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设计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
作者:朱焘
来源:《设计》2015年第20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序幕。今天我参加了协会与德稻集团主办的德稻全球创新网络夏季峰会,有许多感受。就会议提出首批建设工业设计、3D打印、智能硬件和工业智能化等垂直互联网来看,就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应对这些挑战,从事设计创新工作的人们需要做到观念进一步更新、视野进一步扩大、工作进一步做实。如何做到观念进一步更新,需要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实现。我今天主要是再强调一下这个问题,下面点点题,举几个例子,供参考。
        一、加深对互联网的认识
        现在人人都在使用互联网,但是对互联网的认识深度不够,对它未来的发展关注、研究得不够。中国提出了互联网+”,到底“+”什么?怎么“+”?如果没有了解清楚互联网的功能和问题,就无法实现互联网+”。从事设计创新的人员尤其需要深入了解互联网,虽然谈不上能对互联网产生变革性影响,但是如果连互联网的应用都不能熟练掌握,那自身的设计效果、效率
就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比如人称将会颠覆人类经济社会的物联网,现在正在介入工业和商业领域,它将对设计创新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又如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化,这需要将人的智慧与机器结合起来,不能以为制造机器人就是智能化。在结合方式方面,网络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未来也需要出现新的设计将其作用进一步扩大。
        这两年资本市场有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众筹的兴起。各类大众是哪个国家的众筹推出了不少不错的产品,包括一些智能家居、家电产品等。这些产品的设计者很多都是有想法、有思想的人,他们在设计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因为资金的原因,无法将自己的创新变为产品,而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众筹平台,他们到了实现自己创意的桥梁和通道。再有,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年轻人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很高。除了众筹促融资,还有众包促变革,众扶促创业等,其实现形式都要探索。我想,怎么样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将专业从事创新的人与大众参与创新的人相联通,也是我们应该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我相信在理解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一定能在设计创新方面大为给力、大有作为。
        二、萱新审视并重视制造业的地位
        制造业即所谓的实体经济,是为人类造福最多的行业,改变世界、改变生活,制造业的
功劳是很大的。一个国家的富强,没有制造业作为物质基础,是不行的。中国可以算是制造大国了,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我们不能把制造业目前产能过剩、把传统制造业看成是包袱,而是要了解制造业,急其所急,努力以设计创新促进其转型升级,努力以建设设计强国促进建成制造强国。
        近几年,依托互联网发展的众多传统企业纷纷转型,如线下租车走到线上,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特斯拉掀起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革命,这些创新从商业模式上实现了新的变革。这就是国家倡导的新业态,我们搞设计的要了解、参与进去,进一步创新。中国制造2025“将促进设计创新从外形走向高端、综合发展。制造业要前进、要发展,就不能依旧采用过去那一套,而是需要跟服务业结合,这就是两方面的需求互补,协同创新。
        三、再定义工业设计
        中国的工业设计的概念主要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而来的,最初主要还是强调外观设计,当时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这当然有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从我1999年兼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开始,就大力呼吁社会要重视工业设计。我一直强调工业设计不能理解成只是外观设计,也不能理解为仅是工业方面的设计。工业设计要理解成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
设计。要逐步建立起大设计的观念。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还不能算是工业化国家。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又开始了,回顾过去主要是因为我们创造的东西太少了,大量的是仿制、引进、反复引进。现在我们有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正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好时机。对于设计的提法,我经常讲叫做设计创新。因为要跟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这样的名词对应起来,所以将其叫做设计创新。要把这些创新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应该扩大对设计的理解。什么是互联网时代的设计?阿里巴巴是设计,腾讯也是设计,经常提到的平台经济也是设计,所以我们看待设计,需要有一个整体的与时俱进的思考,要用战略的眼光来看。眼前就工业产品来说,要有一个产业链的概念很重要、很实际,十年前为了通俗地表达、便于宣传,我说过四句话:想得美、做得好、卖得出、能回收能回收的要求是最高的。
        最近,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给我们发函,要我们提出对工业设计新的定义的建议。世界上都在对新形势下工业设计的定义进行再思考,我们也正在解放思想、认真思考工业设计的新定义。
        四、美好生活的创造需要更新设计理念
