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能力目标
构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概念模型。
3.情感目标
a.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b.从温室效应及雾霾的后果,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并提出一系列的健康生活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教学难点:碳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 程 导 入 | 这节课的一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同学们应该知道,近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它严重地威胁着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关于温室效应的后果,同学们听说过哪些呢?温室效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能做些什么来缓解温室效应呢?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到答案。 | 观察、讨论、回答。 | 温故知新,情景导入。 |
讲授新课 一、碳循环 (1)过程 (2) 课堂实测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碳循环失调与温室效应 | 引导学生阅读P100第一段,思考: 1、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飘向异国他乡,这说明了物质循环的范围怎样? 2、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是怎样来到你的体内的呢? 3、碳元素和氧元素进入人体以前存在于什么物质中呢? 4、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化学元素还是化合物? PPT展示:碳循环模式图 思考并讨论: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落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 3、碳通过哪些途径从生物落返回到无机环境? 4、碳在生物落内部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传递? 5、共同探讨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表示讨论的结果。尝试用模式图的形式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6、碳在生物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哪种形式进行的。 【典型例题】 下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系统的成分,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递是以 ________形式进行的,(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C →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 → D过程是通过______ 作用实现的。 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 (4)生物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_________________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 【答案】(1)C生产者 (2) CO2 消费者 分解者 (3)光合 呼吸 分解 (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O2 通过碳循环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物质循环,那什么是物质循环呢? 1.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2.循环过程是在哪两者之间进行的? 3、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总结: 情景介绍:随着“低碳”话语的出现,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 问题:你对“低碳”了解多少?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 PPT播放:温室效应的视频 讲述:温室效应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2、温室效应将对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呢? 3、我们应该如何缓解温室效应? 总结:希望我们一起来维持生物圈正常的物质循环,共同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 1、很大,是全球性的。 2、通过呼吸、饮食,进入人体; 3、存在于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环境中的物质中,也存在于生物落的生物中。 4、化学元素。 观察挂图,思考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CO2、碳酸盐形式存在,也有碳单质、含碳有机物等。 生物落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也有含碳无机物,如碳酸盐。 2、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3、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和燃烧 4、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 6、二氧化碳 演练作答。 在生物圈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 、P 、 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落,又从生物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1、C、H、O、N 、P 、 S等元素。 2、生物落和无机环境 3、(1)全球性:化学元素在生物圈的循环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循环性:与能量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同,化学元素在生物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多 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没;农田减少,粮食减产等。 3、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低碳生活等。具体做法如:a、植树造林;节约纸张;不践踏草坪;不使用一次性筷子;b、节约用电(及时关灯,少用空调)、提倡公交出行(无车日)c、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 分析碳循环碳元素的来龙去脉,通过建构模型进一步明确碳循环过程。 掌握碳循环过程。 。 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 拓展物质循环外延。 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
深化拓展 | 除了温室效应,现今困扰我们的另一个环境问题----雾霾,大家对雾霾知道多少? 1、什么是雾霾? 雾霾: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是乳白、青白,霾则是黄、橙灰;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2、雾霾天气成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 a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b 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 c 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人为原因: a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烟尘 b冬季燃煤取暖排放大量烟尘c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 d建筑工地产生大量烟尘 3、带来哪些危害? a引发皮肤病、哮喘、癌症等各种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b 能见度下降,引发交通危害(陆运、空运) c正常的工业生产,工作学习受到影响 4、如何拯救?谁来拯救我们? a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整治交通拥堵;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停车熄火,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倡步行等绿出行 e冬季集中供暖 f将重污染企业迁至郊区并分散布置 |
归纳总结 |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
四、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环境保护问题
一、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存在形式:二氧化碳
2、碳在生物体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3、碳在生物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的存在形式:二氧化碳
4、循环过程:
二、物质循环的概念
1、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落,又从生物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利用
三、物质循环与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
(2)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