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生态的平衡与发展
作者:齐晓斋
来源:《中国市场》2007年第34
        商业街区生态是指位于某一特定的商业街区环境中,依附于商业街区载体的各要素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类似生物生态的系统。建筑空间是商业街区的物质基础,商业街区风貌是商业文化与街区特的外在表现,商业街区各种业态业种的企业与消费者是商业街区的主体,他们的规模和结构对商业街区的兴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商业街区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了解商业街区生态的内部构成要素,分析其同外部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保持科学的商业街区生态平衡对商业街区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商业街区的建筑空间
       
        商业街区建筑体量是商业街区生态的空间及物质基础,表现为商业街区内的各类商业建筑
硬件设施。只有合理规划和建设商业街区的各类载体设施,才能有效提高商业建筑资源的效率。
        1.商业街区的空间形式。与自然气候、生活习惯、街道现状等有关,常见的形式有:开敞式、遮盖式、半遮式三种。
        开敞式:街道空间开敞,与周边自然环境和城市人文融为一体,国内外大多数商业街区都采用开敞式这种形式。
        遮盖式:采用拱廊等形式连接街道两侧建筑,形成不被自然气候条件影响的步行空间。比如,天津美食街和欧洲一些拱廊式的商业街区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半遮式:街道两侧建筑采用柱廊、联拱廊等形式连成一体,形成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空间,它兼具开敞式和遮盖式商业街区的优点。比如,伦敦牛津街和上海金陵路的部分路段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2.商业街区的布局形态。正如一首乐曲不可能从头到尾高潮盈漫一样,商业街区也是由最热点、次热点和一般商业所组成,甚至也会有短小的非商业区段夹杂其间。
        商业街区的热点与非热点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一般采用链式结构,即:将使用频率高、具有较稳定人流的大型商业商务娱乐设施,如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宾馆、影剧院等作为主体置于街区起点或中心地段,起到人流枢纽的作用,各枢纽间由多个专门商店或小型服务设施穿插结合,以达到刺激商业经营效益的目的。比较典型的如沈阳的中天街,就是通过这种链式结构,将综合商业服务区、商务宾馆区、精品商业区、电讯区、餐饮娱乐区五大功能板块环环相扣,引导消费客流在商业街区的动线流向。常见的商业街区布局形态有鱼骨状和哑铃状两种。
        (1)南京汽车鱼骨状商业街区
        鱼骨状商业街区由主体商业街区和支马路联动发展,形成了类似鱼骨状的空间形态,增加了商业街区的厚度,使得商业街区由条状块状发展。
        (2)哑铃状商业街区
        在商业街区的两端有大型的公园、广场、纪念碑、博物馆、大型主力店等吸引客流的设施,这些设施成为商业街区客流导入的重要节点。如:从南北方向纵贯曼哈顿岛的纽约第五
大道,就是哑铃状的结构。它南起华盛顿广场公园,经过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的东侧,直至北面的布朗士区。又如:香港弥敦道,南面是香港艺术馆、香港太空馆、半岛酒店,经过黄金一英里、清真寺、柏丽购物大道,到北端的九龙公园和圣安德烈教堂。
        3.商业街区的三维空间
        1)商业街区的长度
        商业街区的合适长度与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到街道环境条件的影响。从商业街区的发展规律看,商业街的长度一般以1500米左右为宜。若商业街过短,商业没有足够的规模,商业街就缺乏人气,缺乏吸引力;若商业街过长,就很少有消费者能够从头逛到尾,商业街的效率就难以发挥。因为,顾客逛街的路线一般是字型的,加之在店内所走的路程,人们要逛完一条商业街,实际行走距离至少是商业街长度的4倍以上。(2)商业街区的宽度
        商业街区的宽度不仅要满足顾客逛街舒适和通畅的要求,还要考虑商业街区的空间形式
、临街建筑的高度(宽高比例适当)以及街道的环境设施等。商业街区的宽窄与顾客流动线路(穿越、停驻等)和流动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每个顾客在逛街中需要4平方米左右的活动空间,流动起来才没有拥挤的感觉。因此,按照一般的顾客流量测算,城市中心区商业街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6米。商业街(尤其是步行街)也不宜过宽,一般以20-30米为宜,否则顾客在逛街中往返于街两侧商店将耗费较多体力和时间。
        3)商业街区的高度
        商业街区的高度是指街道两旁建筑向上延伸的高度(有地下商业设施的街道,还可以考虑向地下延伸的深度)。根据街道美学的原则,商业街区的宽与高之比一般在0.5-2之间较为理想,否则就会让人感到压抑或过于空旷。但在大城市CBD地区,商业街区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商务高楼,比例就只能低于0.5
        总之,商业街区三维空间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商业街区商业和其它产业的开发,还要结合顾客的消费体验。
       