        我们人类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设计功不可没。把技术应用起来要靠设计,设计使我们生活越来越方便、健康、越来越美好,包括智能手机,如IPHONEIPHONE的缔造者乔布斯,我认为他是伟大的工业设计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种奉献精神。从事设计的人需要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着想、为事业进步着想。我们现在要倡导这个思想,不要完全把个人利益、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虽然做到这个非常不容易。
        另外,美好生活不能只看物质方面,一定要包括精神方面。物质美好和精神美好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我们搞设计的不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还要创造精神财富,这两方面应该融合地体现出来。需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比如对于订制,我更多的是提规模化的订制,设计师做出来的产品最好能使用通用件,这样到市场上能够让更多的人能买到、能使用。个性化订制当然也有存在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设计要以用户和消费者为中心:第一,适应需求,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设计什么;第二,创造需求,将市场上面没有,消费者也不一定提出来的潜在需求创造出来,消费者一看就很高兴,IPHONE是典型;第三,引导需求,目前很多设计师没有做到真正的绿设计,但是显而易见,尽管消费者需求的标准、水平日益增长,未来的设计一定要努力
做到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有利于人们生活美好且健康。所以,对于怎么理解设计创造美好生活,也要创新,也需要更新观念。
        五、设计教育改革需要更新观念
        人们都说教育是根本,设计教育也是根本。目前国内经济方面的设计教育大致分两类,一是艺术型,二是技术性。现在比较活跃的是艺术设计类。应该肯定,这是一支重要的设计力量,但要为建设制造强国服务这显然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批以技术为基础的设计人才。这两类设计人员要各展所长,互相靠拢、合作,培养、出现一批综合型、复合型的设计人才。只有将技术、文化、艺术、市场、经济社会相融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中国设计红星奖这两年的参赛作品和获奖产品体现了这一点,是个很大的进步。
        设计教育不简单,教育改革更不容易。从老师到学生都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把设计教育从根本上面改变。比如学习基本知识与学习思维方法,会动脑与会动手,独立思考与协同合作,等等。还有,中小学里要不要添上设计课程,在职设计人员如何再学习、再培训?都说我们中国人缺少独立思考,其实并不是缺少。中国人绝对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六、国家制订政策也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如今,随着国家对创新利好政策的不断发布,创新热起来了,但仅仅鼓励创新者积极性还不够,创新需要有科学的氛围、完善的市场规则,以及正确的导向。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上仍存在不敢创新、不愿创新、害怕创新的现象。突出的是许多企业家不愿意创新,不敢创新,怕担风险,觉得眼前日子能过,就不想创新。眼前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想着熬一熬吧,等市场气候变了,没准老一套东西又能用上了。这样,创新的市场主体缺位了,产业链就断了。就设计创新来看,企业观点有三个误区,一是设计就是改改外观,作用不大;二是混淆了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的区别,认为技术创新风险大,连同设计创新一起搁置了;三是设计出新产品很快会被别人抄袭模仿。这样的观念着实需要更新。要引导企业认识到,一个企业发展有三个一代: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要引导企业自身的创新在利益、责任、风险到合适的平衡点,要引导整个社会风气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家政策和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已经为创新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但是这个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不但企业要改革、事业单位要改革、社会团体也要改革。比如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改革,必须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通过优质的服务取得会员和社会的支持,包括
资金的支持等。有了社会和资金的支持,协会也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所以这个都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我们设计创造好的环境。另外,听说美国人提出的知识资本的概念,他们把设计.研发、品牌、大数据都列到知识资本里面,这样逐步让企业和社会重视设计,这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刺激。中国目前还没有广泛宣传知识资本概念,但我相信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大的创新。所以体制、机制创新是最根本的。我们要将政、产、学、研、商、金六个方面贯通融合,才能够使我们的创新有一个好的环境,包括设计创新在内。
        目前全国的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好,发展空间前所未有的大,各方期望值也是前所未有的高。设计人员也在倾力而为,但一定要注意在实际中不断学习、探索,更新观念。最后,我想讲两件我难以释怀的一大一小的事:
        大的事是我国科技成果不少,但转变为商品走上市场的比例不高,大约在10%左右。我们搞设计的人不能坐闲视之。科技人员着急,我们也应该着急。这是一座大金矿。如果把转化比例提高1%,就是很大的成功。盼望产学研多方协同,能够一个接一个地实现惊险的一跃
        小的事是可折叠的军铲。中国最近设计制造的军铲,它有十几种功能,除锋利的一面可以作为武器,还能切菜、切土豆,挖土,剪铁丝网、拧东西、开瓶盖等。与我们熟悉的瑞士军刀用场有别,却异曲同工。我看了上的视频很感动。这铲与刀都无需多高的技术,是设计集成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要打开思路,对难题要敢于去攻克,对似乎是捅窗户纸一类的事也要精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