击炮厂诞生。后来那辆汽车送往上海展览,市民们争相观看,情振奋。上海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中公司,即现在上海新中动力机厂)的中国内燃机研究先躯支秉渊和大家一样激动,但在激动之余他又感到遗憾,这台汽车的零部件和发动机都是进口的,严格地说,是中国“组装”,而不是中国“制造”。他心中便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制造一台真正意义上中国制造的汽车,为中国人争气。他日夜工作,设计绘图,为第一辆中国制造的汽车诞生苦心经营。六年后,他终于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图纸,中国人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但是,好事多磨。1937813日,淞沪战争爆发,新中公司所在地闸北区,是日寇轰炸的重点,那套用心血和智慧绘制成的图纸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支秉渊奋力组织人员,冒着日寇的炮火,去工厂把机器设备抢运出来,向内地搬迁。首先到武汉,武汉告急后,又向长沙和湘南丘陵地区——祁阳搬迁,同时也迁来了一个要制造中国自己汽车的梦。
二、篱笆工厂
新中公司搬到祁阳的时间是1938年,新厂址建立在祁阳城东郊二里许的海水湾,我从宝塔街到祖师殿去上学,每天都要来回四次经过新中公司门前那条由煤碴铺成、通向山川唐家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的简易公路。起初,新中公司规模不大,占地约400米×200米,周边用楠竹剖成三指宽的竹片,编成约2.5米高的竹篱笆围墙,老百姓称它为“篱笆工厂”。墙内的厂房建得十分简陋,是清一的平房,以杉树皮为墙、为顶棚,一幢接一幢。从空中往下看,就像老百姓的住房,毫不起眼。日本飞机对近在咫尺的祁阳县城进行狂轰滥炸时,却没有将这片藏龙卧虎的厂房作为目标。新中公司就在篱笆工厂内轰轰隆隆地生产。那时,老百姓不知道厂里生产什么东西,只听见轰轰隆隆、乒乒乓乓地挺热闹,透过篱笆缝还可以看见厂房内炉火熊熊,火星四溅。支秉渊就以这个篱笆工厂为基础,只用四年的惨淡经营,就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三个厂和六个卫星厂的大企业,从采煤、炼铁、轧钢、发电到制造机床、蒸汽机、煤气机、发电机、轧钢机乃至炭精、工具夹的综合性企业,工人由二百人增加到二千人,而且还从祁阳及外地招收、培训学徒二百余人。后来还接收了资源委员会的湘江电厂。他们生产汽车零部件,支援抗日前线。
支秉渊和祁阳的老百姓相处得很和睦。他将厂内多余的电力供民间使用。古老的祁阳城,每到夜幕降临,街市上便华灯初上,像南京、上海一样,千盏万盏,灿若繁星。最使人难忘的
是,他们又在厂门外、湘江边的一株巨大的樟树上,安装了一个警报器。日寇飞机来犯时,就发出预备警报,敌机临近时发出紧急警报,敌机远去时发出解除警报。这个警报器的响声近听并不震耳,却能致远。虽然设在县城东郊二里许的海水湾,城内以及城郊四五里远的地方,都能清晰地听到警报的各种信号。
我还记得,五六岁时,我家住在城内小码头许家祠堂隔壁的一个酒铺后面。一天新中公司的警报响了,全城百分之九十五的居民都关门上锁,纷纷出城“躲警报”。我父亲背起我和满街的人从甘泉门出城,去荷叶渡唐家院子后面石山洞中“躲警报”。那次,日本飞机将祁阳城炸得火光冲天,弹坑满地,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我住的那间房子成了狼藉一片的废墟。那些未出城的人,多数被炸得血肉横飞,有些则被倒塌的房屋压死。全城的人都感谢新中公司警报器的功德无量。尽管新中公司的围墙是竹篱笆,那些竹片轻轻一拔就可以抽出来,但是却没有任何老百姓去动它。公司和祁阳老百姓关系相当好。提起新中公司这个工厂,祁阳城无人不晓。但是,新中公司在篱笆墙内制造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的盛事,知道的人却很少很少。
三、一肩双挑
支秉渊将新中公司搬迁到祁阳后,一方面组织工厂生产汽车零部件,支援前线;另一方面仍
然在圆制造中国第一辆汽车的梦。在祁阳这个偏僻的、以农耕为主的邑县内创造这种开天辟地的奇迹,条件太差了。差多少?如果与上海比,要差千倍、万倍、万万倍!然而,好梦却在这里成真。
支秉渊是个很能干的人物。首先,他抓人才,要将过去得力助手陆景云回厂来主持试制汽车心脏——发动机的工作。陆景云是个热血男儿,“八·一三”的第二天,他便怀着驱逐日寇、保卫祖国的决心投军从戎,在杜聿明部抗日。支秉渊想请杜聿明,让陆景云回工厂。这是件根本行不通的事,然而,他却仍然免为其难地去杜聿明。
1938年深秋,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在湖南湘潭郊外展开,杜聿明带领的这支中国唯一的机械化部队刚刚从中原战场撤出,为保卫长沙而屯兵军事要地——湘潭。刚刚攻下武汉的侵华日军,此刻正伺机南下湖南,与江西方面来的日寇夹击长沙。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大战,年仅35岁的机械化部队司令杜聿明陷入焦虑之中:他所有的坦克、装甲车、卡车都是从美国、德国进口的,一旦受损,没有配件更换,战车、坦克就是一堆废铁。这个令杜聿明头痛的问题,早就引起了支秉渊的注意,便胸有成竹地直接杜聿明:“请给我陆景云。”“不行!我战车坏了,谁来修理?!”“我给你新的配件去换下来。”“动力坏了呢?”“只要你给我陆景云,
我为你提供新的动力机去打日本鬼子!”“陆景云会造动力机?好,我给你人,你要给我动力机!”支秉渊尽管身单力薄,却毅然挑起了为抗日前线战车试制大马力动力机的重担;同时,也要让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在纷飞的战火中问世,他要一肩双挑!
