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刘青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9
        【摘 要】本综述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年化的文献展开探究,从国内外的不同语境、国内学者不同的立场、国内研究的不同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内涵、意义、历史、路径进行分门别类。旨在勾画出当代对该主题研究的进程与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出个人对于该领域未来深入研究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青年化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观点
        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起步比国内早,成果也较为显著。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他们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和部分国外媒体的影响,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思想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也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也这是如此,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青年化涉及比较少,故本综述中对于国外研究不做具体整理和评述。
        关于国内研究现状,笔者以2006年为起点进行考察,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到20127月为止,发现学者们的研究方向、规模、成果都在不断提高。因为文献数量之多,故笔者对大部分文献的标题和摘要都进行了浏览与梳理,对有代表性的(比如与青年相关的)论文进行深度阅读,挖掘各个学者研究中的内在逻辑和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专著也由单一向专业化转变。革命家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通俗地阐明了而深奥的哲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当代的冯刚主编的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10》,王国炎、刘芝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2010)等书籍分别从不同的体以及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专业化的研究。
        然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相关文献则比较少,直接研究只有2篇期刊论文。故笔者还就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读,意在从更多元、立体的维度来把这一主题的研究落实。
        二、国内研究模式与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下将每一类文献研究的共性,以典型文献作为例证说明,以提炼出研究的模式与框架。
大众是哪个国家的        第一类:内涵措施型
        此类文献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基于宏观大背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多方位解读,包括内涵、理论意义、深化条件等,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做法。这类研究文献的作者以各级党委党校的学者和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教授居多。这类研究模式具有统领作用,是不同分支、不同视阈研究的基础。
        第二类:特定视阈型
        此类文献研究的共性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大主题从历史纵向或是对象横向进行限定,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在具体语境下,面对具体的受众有其专门的内涵和落实办法,更具有针对性。是上文所谈的第一类内涵措施型研究的具体化。
        特定视阈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学科交叉研究模式、体差异研究模式、语境差异研究模式,考量新时代下大众化的人文主义理念等。
        第三类:综述研究型
        此类文献研究的基本模式是对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文献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目的在于挖掘当前学术界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意义、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原则、路径等问题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指引。研究学者以文本的内容分析入手,客观而全面地归纳出学界研究成果和不足。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研究
        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研究还比较少,仅搜集到的直接相关文献的观点都是谈对青年化的内涵的理解,紧接着谈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意义(大众化与青年化的关系),最后对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提出些许建议。
        例如,李明的《深入、广泛而持久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具有战略高度和意义: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有学者提出,切实落实青年化的具体建议,包括高校开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并且促进青马工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伟大工程的有机结合,发动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者们还共同关注到,已有的研究对于青年观的研究在根源挖掘、青年本质、青年工作等微观方面略显薄弱。这也是给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研究指明了建设性的方向。
        (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统一
        国内把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统一起来整合研究的带头人之一是学者秦宣,他在《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2002)中有预见性的指出怎样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将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也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研究树立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很多学者投身到该领域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地,将其放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语境中进行探讨。主要观点集中在首先调研发现高校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出可行性的措施。比如,刘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2012)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都强调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作为大众化传播教育的的主要阵地,这一点也是时代的使命与要求。
        三、研究方法
        笔者对于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做了几个维度的归类,分类的维度包括从基本性质、学科路径、众路径和对比研究四个方面。
        (一) 基本性质
        国内学者研究方法从基本性质这一标准划分,分为两大类:文本理论研究和定量的实证研究。文本理论研究方法占大多数,笔者分析者可能与学科性质有很大关系,因为在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内涵解读就可以有很多,并由此衍生出来新的观点与措施等。
        1. 文本理论研究举例
        例如,学者秦 宣在《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2011)中系统、全面把大众化是什么、存在什么认识误区、面临哪些挑战、如何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做了理论演绎。
        2. 实证分析研究举例
        而实证分析研究则是把问题的发现环节放在了调研过程中,这样可以利于在决策环节的结论更富有针对性。葛莉、刘海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热点的图谱分析》(2012)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立足于 CSSCI 数据库,以 2007—2011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和计量单元,依托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运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
        (二) 学科路径
        “学科路径就是利用其他学科的完善成熟的系统构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或青年化进行研究的方法。即不同的学科是骨骼,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血肉,不同的骨骼会塑造不同的躯体,但是灵魂和精神是不会改变的——都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服务的。
        1. 传播学方法举例
        这类文献有利用传播学的理论依托,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从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模式出发,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如,邓文钱的《从传播学视角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2012)等。其研究方法具有较强代表性,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马克
思主义大众化,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规律。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如何发挥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二者的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2. 其他学科方法举例
        此外还有围绕解释学、实践角度等特定学科思维和方法进行讨论的研究,包括林国标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学阐释》(2012)、黄鹏坤的《以实践的角度来认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8)和王俊骏、廖洁珊的《人文关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的新视阈》(2012)。
        (三)众路径
        “众路径即根据马克思大众化和青年化的对象差异,选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样可以推进活动的时效性,更好获得不同阶层众的认同,此类研究方法的现实意义比较显著。采用众路径研究方法的论文集中高校青年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方面,虽然是针对不同受众的研究方法,但是研究内容基本相同,探究如何在该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
相关研究文章有杨海、武付华的《关于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2012)等。
        (四)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的方法可以是纵向时间对比,或是横向区域对比。本综述所搜集的文献采用的对比方法多以纵向对比为主,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外类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的研究不多,并且这两个词汇是中国当代背景产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典型纵向对比的方法是把每个时点作为时段的分界,讨论不同时段内相关主题的内涵等问题,在对比各个时段的差异,提出引起差异的原因并为当代提供参考。此类研究的文献有,潘 静的《试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2012)、李富江等的《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经验启示》等。
        四、研究展望
        本综述首先从国内外的基本研究背景入手,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观点,进而研究不同类型文章的研究方法,思考采用这样方法的作用范围和好处。以为后来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综述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从现有的研究中学习有益之处并努力去弥补不足之处。有益之处前文已经详尽展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筛选和组合,实现研究的高效化。但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现有研究关于网络媒体、大众传播等概念的引入是与时俱进的,是把握时代脉搏的体现。
        从现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青年化中可以得到一些趋势展望。
        1. 现有研究的问题意识比较局限,需要拓展问题解决型研究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