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北岩勋爵,原名为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斯,比维布鲁克这样评价他:“北岩是舰队街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北岩17岁就开始在一家杂志当编辑。他的才华和努力受到当时一些报界人士的赏识,但他更想回到伦敦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回到伦敦后,创办了《回答》周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自己的刊物,得益于他的经营,这份刊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在1896年创办了《每日邮报》,这份报纸的创办让他确立了在舰队街的地位。也正是这份报纸使得他成为英国大众化报刊的典范。在这之后,北岩又创办了《每日镜报》,收揽了《泰晤士报》,还有很多地方报纸。从而组成了庞大的报业帝国:北岩报团。[1]
一、北岩勋爵大众化的办报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伴随着这种世界经济的发展,报业垄断也随之形成。而使得英国报业走向垄断之路的领头羊正是北岩勋爵。
(一)大众化的经营方式
北岩勋爵有着过人的聪明才智。他审时度势,在自己的报业实践中,使用了许多大众化的办报方针,这些方针的使用使得他的报刊在当时的报界一枝独秀,在英国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创办《回答》这一份综合性刊物时,内容主要以通俗知识为主,包括大量的智力游戏、奇闻轶事和名人访谈,另外还设置了
很多猜谜活动用来吸引读者。杂志提供了有趣、轻松的信息以获取中低层阶级的青睐。虽然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哈姆斯沃斯自己杜撰出来的,但并不影响它获得巨大的盈利。但是这还不是北岩勋爵办报高潮。
《每日邮报》是真正体现北岩办报思想的刊物,它有着很多与以往报刊不同的特。在内容上,北岩改变维多利亚时代侧重报道政治、社会新闻的做法,扩大报道范围,主要由小特辑、冒险和通俗故事以及读者来信组成,他还将犯罪新闻作为该报的特。在业务上,北岩强调“解释、简洁、清晰”的原则,要求做到文字简短,标题鲜明,以适应忙人、穷人的需要。北岩在出版前很长时间内,花费很多钱财,在英国到处张贴醒目的广告。在业务上,北岩还聘请了一流记者,常驻世界一些重要城市,确保快速报道国际性的重大事件。
在这样的办报方针指导下,《每日邮报》发行量不断上升,北岩勋爵又并购或者新创办多种报刊,因此被称为“舰队街的拿破仑”。
(二)开辟女性刊物
对于女性的关注是北岩报刊实践中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于1903年创办的《每日镜报》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家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当时,北岩对它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并怀有非常大期待和信心。他聘请了女性编辑玛丽·霍沃思担任该报主编。但是《每日镜报》的成功之路并不是那么平坦,由于经济亏损,它的编辑方针一再改变,最终只能将其改为售价半便士的画报才起死回生。[2]
事实上,在《每日镜报》之前,北岩就已经开始了针对女性刊物的尝试。在早期,《回答》周刊获得成功后,他创办了一些妇女杂志,例如《勿忘我》,这是一个为淑女量身定做的高级刊物,刊登的文章主要与女性相关,话题一般都较为轻松。
(三)注重广告呈现
北岩的一系列办报实践实际上使得英国走上了现代报业的道路。报纸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政党政治服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存在着。广告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北岩首先在自己的报纸上进行广告经营。
《每日邮报》首次接受展示广告,出现了整版广告。北岩还开创了审计发行数字,也就是根据发行量的大小来决定广告的价位,而在之前,广告价位是根据版面所占空间决定的。这种方法还催生了“伦敦出版交易所”这类报业“中间人”[3]北岩的报业实践加深了大众报纸与广告联系的密切程度。
二、英国出现大众化报刊的原因分析
英国在世纪之交出现大众化报刊,并且慢慢走向垄断,这不仅是北岩等报业大亨自身努力的结果,还包括当时时代环境下综合因素的推动。
从北岩勋爵出发分析英国的大众化报业实践及其影响
◎宋晓迎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北岩勋爵又称诺斯克利夫勋爵,他在英国大众化报刊的兴起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文章从北岩的主要生平出发,梳理了他在英国报刊史上的重要贡献,对其经营方式、女性刊物设置、广告策略等大众化报业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英国出现大众报刊的原因及大众化报业兴起的影响,以此窥探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报刊史。
关键词:北岩;大众化报刊;英国报刊史;报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9-0052-02
收稿日期:2020-10-8
作者简介:宋晓迎(1997—),女,河北邢台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影像研究。
52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9期
第 4 卷 总第 113期 53
传媒观察
(一)高度资本化市场
19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商品垄断了世界市场,号称“世界工厂”。但在70年代以后,英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被后起的德、美两国相继赶超,英国工业的垄断地位虽然丧失,但是它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19世纪末20世纪末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时世界上,报业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纷纷创办廉价报纸,初步形成现代报业的形态。英国作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诞生了大众出版的巨大发行量。
