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积极建构集体记忆培育文化自信
——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陈 杰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摘 要: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文化自信所赖以建立的基础之一,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大众传媒在这个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通过以《国家宝藏》为首的一系列建构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节目,讲述了中华大国故事,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集体记忆;文化自信;国家宝藏;综艺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2-0155-01
在转型期的中国,人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过去有所不同,“怀旧”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起,文化类综艺节目日益火爆。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卫视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粹,创新节目样态,拓宽节目题材,范围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有诗词类的《中国诗词大会》《向上吧!诗词》,语言类的《朗读者》《见字如面》,娱乐类的《咱们穿越吧》,以及文博类的《鉴宝》《国家档案》《国家宝藏》等。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但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产生文化自信,在传统文化向文化自信转化的过程中,集体记忆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传统文化只有被大众传媒建构、融入并成为当代人的集体记忆之后,才能成为文化自信的“现实”土壤。
《国家宝藏》节目立足于我国的新时代语境,主动承担起构建当代人集体记忆的重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集体记忆中扮演的角。节目每期以一个博物馆为主题,推选出馆藏的3件国宝级收藏品,由影视明星演绎的“前世传奇”和纪实的“今生故事”串联起收藏品的前世今生,对文物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仪式性总结和表达,通过对文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影像和当代人物等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编排,系统地表达节目的意义诉求和文化担当,赋予集体记忆不同于以往的内容和功能定位,优化和重构观众的集体记忆,培育当代的文化自信。
一、综艺式的表达:国宝的“前世传奇”
《国家宝藏》作为文博综艺类节目,综艺的表达使文物不再冰冷,明星国宝人守护以舞台剧的形式,基于史实合理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在以文物为主题的演绎中,观众形成集体认同感、归属感,建构出集体记忆。
为了“前世传奇”的演绎更加合理,促使观众产生代入感,节目组在选择明星国宝守护人时十分注重守护者的气质与被守护文物相契合。例如,由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守护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上千枚秦简,将两位相隔千年的人紧密相连:一位是千年前书写律法的小吏,一位是千年后奋斗在普法前线的主持人。这份竹简所代表的不仅是一段尘封厚重的历史,更是中
华民族对于律法的敬畏和传承。这场千年之约,皆源于守护律法的初心。此外,还有演员段奕宏动情演绎越王勾践剑的“剑灵”,演员雷佳音化身“子庚”呼天抢地表达“亡楚”的撕心裂肺等精彩演绎,精心挑选的守护者和明星走心动情的演绎为每一件国宝呈现了精彩的“前世传奇”。
此外,节目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的简单舞台设计,大量使用特效技术,舞台布景和服装道具也经过精心设计,做到了科技感与文化的厚重感并重。在国宝妇好鴞尊的“前世传奇”演绎中,妇好的女战神、大祭司和武丁王后身份要求她的出场必须气势恢宏,特效团队模拟的祭祀台和古战场画面十分逼真,观众仿佛置身于3000年前的商朝部落战争现场。为了更好地展示《千里江山图》这幅11米长卷,节目组利用模拟技术,让大屏幕上的江南山水图动起来,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
二、回顾式的记录:国宝的“今生故事”
“今生故事”环节是国宝今生故事讲述人以纪录片的视角讲述国宝在当代的文化传承,旨在体现中华文明正是因为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才能绵延千年而不中断。
“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文化的角度加以考察,必然要求宏大的视野。但厚重的历史绝非是某一个人所能承担的,它需要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个体参与其中。”以国宝文物为桥梁,来自各行各业的国宝守护者通过演绎和纪实,分享自己关于国宝的个体记忆,在节目组的引导下融合,优化重塑观众关于国宝的集体记忆,增强文化自信。
故事的讲述者全部都是“素人”,他们中有以研究国宝为事业的科研人员,有历经国宝运输迁移的古稀老人,有著名的考古学家,还有国宝的讲解志愿者。以首期节目故宫博物院推荐的国宝石鼓为例,司马池是“石鼓”过去的守护者,宁可自毁前途也不欺骗后世子孙,如实禀报宋仁宗并剔除假石鼓。梁金生老先生是石鼓现在的守护者。日军侵华时,他和当时的故宫工作人员一同将13000多件文物南迁躲避战乱。石鼓等文物一路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坎坷,辗转从峨眉到乐山到南京再回到北京,无一件文物丢失。
作于1931年的《故宫护卫队队歌》(下转第193页)
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对此,报纸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闻编辑时,要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新闻时,要深度把握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两者的关系,避免因审视不清导致社会问题。[4](六)创新新闻编辑工作
以往,报纸新闻编辑主要是对素材进行整理,将新闻信息、图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编排,报道的新闻的可读性不强。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加剧了媒体市场的竞争,而报纸这种传统媒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创新新闻编辑工作已成必然。对此,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摈弃旧思想、旧观念,摆脱传统的新闻编辑模式,应用全方位的新闻编辑模式,多角度满足受众新闻阅读需求。同时要借助新媒体技术,推进新闻编辑工作的数字化操作,进而提高新闻编辑工作效率,提高报纸新闻的时效性。[5]
四、结语
报纸新闻编辑作为报纸新闻报道的核心环节,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至关重要。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给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
种冲击迫使报纸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新闻编辑工作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报道新闻,进而引导社会正确舆论,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记者如何做好采访报道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14):139.
