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充电桩建设,国网政策一直在变,虽然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但具体怎么操作、未来如何依旧成谜。
在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表示,电动汽车充电换电设施建设,将向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日前,国网营销部副主任沈建新进一步解释道:“放开有两层含义:一,谁来建都可以;二,国网也可以参与。”
在我国,电动汽车在公共领域的充电设施配套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动汽车发展最大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到底应该由谁来建,以及如何建设等问题。电网公司虽然已经砸下数百亿资金投入这一领域,但车主们观望气氛浓郁,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未能启动,致使充电设施大量闲置,造成巨亏,电网后继无力。但众多新能源车企却对这一市场热情不减。这一次国网 “全面”放开,意味着政府、车企和其他设备企业有机会参与进来。
国网政策持续调整
电动汽车充电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是使用额定电流不低于16A的标准插座,直接在家中充电,约8—10小时可以充满。第二是可以将电动汽车直接在电流更大的交流电网上充电,这需要特殊设备,可以在商场和停车场发展,充电时长约5小时。以上都属于“慢充”,对电网都没有特殊要求,政策早已放开。第三则是“快充”,即将交流电网直接与非车载充电器相连,需要额定电流高达300A,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时间为20—30分钟。国网营销部智能用电管理处副处长孙鼎浩说:“快充时电网的下载电量很大,短时间电压波动大,会造成电压质量下降,给电网带来巨大冲击,这就需要专用的配套变压器,对低压电网进行隔离保护。”“快充”技术要求高,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其政策一直收紧。
沈建新认为,这次虽然“全面”放开,但是国网在标准、技术研发、电网规划建设和城市充电设施的规划上将进行主导,“在市场放开后,国网将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充电设施规划,做好电网改造和配电服务。目前,政府对可以参与建设和运营的企业还要进行核准和许可经营,只要政府批准,国网将一视同仁,无区别对待。”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国网第一次调整政策了。2009年,国网提出“换电为主、插定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模式,各界解读为,这是国网要加强对上下游的控制。但是
最终这样的商业模式并未得以实施,主要是因为各大电动车企电池性能、规格差距很大,为保证更换的安全性,需要对电池接口、尺寸、容量等建立统一标准。所以目前,换电模式只能应用于电动公交和环卫车,最多在出租车上使用。
沈建新表示,现在明确放开充电站建设后,建设一个充换电站,电网都要重新调整布局,集中充电时电网负荷很大,这对电网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挑战很大。
“全面”放开事出有因
国网同时放开“快慢充”,其实事出有因,主要是电动车市场发展缓慢,以及国家政策滞后等原因。
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未能启动。据第一电动网统计,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实施以来,到2012年底,中国私人购置新能源车仅仅4400辆,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合肥。而国网的一位相关人士则估计,排除各种非市场因素,这些年真正市场化行为的私人购买只有区区2000辆左右。
孙鼎浩坦言,眼下电动汽车产业没有跟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导致国网充电设施出
现闲置。国网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北京、青岛、杭州、成都等地的利用率基本达标,其他地区使用率很低。据了解,在北京等电动车发展较好的城市,充电设施使用率一般仅仅为汽车之家手机20%—30%。作为全球电力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导厂商,ABB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城市已经交付的公共直流快充充电桩利用率,市区为每天10次,郊区仅为7次。
但2014年或许是转折点,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似乎正迎来新一波高潮。继四部委发布相关补贴政策后,各城市态度积极。据统计,已经有88个城市入选。根据国家规划,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万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也要达到5000辆。
但对充电站设施的土地政策、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政策却依旧不明晰。普天集团副总经理傅毅曾表示,很多项目是临时用地,不合法。孙鼎浩强调,充电桩用地未纳入规划。至于补贴,他表示,中央只说“根据各个地方财政实力实施”,政策并不明确。
目前,只有合肥的商业模式受到各方认可。合肥市经信委装备处处长韩临曦曾表示,调高对电动车充电电价,通过分成吸引其他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可以解决政策补贴等问题。但在中国电价实行管制的情况下,这一操作方式在其他地方的可行性依然有待观察。
各界普遍认为,即便国网真的撤出、留出空当,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社会资本依旧很难进入这一有待开垦的领域。
车企们各怀“小九九”
对于电网这次“放开”,无论电网是不是真心,各路资本早有自己的打算,静观其变者有之,按捺不住者更不在少数。以电网已经放开的“慢充”领域为例,其实参与进来的企业已有创新,且已经形成各自的体系。
以特斯拉为例,其提供的是一种专用的壁挂式适配器;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公司则利用了ABB提供的直流快速充电机,还自创了超级充电塔;宝马汽车则选择与施耐德合作,总之是各显神通。
“对于国网这一次放开,江淮汽车并无意参与,这个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汽车企业应该把车做好。”江淮汽车一位负责人日前表示。
比亚迪汽车则在这一领域略显积极。比亚迪公关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准备进入北京市场时,公司就和国网讨论过合作事宜。比亚迪在深圳建设的充电塔,有可能在北京发展。双方
的合作方式是由比亚迪负责运营,电网负责投资,双方合作建成后,比亚迪回购并开始经营。
对于大名鼎鼎的特斯拉,有消息认为,其充电站业务与国网合作的可能性极大。但这一消息一直没有获得特斯拉的反馈。据了解,特斯拉在美国已经自建充电站,拥有自己独立的充电技术和设备。特斯拉在中国开建“超级充电站”的消息也许不是空穴来风,国网有关人士也表示曾与特斯拉接触。
ABB中国区CEO顾纯元最近表态,希望能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沈建新也承认,根据已有的经验,充电站建设必须与车企等有意愿参与建设的公司合作,否则对电网来说只赔不赚。所以电网正与上述企业沟通洽谈中。
中银国际行业分析师对这样热火朝天的合作局面却略显冷淡,充电设施对企业来说将带来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投资,这将对企业生存发展构成压力。特斯拉由于技术先进,一次充电能跑500公里,所以对快充网络依赖并不大,只有国内车型每次充电大多只能跑100公里,才会对快充网络有所需求。车企们各怀心腹事,合作前景有待观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