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把加快再造一个工业柳州与构建特大城市框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现了市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取得了近10年来的最好发展成绩。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统计(下同),实现生产总值404.88亿元,增长15.3%,完成预期目标(下同)的111.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6.5%、21.4%、11.0%;
——投资力度持续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3亿元 ,增长29.21%,完成108.7%;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完成财政收入67.74亿元,增长16.41%,完成106.8%;
—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55元,增长9.37%,完成102.2%。;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增长8.1%,完成102.7%;
——就业机会继续增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4万人,完成102.6%,城镇登记失业率4.2%,完成预期目标;
——消费市场不断兴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44亿元,增长16.0%,完成106.5%;
人口自然增长率5.63‰,低于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
一、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
一是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继续坚持“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再造一个工业柳州战略决策的实施,工业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工业总产值再上新台阶,突破600亿大关,达660.82亿元,比2003年净增160亿元,增长32%,整体运行质量好、效益高。工业经济呈现几个特点:
工业经济效益增幅迅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增长幅度大于产销增长
幅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达567.43亿元,增长32.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16亿元,增长22.47%;实现利税74.54亿元,增长35.9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4.48亿元,增长77.46%,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67.53,比上年提高30.18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产品产值率继续提高,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77.8亿元,增长65.13%,新产品产值率31.34%,比上年提高6.13个百分点。企业创名牌取得成效,继“两面针”牙膏之后,“柳工”装载机、“网山”白糖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凸显。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27.8亿元,增长41.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5.4%。柳钢的钢产量突破300万吨,成为广西首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实现利税超20亿元;柳工工程机械产销双双突破1.6万台,销售收入、利润额稳居全国同行第一,轮式装载机产销量世界第一;汽车总产量再上新台阶,首次超过30万辆。华锡集团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柳钢、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工集团、五菱集团5家(全区共7家)企业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500强行列。大型骨干企业加强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东风柳汽与世界500强法国雷诺和日本日产之间的合资合作项目洽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工业新区建设加快,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阳和工业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企业入园取得新进展,签约企业和项目16个,合同金额13亿元,达产后可形成销售收入5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0个,投产项目5个。“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迈出实质性步伐,高新区官塘创业园正式启动。柳北白露和沙塘中小企业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柳江穿山和新兴、鹿寨城南和雒容等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以工带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城带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成效。
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3亿元、增加值53.25亿元,分别增长6.5%。努力克服禽流感、干旱和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除糖料蔗减产、粮食产量持平外,蔬菜、水果、林产品、肉类、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优势农产品的布局调整初见成效,柳城蜜桔、柳江莲藕、鹿寨桑蚕、融安罗汉果、三江茶叶和肉牛等呈现区域特。
以工促农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工业的发展。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以城市配套工业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柳江、鹿寨等县汽配、机械、化肥、造纸、农产品加工发展较快,较好地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较好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全市1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44.91万户。农业与强势企业(集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北京三元集团并购市乳业公司,香港德缮集源公司与融安仙草堂合作罗汉果加工。
以三项会战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中小水电站建设加快推进。三项会战完成投资 1.15亿元。新开工建设通乡油路8条158公里,通村四级路63条208公里,重点村镇建设项目12项,完成沼气池建设4.5万座、卫生改厕5.08万座。投资2700万元,实施1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99 处人饮工程建设,解决7.5万人饮水困难。水能资源开发势头强劲,大埔等6座中小水电站建成发电,装机10.69万千瓦;贝江口等8座小水电站开工建设,装机11.39万千瓦,红花、古顶水电站成功截流。完成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10.58万亩,治理改善莲花河、牛鼻河小流域生态环境。洋溪、木桐、落久三库防洪联合调度方案基本完成,鹿寨、三江县城防洪工程通过规划评审。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得到加强。市动物防疫检测中心(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升级改造,网上交易得到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启动实施,培训劳动力3.6万人,劳务输出得到加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4万人。
