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价值选择
作者:蒋直平 陈晚云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第3期
    蒋直平 陈晚云
    摘要: 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其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与社会经济之间维持或亲或疏的互动关系,呈现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或独立于社会经济发展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期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有赖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赖于高等教育智力和创新的支持。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后期高等教育的变革为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应适时平衡其引领和适应的价值追求,实现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坚持引领知识生产和科学进步、引导人才全面自由发展的主旋律,主动适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国情,呼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加强创新创造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新型工业;高等教育;价值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3-0051-07
    收稿日期:2015-10-2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实验平台的职业选择能力训练研究”(XJK012AJC002)。
    作者简介:蒋直平(1966-),男,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陈晚云,中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职业伦理研究。
    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理由,但高等教育自成体系,有着独立的价值追求[1]。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正朝着新型工业化的现代社会阔步前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特的人才需求,给高等教育带来蓬勃发展的机遇,也让高等教育面临模式变革和价值选择的挑战。高等教育不仅要发挥引领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的价值,还应主动适应新型工业化建设国情,训练大学生创新创造思维,培养具备创新创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
    一、高等教育与工业化进程的互动
    农耕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知识总量很小,人类文化传承主要依靠代际间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随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逐渐明确,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世袭权力,开始设置固定场所和专门教师为其子女进行训练,于是诞生了学校和教育,如古希腊的学园、我国先秦时期的学宫。12世纪始,欧洲最早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的、独立的大学。直至英国工业革命前,大学基本上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仅开设神学、法学、医学及文学等少数课程,封闭地进行高深学问的研究与教学,办学规模、培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学生就业等基本脱离社会需求,且这一格局延续了数百年[3]。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直接触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并很快波及法、德、美、日、俄等国。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功能因此而倍受关注。1681年,为满足工业化进程对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美国通过《莫里尔法案》,兴办赠地学院,大学直接参与社会服务,开启了高等教育实用主义革命。英国政府为改善高等教育长期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的困局,于19世纪60年代发起了新大学运动,产业资本家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启发下投资创办新型大学,加强实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1810年德国创立洪堡大学,首次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逐步走向融合之路[4]。
    我国现代意义的大学起始于清朝时期的洋务运动。1925年,清华学校招收4年制大学生,标志着我国成建制的大学教育真正起步[5]。截至2014年5月,全国现有高等学校共计2824所[6]。我国高等教育10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培养模式的变迁[7]。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高等教育借鉴美国通才教育模式,大学按照学科设置系部,不细分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经过一至两年见习后才真正独立工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应了当时工业化程度较低、工程技术部门分工粗放的国情。1956年以后,我国全面借鉴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大学在学科大类下再细设专业,按照国民经济部门有计划地对口培养知识结构单一的专门人才,为缓解新中国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状况,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施生产建设重点项目,推动尖端技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开始尝试兼顾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8]。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统一体,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社会经济通过物质保障、科技和人才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方向。根据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联程度,其互动关系可区分为高度耦合、离散耦合和非耦合三种状态[9]。在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系统密切关联而呈现高度耦合状态,高等教育发展容易依附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失去自主性和独特性。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就是严格对应国民经济的部类办学,完全依附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各成体系、互不干扰,高等教育排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智力需求和人才支援得不到高等教育的响应,二者呈现非耦合的状态。18世纪前英国绅士式高等教育就曾极端地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之外;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改革步伐过快,短期内也曾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互
相依赖、互相制约,两者呈现一种离散耦合状态时,高等教育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目标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工业化进程初期,社会需要大量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小规模、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只为培养研究和管理人才。工业化进程中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非农就业人口比例上升,科学技术和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爆炸式增长,高等教育快速扩张至大众化水平,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后期直至后工业化阶段,社会生产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逐步减少,高等教育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其培养目标开始倾向素质教育,侧重终身学习,突出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
    工业化特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逐渐取代农业而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部门,采用先进工业技术武装农业,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大,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都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学者陈佳贵等人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划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工业结构(制造业
