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阈下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问题及对策
[ ]本文深入探讨在新时代、新的发展形式下跨文化视阈中国际商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几类典型的问题,诸如文化信息的丢失和扭曲的现象,文化信息传递的可译限度,译者在文化缺省下的真空转嫁、随意增减信息、死译、硬译等。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构筑和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1 国际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透视
跨文化交际学是国际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甚广,它建立在传播学等理论基础上,常跨越与其他诸如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研究。目前,信息论与传播学的最新成果对翻译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跨文化交际活动随着因特网等通信技术的急速发展,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由此,跨文化交际学中又产生了新的概念——跨文化交际翻译,其使命以有效沟通为目的,去理解、去诠释和去翻译跨国界、跨时空、跨民族的信息。
笔者认为,当谈到跨文化交际时,我们不能狭义地论述文化,而应该扩大其范围。因此,本文拟将国际商务英语纳入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范畴,着重剖析其在跨文化视阈下的翻译问题和对策。目前,国内外商务界和译界已对商务英语作出诸多定义。Wikipedia()将其简要定义为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英语。非英语国家的人士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与英语国家,或者虽然是非英语国家、但把英语作为通用语的公司或企业进行商务活动。剑桥商务英语(BEC)的定义则为商务人士在工作中需要或将需要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也可以是那些在学习结束后即将跨入商界的成人学生们使用的语言。国际商务英语的涵盖范围则几乎涉及各个以英语为载体的相关的商务专业英语,如广告英语、金融英语、外贸函电英语、合同英语、会计英语、审计英语等。我们研究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的动态关系和交叉影响力,旨在提高商务交际的专业化程度和有效交际的效果。21世纪的译者在进行国际商务翻译时,须特别注意本国文化与异国的文化差异,避免英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由于文化信息差异而导致的语义信息丢失和文化信息不等值、不对等的失误。
本文立足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致力于分析现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出现的语言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和扭曲的现象,探讨在新时代、新的发展形式下跨文化领域中商务英语的现状和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诸如文化信息传递的可译限度,译者在文化缺省下
的真空转嫁、随意增减信息、死译、硬译等。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构筑和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大众是哪个国家的将提出若干对策,为业已硕果累累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研究浇沃施肥,添砖加瓦。
2 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问题的剖析
根据Charles Mitchell在他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一书中的观点成功的国际营销是建筑在错误营销和失败的广告战役的废墟上的。跨文化交际的失误造成了大多数失败的国际营销”(Mitchell,200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虽然国际商务英语的涉及涵盖面甚广,但是广告英语和外贸英语占据了国际商务英语的半壁江山。每年,全世界约有四万种产品会被介绍到全球市场。据该书统计,其中85%左右的产品或多或少都是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不等值而失败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商务英语的谈判者们对文化差异的忽视,或者根本对文化差异的无知状态正是造成上述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失败营销案例的根本原因。由此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者们有责任担负起了解文化差异的起因,以确保成功的文化信息传递的等值性。本文以下剖析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丢失和扭曲现象将多以广告英语和外贸英语为例。
2.1 文化信息传递的可译限度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沟通的桥梁。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亦如此。译者从事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具体体现为寻对等语的过程。正确的文化信息传递建立在经过对比的等值文化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在此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可译限度值得被关注。译者如果遇到可能引起译入语使读者误解的原文、或者在译语读者眼里可能毫无意义的原文、或者译文因语义过载而不能为一般译语读者理解的原文,必须相应作出符合译语文化特性的调整,以保证翻译过程在合理的文化信息传递的可译限度内执行。例如,有译者将“cash crops”译作金钱作物”,笔者认为就不妥。语言的特殊性使得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表达难以在另一种语言中到对应语,于是就出现了语义空缺。英语的“cash crops”超出了译语读者理解的可译限度,再硬生生将其直译为金钱作物”,则不免有了死译、硬译之嫌。
2.2 译者在文化缺省下的真空转嫁
Nida在他的《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的概念,用来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Nida,2002)。国际商务英语的译者不仅须具备双语能力,更须有双文化能力。如果其在文化
缺省的原文语境下,由于疏忽或自己不理解文化词,而草率地将自己的意思真空转嫁给译文读者,则极易给国际商务营销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例如,广州摩托集团公司下属的五羊牌自行车以其活泼新颖的造型外观、丰富的品种选择而深受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族的喜爱。但该产品在向英美等英语国家进行海外营销时曾遇到了阻力。究其原因,问题竟出在其品牌名的翻译上——Five Ramsram一词在英语中固然可作公羊,但它还是一个文化词,隐含着撞击之意。试想哪个英语国家的消费者愿意承受着撞车的不详意蕴而购买该品牌呢?事实上,中国译者如果始终无视该品牌中一词的文化缺省,执著地将中国人对羊乖巧、灵敏的印象真空转嫁给西方消费者的话,后果依然不容乐观。五羊若是译成“Five Goats”,则带上了的文化隐意;若是译成“Five Lambs”,则又捎上了傻瓜,真好骗的贬义;若是译成“Five Sheep”,英国人又会联想起胆小鬼。事关品牌营销,国际商务英语的译者当慎之。
3 跨文化动力下的对策探索
Dodd在他的《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将跨文化交际失误症归结为感知文化差异,译语读者能否借助这些感知文化差异预感在不同场景中的可能出现的文化困
惑与不确定性,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是十分关键的(Dodd,2006)。笔者认为,Dodd的跨文化交际失误包含了上述国际商务英语的译者在文化信息的可译限度和文化缺省时的翻译失误。对此,英国著名翻译家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交际翻译强调译语信息产生的效果(Newmark,1998)。国际商务英语,尤其是广告英语和外贸英语,为了凸显产品效果以达到营销目的,用词常灵活夸张,注重效果上的对等,其终极目的是译语读者对产品的反应与原语读者的反应相当。国际商务英语的译者可借此探索跨文化动力下的对策。
3.1 Nida归化策略的采用
Nida的归化翻译策略正好与Venuti的异化策略相背,特指以译语读者为归宿,寻功能对等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文化信息,力求译文地道生动而避免生硬难懂。事实上,两者在不同的语境中,对文化的传播和交融皆有利弊之处。译界学者包括笔者皆对此问题进行过诸多探讨,在此不多作赘述。笔者认为,对于营销目的性强的国际商务英语而言,归化策略很有效地避免了文化缺省状态下的不可译的文化词的误译。由于归化翻译向来侧重交际翻译,注重交际效果的等值,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文化误解甚至文化相悖导致的营销失败。
以前文提到的“cash crops”的翻译为例。既然异化直译的金钱作物根本无法为译语读者理解,违背了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目的和宗旨,则不如将其归化译为经济作物。再如,“五羊牌自行车。既然这个文化词无论怎么译都无法再现广告宣传的初衷,何不舍弃字面直译,归化译为“For Young”,虽然字面上译文与原文五羊相去甚远,但却准确地表达了生产商寓意其产品新颖活泼,针对年轻消费者的意图,达到了等值交际的效果。
3.2 译者跨文化敏感性和能力的培养
好的译者不仅能自由转换中英两种语言,更能在翻译工作前先一步感知文化差异,即拥有跨文化敏感性,从而适时调整,使产出的译作达到两种文化的有效交际的目的,即驾驭了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力。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专业翻译课教师连同公共大学英语教师在平日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商务意识的熏陶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无论英语专业学生是以语言文学方向,还是以金融商务为方向,或者以英语教育为方向,各高校都可以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必修课,使学生将跨文化能力和翻译的性质、特点、技巧融合成一个系统,全面均衡地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方法,提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Charles Mitchell.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