三是商贸流通加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加强。
商 业设施进一步完善,营销业态有所突破,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温州商贸城、五星商业步行街、新时代商业港、天鸿日用品批发市场、飞 鹅商城、新佳华商城等相继开业;江南新天地商业步行街、利嘉国际商贸城、柳州商贸信息网站及桂中海迅的工业品、大宗生产资料及日用品三大物流配送基地建设 进展加快;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年实物交易量90万吨,交易额超40亿元,升级改造项目获得40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
外贸出口2.81亿美元,增 长10.09%,其中自营出口2.48亿美元,增长17.92%。 三大支柱产业出口1.88亿美元,增长47%。重点市场开拓成果丰硕,对东盟市场出口0.6亿美元,增长45 %。
成功举办和参加了广州、上海、东盟等八次大型经贸活动,签订境内外投资项目171项,协议资金144.1亿元,到位资金31.56亿元。其中,中国─东盟博览会签订的合作协议项目12项,签约资金55.5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家,实际利用外资5154万美元,下降17.8%,完成64.4%;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初审通过,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450万欧元购置消防特种设备项目取得进展。
四是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财政收入完成67.74亿元,增长16.41%,完成106.8%,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39.9亿元,增长17.25%。银行存款余额502.08亿元,增加68.24亿元,贷款余额308.07亿元,增加44.69亿元。
二、城市建设与工业技改并驾齐驱,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强势增长。
我市克服多方面困难,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下九五期以来
的新高,完成141.3亿元,增长29.21%,投资率35%。其中:基本建设52.81亿元,增长28.46%,更新改造42.1亿元,增长37.27%,房地产38.5亿元,增长37.99%。电力、房地产、汽车、机械、冶金、电信、教育、卫生等行业投资均有较快增长;重大项目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导力量,138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国债项目运行良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获得资金1.86亿元,其中:中央国债1.5亿元、中央补助2076万元、自治区预算内资金1453万元。防洪工程、龙泉山污水收集系统、立冲沟卫生垃圾填埋场、民用煤气三期、柳高扩招、一中教学实验楼、市检察院技术综合楼、柳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土建等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河东、阳和两翼初显轮廓,内环路全线通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完成城市建设重大项目35项,为历年之最,完成投资33.85亿元。2座跨江大桥、4座立交桥、16条道路等28个项目竣工。内环路29.8公里及中心主干路13.85公里的“田”字 形路网骨架正式形成。双冲、红光大桥,阳和、胜利、飞鹅、龙屯立交桥,龙屯路、城站路、莲塘路、河东路、海关南路、广雅支路、滨江西路、河西路、立冲沟垃 圾场进场道路、阳和大道、桂中大道南段、文昌路西段、东环路南段扩建、西江路东段、三中路口
、人民广场改造一期、河北环岛景观、民用煤气三期、立冲沟垃圾 卫生填埋场、医疗垃圾焚烧场、五一地下停车场、罗池路立体停车场、莲花客运站、鱼峰区政府办公楼等投入使用。阳和、友谊大桥、雒洛过境高速路、柳石路扩建 及五叉路口改造、柳太路、防洪工程一期、龙泉山污水收集系统、河北沿江截污、河东沿江截污、柳侯片区污水治理、城建配套电力设施改造、城市信息地下管道等 一批续建项目加快推进。高新区官塘创业园、文昌综合楼、三门江大桥、桂柳路、跃进路北段、南环路东段、鱼峰公园扩建等一批项目如期开工。航岭路扩建、南环 路西段扩建、柳邕路扩建、城邕路、城市中心区路网改造、东堤路及沿江景观、官塘大道、静兰大桥扩建、古亭大道扩建、柳侯祠清代建筑恢复、殡仪馆搬迁、防洪 工程二期、世行贷款项目(水环境综合治理、垃圾中转站、城市公厕)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商品房开发建设保持稳定发展,开发面积5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三项整治力度不减,市容市貌明显改观。进一步强化交通组织功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由2003年三等提升为二等,道路交通呈现良好秩序。继续加大园林绿地建设,新增城市园林绿地106公顷,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工业投资创历史新高,支柱产业聚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投资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完成工业投资60.4亿元,增长42.45%。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是拉动工业投资的主
要力量,产业聚集投资效应明显。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7.77亿元,增长26.24%。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微型多用途乘用车、柳钢第二条连轧棒材生产线等21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53亿元,利税6.5亿元;上汽通用五菱西部涂装车间、柳化合成氨节能挖潜、柳江纸年产17万吨竹浆生产线、东风柳汽多用途乘用车等19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9.4亿元;五菱柳机微车发动机升级改造、柳钢热、冷轧板带生产线、240万吨氧化球团矿、欧维姆预应力体外索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9.6亿元。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柳化、两面针等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较大成效,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在2003年农民负担减幅达57.71%的基础上,东风柳汽2004年农业税税率再降1个百分点,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粮食“直补”试点工作在柳江县取得成功。
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企业融资取得新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累计123户企业完成改制工作,其中82户重点拟改制企业完成77户,占94%。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国药集团参与医药
公司改制、深圳农产品公司参与广西糖网改制取得较好成效。企业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两面针股份成功上市,融资6.8亿元;桂柳工实现配股3589万股,融资3.36亿元。柳钢股份通过国家发审会审核,柳化股份可转换债券发行工作积极筹备。
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城市建设投融资改革成效显著。推动政府信用建设,加快整合城市资源。完善投融资平台,创新政府融资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与银行监管机构、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土地储备运作良性循环,储备土地新增5900亩,累计落实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3亿元,城投公司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筹集资金14亿元,累计融资36.8亿元,融资平台优势凸现。城市户外广告、冠名拍卖等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初步统计,全年落实城建资金44.8亿元,其中政府性资金33.5亿元、社会资金11.3亿元。城市路桥收费改革顺利推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