(二)知识税的废除
长期以来,知识税在英国一直是出版业发展的一大阻1861年纸张税的废除赢得了胜利。(三)教育政策的推动
英国《教育法》于1870年正式颁布,这极大地增加了成年人的识字人数,而且还用强硬手段让人们必须会写自己的名字。或许不能用识字与否作为报纸销量增加的原因,但是这一点至少可以了解到英国的报业受众增加的事实。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
1868年,轮转印刷机引进,使得印刷可以大规模进行,这样的条件下,报纸供应量增加,报纸工业内部和外部技术的变革推动企业家投身报纸市场。莱诺整行铸排机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印刷的质量,这些为英国新闻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4]再到后来,电报、电话等技术的发明,使得一些地方的出版社可以独立采发新闻,报纸产业也因此得到发展。再加上交通越来越便利,报纸在短时间内就流通全国,这样就使得一些报业联合大企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性出版机构。
三、大众化报刊兴起的影响
世纪之交的报业发展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态势。以北岩的《每日邮报》为首的大众化报刊掀起了英国现代报业的浪潮。
(一)报业商业化
世纪之交,英国新闻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工业革命推动下,社会动荡,人人都想抓住时代的机遇。新闻业当然不例外,事实证明,报界人士抓住了发展的机会,积极进行了变革,将自己从一个政党附庸变成了独立的力量。
维多利亚中期英国的新闻业以严肃著称,报纸内容沉重而有内涵,被称为“《泰晤士报》的时代”。《泰
大众是哪个国家的晤士报》认为出版的责任就是要准确地报道第一时间的消息,使这个消息能够为国家和民众所知,成为他们可用的财产。他们追求真理,希望能够通过与政治亲密接触来告知民众,推动社会民主。
而大众化报纸以轻松的报道风格、通俗的人情味信息吸引了大量读者,获得了庞大的发行量,再加上广告的运用,
吸引了大量资本,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商业潜力的行业。在这
种情况下,商业利益取代了政治利益,报道新闻比宣扬政治观点更为重要。也正因为这样,出版巨头们可以以报纸为武器,代表公众利益向政府施压。
(二)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分野
大众化报刊的发展带来了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分野。1908年,北岩从沃尔特四世手中接办当时濒临消亡的《泰晤士报》,并且对它进行了改革,降低报价,改变版式风格。1914年,《泰晤士报》改为便士报出版,但是恰逢一战期间,北岩将详实准确的战争消息刊登在《泰晤士报》上以吸引读者,果然获得了较高的发行量,实现了盈利目的。[5]同时,《泰晤士报》保持着较为高雅的风格,与《卫报》一起被视为英国高级报纸的典范,是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报纸。
而英国的大众报纸,则是以北岩的《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比维布鲁克的《每日快报》为代表,它们风格轻松,叙事平民化,与高级报纸有着明显区别。
(三)改变了英国报业的结构布局
随着大众化报刊的发展,报刊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像其他行业一样,报业的兼并集中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中间,一些历史悠久的报纸宣告消失,在英国颇有名气的《旗帜报》在1904年卖给了亚瑟·皮尔逊,但是因为经营不善,最终倒闭。而闻名遐迩的《晨邮报》被《每日电讯报》收购的消息更是惊动了整个报业。随着兼并规模的扩大和深入,英国报刊总数减少的情况下,发行量却在不断攀升,“一城一报”的趋势也更加明显。[6]
除此之外,英国的地方性报纸变化较大,这主要归因于19世纪末英国地方政治权力的衰弱。再加上20世纪初战争期间,人们更加注重国家事务,所以地方上的政治新闻不再受到重视。到二战结束,就只剩地方性晚报还存活着,这就形成了“全国性日报加地方性晚报”的格局。
(四)新闻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在17世纪,新闻记者大多生活艰苦,薪水低下,社会讽刺他们为“出卖精神的人”。到18世纪,议会新闻的增多要求记者对政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所聘请的人大多受到过高等教育。19世纪,《泰晤士报》的发展甚至带动了“第四等级”的崛起,社会对记者职业地位的认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7]
北岩的一生都与大众化报刊分不开,他一生中对于权力和影响力的追求使得他在政坛也有所建树。这些与他不断拼搏的精神和一身才华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审时度势,顺应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1]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8.[2]陈力丹,董晨宇.英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67.
[3]凯文·威廉姆斯,著.刘琛,译.一天给我一桩凶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84.
[4]陈力丹,董晨宇.英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50.
[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5.[6]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9.[7]陈力丹,董晨宇.英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