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不断提高、培养的过程,高度的文化自信心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六个角度,多维度分析文化自信现状并探索文化自信心增强路径,进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心;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而对于我国发展中华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载体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国家建设文化自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重要会议中,国家领导们多次提及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容,学者云杉也指出“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学者冯爱琳,郅尚炜提出“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对本民族文化的深
大众是哪个国家的度认同。”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践行,而大学生作为践行主体,需要在发展中创新,最终形成属于中国自身的文化自信体系。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由于文化自信的概念提出较早,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筛选和整合,分析出目前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持包容和借鉴的态度,但他们的中华文化自信心相对较高,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都饱含自豪和赞同。但还是有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关注度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够,应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理论知识、主动学习传统工艺等。虽然大学生的总体文化自信心较强,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不足,所以整体自信度还有待加强。
三、大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心增强路径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心不仅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力。以下就国家、教育部门、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六个层面出发,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路径。
(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自工业革命以来,各个国家逐渐将其产业转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他们意识到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的重
要性,中国也不例外。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为培养出拥有极大文化自信心的大学生提供前提。恩格斯也曾强调说:不论哪个国家“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的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经济作为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石、大学生作为文化产物的一部分,是在国家不断发展情况下孕育出来的,加之国家现在对于高端人才的不断需求,这也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从而推进当代大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心的增强。
(二)教育部门响应国家号召
教育管理部门就如一个标杆,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并在大学生中华文化自信心的培育中起到政策引导与制度支持的作用。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强盛以及党的长期执政,既离不开我国文化的支撑,也离不开教育制度的巩固,只有使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教育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社会正确引导大学生
社会对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心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它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认知,以下主要就大众传媒和网络平台两个渠道为例来进行正确引导。
大众传媒是现在普遍流通的传媒手段,它存在于各个场所,同时也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所以,大众
传媒需要极大程度地给大众传播正能量信息,这对于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也是正确建立大学生价值观、正确引导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加之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号召,现在的网络平台积极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些讯息和相关作品都供大学生进行浏览和阅读,以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学校重视大学生的文化教育
提及大学生便能想到学校这一重要场所,它是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平台,而现在我国的文化也不断受西方的冲击,使得我国文化的宣传力度受阻。因此,为了大学生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心,学校作为重要载体,应首先健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设计利于中华文化认同的课程体系,如相关的慕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党章及党史的学习等,这也能促使大学生更高层面地了解中华文化。
关于课程安排,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如今的网络时代,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力度,而这时的课程就不能仅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现代教学,把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学校可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课程,同时也结合文理科特点来开设课程,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让大学生在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要加强
下转(第190页)
文化研究
开阔的疆域使岭南人世代通商之行更为便利,因此“经世致用”,“独善其身”物化功利主义成为众多人孜孜以求的价值定位,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学界知识分子体需重振社会教化的道德价值风气,召唤主体深层的精神内涵追索。
1.以各研究单位,高校院校为基点设立生态研究中心。研究构设是建立交互性的岭南新时代生态文化伦理体系,创立自然与人文多元复合的深层生态审美哲学,构造立体丰富的岭南生态文化研究系统。
2.加大党政文化机关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岭南文化学术研究队伍与理论成果。通过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省文联等省级文化等单位的率先示范,并以组织专家研讨会,扩大课题投稿与评审规模,开办多层级文化知识竞赛等不同形式,深化大众传播的涵盖领域与优质科研成品遴选的界限范畴。
(二)大力开展以生态伦理为主体的生态宣传教育实践。
深层生态运动提倡人的价值与优越性的高度体现应是以广阔的心胸关注维系所有的自然生态关系,以成为生态主义意义上的利他主义者,这可成为当代岭南生态主义文化的伦理向导,在实践上需发动广大众的主观参与感,采用更为有力的宣传手段,如在人流集密场所以娱乐教化一体的生态展览形态,用图片,视频,模型,文字与故事交相叉错的方式普及生态知识教育,由省文化行政机关为主力阵地制作较为精良的,适合于岭南民众喜闻乐见形貌的生态环境保护电视剧,电影及系列纪录片,以此传播家园文化的生态理论及教授环境保护的手段举措。
(三)加速对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完善建制
生态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反映形式不能脱离法律规范的外在保证,生态法制体系的建立与深化路程任重道远。
1.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近现代始初岭南地区呈现出耕地退化,水体污染,雾霾情况加剧的重重生态危机,因而在法制建立中应细化法律条规条款,切分污染类别属性,重点列出对不同种类生态资源的保护方式与操作措施,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公民生态环境权利法规,以确保在环境资源维护与再生的前提下自然与人的谐和共存。
2.筹立生态法律保障体系
为切实施行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理念,相关立法部门应加快生态保障法律法规的设置,重点划割不同的生态保障领域归属,如污染防治,气候改善,资源保护等范畴的边线定设,完善污染标准的标置,如污染介质与污染级别的进一步分类,同时搭建生态预防性与生态救济性法律平台基点,制定执法相关人员的职能与义务守则,以确保立法目标得以有力践行。
参考文献:
[1]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M].重庆出版社,2007.
[2]屈大均.广东新语[M].中华书局,1985.
[3]李权时,李明华,韩强主编.岭南文化[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党课的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对我国优良文化进行传播。作为重要载体,“学校应该督促当学生学习党章、国史、军史,让大学生认识到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结合中国国情作出的正确选择。”这能更加深层次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五)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自然家庭文化氛围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首先,家长需要长期以来正确引导,因为只有家长让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耳濡目染,这样才有利于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其次,家庭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自身为榜样,主动观看相关影视作品、阅读相关作品和书刊;再次,家长应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渗透。现在很多大学生会出国留学,而作为家长需要正确的引导,以自身丰富的文化知识来说服大学生,让其发自内心的认同我国及外国文化,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六)学生自身提高文化素养
“新时代,新征程,文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级重要力量,应大力发展”。作为大学生,在增强文化自信心的道路上应从自我做起,自觉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先进文化等,深入了解和挖掘中华历史,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发自内心的认同我国文化并对我国文化感到自豪,而不是仅限于表面,最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主力军,能为国家奉献一丝力量。
总言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既是国家的内需,也是时代的刚需,必须使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相结合,做到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培养出有高度文化自信心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2]冯爱琳,郅尚炜.文化自信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选择[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2):108-113.
[3]宋冉冉,鲁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 (12):183-184.
[4]叶娌燕.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9):209-211.
[5]张慧娟.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19(03):8-10.
上接(第188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