        商业街区的风貌
       
        商业街区的风貌主要包括商业展示设施、导购及信息设施、交通及公共设施、休息设施、景观设施等要素。商业街区风貌是商业街区文化和个性化特征的外在表现,也是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外部的整体协调性是街区风貌的首要特征,商业街区的建筑风格要与该地理区域的人文景观、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有机协调。内部和谐性是商业街区建筑风格的另一特征,对商业街区历史留存的建筑应该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既保留其建筑风貌,又适应现代消费需求;新建的商业设施要与原有建筑及周边环境协调,形成与区域自然融合的和谐的商业建筑风格。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就是保护与开发紧密结合的成功案例。
        1.商业展示设施。包括牌楼、招牌、橱窗、灯光透亮、店面、灯箱等。一般兼具经济功能、展示功能和视觉功能,应当协调、有序、醒目、美观、优雅、整洁、明亮。
        2.导购和信息设施。包括电话亭、标志牌、灯箱广告牌、导游图、报时钟等。电话亭选择人聚集与滞留场所设置,彩醒目,局部围合隔声,视线通透。标志牌符号含义清晰、醒目、美观。导游图一般设于出入口中心人停留场所。
        3.交通及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包括公共汽车站、地铁出口、换乘枢纽、出租车停靠点、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等。公共汽车站一般设置在商业街区的枢纽位置,停车设施要充足,方便车辆的进出,通达性好。公用设施包括路灯、公厕、垃圾桶以及绿化设施等,公厕设置于休息场地附近,与绿化相结合,凸现功能性与装饰性,并保证视觉上的洁净感。
        4.街区休息设施。包括休息椅、石凳、遮阳伞、雨棚等。休息椅、石凳要按不同场地考虑形式,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设置直线式、直角式、多角式、圆式等。遮阳伞、雨棚要统一标准和尺寸,实现视觉上的美化效果。公共休息设施能够延长顾客在商业街区的停留时间,产生更多的消费机会。街边露天咖啡座在欧洲各个城市非常普遍,既成为商业街区的一大景观,让游客与游客互动;又让酒吧、咖啡屋店内店外互动;还消除了街区一些商业断点。
        5.景观小品设施。包括雕塑小品、喷泉、护栏、路面彩砖等。雕塑小品要考虑城市文化脉络及场所行为设计造型。路面彩砖表面则要光洁、防滑、彩宜人。
       
        商业街区的规模和结构
       
        1.商业街区的规模。除了要看商业街区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外,还要看街区商业总面积。商业街区的营业面积和商业业态、业种结构,应在整个城市规划、商业规划指导之下,考虑周边交通、文化、环境等,既要满足商务、旅游、居民等各方面的需求,又要避免商业集聚过度、资源过剩。
        2.预留开发空间。商业街区建设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利用广场、绿地等形式预留一部分土地。这样不仅能美化街区环境,增强街区的休闲娱乐功能,也为街区今后开发预留了空间。
       
        3.商业业态业种结构。现代商业街区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体育、文化、旅游、金融、电信、会展、医疗、服务、修理、交通等多项功能,商业街区的店铺及业态组合是构成其商业生态的载体。所以,对商业街区的业态业种一定要有整体规划和合理引导,形成商业街区的特,避免千店一面,单调雷同的局面,提高整个商业街区的层次和吸引力。
        根据商业街区不同的功能定位,所配备的商业业态和业种也有所不同。不同业态的配置要形成合理的结构,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避免过度竞争,要满足顾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要吸引更广泛的潜在顾客,扩大商业街区的辐射范围。商业街区的业态业种结构,一般是以几个大型商场为核心主力店,配备众多具有特的专业店、专卖店,同时配有餐饮、娱乐、休闲等各类服务业设施。
        商业街区形成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将有助于延长商业街区的有效营业时间,提高商业街区的吸引力。白天,商业街区是以外来游客为主的观光胜地;夜晚又成为以当地市民为主的休闲娱乐场所。从功能上既满足了旅游者观光、购物和品味都市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当地居民休闲消费的需要。
        一般来说,各商业街区在业种上应有零售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通讯服务业等。中心商业街区应以百货店、专卖店、专业店为主,区域商业街区应以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为主,特商业街区则应以专卖店、专业店为主。
       
        商业街区客流特征
       
        顾客是商业街区的消费主体,是商业街区的活力来源。商业街区顾客的数量、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基本特征以及其生活方式、兴趣偏好等都会对商业街区的经营产生影响。商业街区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形成自己的目标顾客。比如香港、天津等城市均形成了女人街,就是考虑到女性购买服装、化妆品、包袋、皮鞋等商品的数量和频率要明显高于男性这一特点而作出的定位。
        1.商业街区的顾客心理特征
        商业街区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与顾客消费心理特征有着极强的互动关系。消费者之所以认同商业街区,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消费心理:一是商业街区的综合服务集优势,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使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均有收获,各得其所;二是购物已不再是消费者光顾商业街区的唯一动机,消费者光顾商业街区从娱乐、休闲、健身等活动中,满足了自身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三是商业街区还具有引领消费时尚、传播消费文化的功能,一部分消费者光顾商业街区是为了感受时代气息,了解、体验流行潮流的变化趋势,一部分消费者将商业街区视为领略都市风光、娱乐、休闲、约会、聚会的理想场所。
        2.商业街区的顾客行为特征
        消费者在不同区位、不同定位的商业街区的光顾时间、消费金额、出行伙伴、滞留时间、行走规律、交通工具选择、店铺选择、商品选择等方面会有差别。比如,据对上海南京路、淮海路等八大都市商业街区调查,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客流呈现不同特点:春秋季节比夏季高5.5%、比冬季高4.3%,双休日比平时高33.8%,节日比平时高86.8%;下午1418点是一天有效客流流量最大的时间段。当然,不同特的商业街区顾客流量也不一样,如酒吧街,上海衡山路、新天地、北京三里屯等,晚上21点后客流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