但是,单有陆景云一个人还不行,单有一个新中公司也不行。制造汽车需要一个巨大的制造业体的协作。于是,他邀请上海实业界领袖人物胡厥文来祁阳共创大业。
四、英萃集
胡厥文在工厂搬迁的颠沛流离中,目睹了日寇种种暴行,对日寇恨之入骨。有一天,他乘火车去内地寻适宜建厂的地址,车停在一个小站内。朋友劝他在车上过夜,他却到车站外休息去了。当晚,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了这个车站。第二天胡厥文到车站一看,朋友被炸死了,到处都是断臂少腿的尸体。他愤怒,目不忍睹,立即将柳州运来的木材做成棺材,埋葬那些无人掩埋的屈死的同胞;又决心将自己的工厂转产,生产炮,支援前线,打日本鬼子。不久,他应支秉渊的邀请,联袂携手,在离海水湾三四里的天马山脚下,建立新民湘厂。
这里地处湘江之滨,又靠近前方,有水路可通衡阳、长沙,有湘桂铁路可达桂林。湘南一带
土铁甚多,旧生铁也易买。在此设厂,有原料、有销路、运输便利、供应前线方便,于是,他用土砖砌墙,木皮盖屋顶,原木做屋架,建造厂房,决心和老朋友支秉渊并肩开垦这片没有现代工业的处女地。
有一天,我去上学,快到玉皇行宫、新中公司左边70米处的路上,看见很多人在拉、推一个大铁家伙。它的直径约有4米左右,外壳上生满黄褐的铁锈。这是用绞盘从新中公司门前湘江边上新开辟的斜坡路上用绞盘绞上来的。路上面铺两根长杉树做“树轨”,树轨上铺几根短杉树原木,铁家伙下面垫着杉木板,绞盘转动,便拉着木板慢慢地向前走,木板下面的圆木便慢慢滚动,那铁家伙便慢慢地移动,像一只蠕动的大蜗牛。听看热闹的大人说,那铁家伙是炼钢用的。后来,我和小朋友们去天马山玩,没看到炼钢的大家伙(小孩子不准进车间),却看到一个人工游泳池,据说是给工人游泳的——这厂该有多大啊。
胡厥文颇有儒家风度,他的住房建在天马山麓湘江边上,住房的西边写着“静观落日”四字,暗喻日寇现在横行霸道,张牙舞爪,却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
胡厥文常常把支秉渊等几位好友请到家中,或江上泛舟或临窗饮酒,吟诗,其中有一首诗曰:
祁阳江上晚风清、小艇携樽对月明。
老友纵谈天下事,贤共负济时心。
胡厥文与支秉渊是一对好友,不仅“谈天下事”而且有“济时心”。他们在祁阳一个炼钢,一个造车;一个为抗日提供炮,一个为前线提供动力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那时,他们又各自邀请了一些制造工厂来祁阳创业,于是不少外来工厂荟萃于祁阳县城东西两侧,农耕邑县,成了工业重镇,为“中国第一车”的诞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业协作的大环境。
五、好梦成真
困难仍然重重。当时,制造汽车的资料奇缺,原来的图纸被战火烧了,必须重新绘制;各种原材料更缺,必须四处寻。支秉渊的主意多,决心大,他是经济资源部的执行委员,便利用这个头衔请经济资源部官员出面接洽,希望杜聿明能帮忙,提供一台发动机。杜聿明被他制造中国第一车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也是为了让支秉渊能尽快地提供坦克、战车使用的大马力发动机,便将二百师一辆不能运行、已经报废的德国卡车赠送给支秉渊。支秉渊和陆景云等便仿制出了大马力发动机。
各种钢材供应非常困难怎么办?。但支秉渊想得宽,他想到向铁道部门购买被日本飞机炸坏的废机车为原材料,用废机车主动轴来制造汽车曲轴,用轮箍制连杆,用钢轨制一般钢件。没有较大的锻压设备和合用的磨床,制曲轴就先将车轴锻扁,然后在机床上削成型,最后再精车和研磨。在自炼铸铁的过程中,不到进口的铁镍合金颗粒,就以镍币为添加料,与铸铁、废钢同在化铁炉中熔炼,炼成低镍合金铸铁。
接着,他又顺利地铸成气缸体、缸盖,用废飞机零件铸成活塞。另外如油泵、喷嘴及飞轮锻坯,他自己去香港购买。于是,中国第一辆汽车,终于在湘南丘陵之中的篱笆工厂中呱呱坠地。它的第一声笛鸣就向世界宣布,中国造汽车已在祁阳城郊的海水湾,迈出了走进汽车制造大国行列的第一步!
石破天惊啊!
一个月后,支秉渊驾着中国第一车驶出厂门,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简易公路,从我的校门口转弯,跨过古东江桥的五孔石桥,奔向衡桂公路(今322国道),攀越贵州、四川的崇山峻岭,去参加当时在陪都——汽车绞盘重庆举办的工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