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空间结构(人口城市化率)以及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等五个基本指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划分为五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及后工业化阶段[10]。我国工业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工业化时期(洋务运动—1949年),(2)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阶段(1949年——1978年),(3)中国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1978年至今)。我国的工业化起步于19世纪后期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1949年前,因为社会制度及长年战争的原因,我国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快速发展,先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轻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目前进入新型工业化道路时期。201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第一产业占比9.0%、增速3.9%,第二产业占比40.5%、增速6.0%,第三产业占比50.5%、增速8.3%。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5年的56.10%[11]。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29.5%,第二产业占29.9%,第三产业占40.6%[12]。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工业化进程阶段的划分方法,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比例、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例、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及人口城市化率等五个指标衡量我国工业指标的综合水平,可以推断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我国工业化建设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进行,基本由国家主导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实行地区梯度发展战略,造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差距:东部多个地区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西部少数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或中期的前半阶段。总体上看,我国整体工业化的各项指标和现实国情都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由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化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过渡的必由之路。它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推动的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科教兴国战略齐头并进,核心要素是人才、知识和技术。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大众是哪个国家的    三、发达国家工业化中期的高等教育变革
    自英国工业化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历了200多年历史,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进程的顺利完成与高等教育科技与人才的支持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高等教育的持续创新能力保证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大批具备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产业升级的进程。历史经验证明,凡是高等教育能适时调整办学理念、优化培养结构、重视向社会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的国度,其工业化进程进展顺利、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反过来,在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迟缓、经济转型落后、综合国力提升乏力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到高等教育变革不力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伊始便追求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对经济领域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政府也极少干预教育。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最悠久,但其教学内容以人文知识为主,忽视理工农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忽视科学技术的应用,长期与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脱节的状态,高等教育的滞后直接导致后来的英国经济陷入长期衰败。即便如此,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英国的产业资本家在19世纪中后期主导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以1836年伦敦大学成立为起点,响应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在工业发达、文化集中的城市创办了工程技术学院,开始传授现代学科和专业知识技能,并且安排较多的实业训练与实习课程,目标在于“促进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之适合于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工业在实践、机械和艺术方面要求”[13]。
    法国继英国之后开展工业革命,但法国工业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发展缓慢。法国工业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除自然资源匮乏、文化传统保守外,还与法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法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时间晚于美国和德国近50年,19世纪中法国文盲人口的比例远高于德国和美国。1913年法国每万人中有大学生7.6人,而美国有31.4人,德国有11.6人[14]。工业化进程中,德国大学倡导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美国大学变革办学目标大量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法国大学长期受制于天主教会,科技知识从未成为大学的主流。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法国政府也未能强有力地干预高等教育,未能适时地培养大量契合工业化进程的科技人才,经济发展未能与美、德等国齐头并进。
    德国工业革命起步于18世纪下半叶,借助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机器生产,
至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早期的工业化。为适应现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德国政府大力扶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鼓励大学与产业紧密合作,建设了大批以讲授实用学科为主的工科大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职业训练,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以适应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升级中高度精细的社会分工。德国人实现了高等教育促经济、经济发展促教育的良好互动。19世纪中期,德国大学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中心;19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6%,接近于英国;20世纪初,德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5]。
    美国工业革命起步比英国晚了50余年,但美国在20世纪初便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这主要归功于美国人在工业化过程中能适时调整高等教育功能,勤于借鉴他国先进技术、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美国以棉纺织业为开端的工业革命起始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60年代已初步建立起近代工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农业的发展,涌现了大批新的产业分工,高等学校适时增设新专业,并大举创建工程技术学校,如1802年成立的西点军工学院就是美国最早传授工业知识、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学校[16]。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莫里尔法》,在48个州筹办州立综合性大学,与原有的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型大学一道,形成了庞大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高校基地。工业化中后期进程所需的发明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源源不断地从高校输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学科能及时进入高等学校,影响高校的培养模式,刺激高校的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