[2]孙婷婷.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7(12):104-105.
大众是哪个国家的
[3]苏钟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记者如何做好采访报道[J].传播力研究,2017,1(11):116.
[4]隆梅.浅析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变与不变[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171-172.
[5]高天啸.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报纸编辑工作[J].
新媒体研究,2015,1(03):6-7.
作者简介:岳剑(1963—),男,贵州遵义人,本科,遵义晚报编辑,研究方向:编辑。
(上接第155页)“巍巍故宫,耸峙苍穹。雕梁画栋,巧及人工……谁其守之,惟吾队士。谁其护之,惟吾队士”道出了这些国宝守护者的心声,他们小心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件宝物,更是一代文化的传承,一份泱泱大国的自信,一个古老民族的灵魂。
纪实的手段是一种具有强烈说服力的影视语言,相较于以舞台剧形式展示国宝的“前世传奇”,以纪录形式展示的“今生故事”更接地气,也更受人欢迎。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讲解员张甡和武汉市公安局三名“最美青年汉警”等“素人”守护者在节目中吸粉无数。
三、仪式化呈现:宣读国宝守护誓言
《国家宝藏》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本身就是媒介仪式的一种,就是运用符号交流系统进行社会沟通互动的象征仪式。“仪式传播并不是为了传递信息,而是为了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是对‘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仪式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基石,庄重的仪式感能唤起人们心中的敬重,在综艺化的表达中不失文化传承的严谨。节目通过颁发国宝守护人印信、将印信放入高台中央、嘉宾宣读守护人誓言等精心设计的仪式,和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理解形成共鸣,达到强化团结、创造价值、激发情感及统一行动的传播效果。
《国家宝藏》的仪式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荐词的仪式感。“我在故宫博物院,等待您探索历史的热忱之心。”当单霁翔院长真挚而深情地道出这句话时,观众无不心生前往故宫博物院一睹国宝风采之心。这样的推荐词,其他8位博物馆馆长也会复述一遍,充满仪式感的固定句式增强了节目的说服效果。
第二,颁发守护人印信的仪式感。每当国宝守护人来到现场,都要先将国宝守护人印信放入现场环形高台的中央,这样的仪式增强了观众的信念感。
第三,守护誓词的仪式感。宣读守护人誓言这一仪式将《国家宝藏》节目的仪式感推至高潮。例如,在曾侯乙编钟的节目中,国宝守护人王刚、谭军以及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宣读守护曾侯乙编钟、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正音的誓言,将曾侯乙编钟所代表的礼
乐文化和历史价值升华到守护华夏正音的当代使命,促使人们回忆起礼乐的强大文化意义,将文化自信植根于观众心中。
四、结语
施瓦茨在《论集体记忆》的前言中写道:“集体记忆既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的建构,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的一种穿插式的建构。”国宝的形与神通过文物专家和各大博物院院长的讲解以及富有张力的舞台设计,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国宝的“前世”故事经过明星嘉宾的精彩演绎,打动人心,这样的穿插式建构做到了《国家宝藏》节目开篇主持人张国立说的“让国宝活起来”,国宝的形神故事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
《国家宝藏》深入挖掘文物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了文物的社会教育功能,重构了中华民族对于华夏文明的集体记忆,增强了文化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参考文献:
[1]郭泽德.大众传媒对家庭记忆的社会表述与意义重构——以央视《客从何处来》节目为例[J].新闻界,
2014(17):2-7+69.
[2]贾文广,景义新.文化视野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J].
当代电视,2017(6):37-38.
[3]孙静.《国家宝藏》:文博综艺类节目的新标杆[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5):102-105+125.
[4]薛婧,黄希庭.怀旧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04):608-616.
[5]夏语檬.历史、记忆与认同——仪式传播视角下的《国家宝藏》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8(04)
:33-36.[6]潘章仙,杨柳缨子.《国家宝藏》叙事策略背后的文化自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4):65-67.[7]刘临春.亘古绵延  生生不息——谈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的传承与革新[J].当代电视,2018
(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