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业是当前国内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安徽省人寿保险发展情况及市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安徽省保险业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分析,安徽省保险业与全国保险业的对比,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特征分析提出对当前安徽省保险业现状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保险深度;市场特征;服务创新
一、近几年来安徽省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截止2010年末,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在皖注册省级人寿保险公司机构已达6家。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安徽分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另有保险代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保
险经纪公司数十家,整个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一)安徽寿险业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一国寿险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通常可以用寿险深度,即寿险保费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比值大,反映了该国人寿保险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较大;反之,比值较小说明该国人寿保险业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较低。用一国当年寿险保费总额除以当年常住人口所得的被称作寿险密度。寿险密度反映了寿险业在该国的发达程度。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国经济发的程度。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省寿险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要了解我省近年来人寿保险业发展的情况就必须收集到近几年我省的寿险深度与寿险密度。通过比较得出我省寿险业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我省近几年来寿险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保费收入、常住人口及GDP等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最终的结果。
首先,就寿险密度这一指标,在2000年我省的寿险密度为11.24元/人,到了2010年这一指数上升为171.20元/人。由此可以得知,经过十年的时间,我省的寿险业在逐步的发展,密度不断的在加大,达到了平均每人171.20元。
其次,就寿险深度这一指标来说,在1998年我省的寿险深度为0.24%,截至2010年末我省寿险的深度为1.84%。由此反映出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寿险业在我省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的加大,其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
(二)安徽省人寿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的比较
2010年安徽省寿险保费收入为1128707万元,赔款和给付136,330万元,保险深度为1.84%,寿险密度为171.20元/人。2010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为35926375.71万元,赔款和给付4654064.65万元,寿险深度为1.72%,保险密度为273.31元/人。
单看寿险深度这一指标,安徽省的寿险深度比全国水平高出了0.12%。这说明安徽省寿险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就寿险密度的比较看2010年安徽省的数值为171.20元/人,而全国水平为273.31元/人。安徽寿险密度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综上所述,虽然安徽省寿险业的深度超出了全国水平但在在保险密度的方面还是落后全国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滞后。如何普及寿险,加大寿险密度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安徽省人寿保险市场特征
安徽省寿险市场结构存在的现状: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正式营业的寿险公司共有6家,其中中国人寿、平安和太平洋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4%、14%中国人寿汽车保险、7%。三家公司共占有85%的市场份额。
1.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寿险公司太少
如上所述,到2010年底,我省户籍人口数为6593万人,但全省只有6家寿险公司,同时,与全国水平相比,我省的寿险公司数量也明显偏少。2010年,我国共有寿险公司47家。这与我省众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寿险市场潜力很不相符。
2.寿险市场的集中程度高
2010年,在安徽中国人寿一家公司的的市场份额就高达64%;中国人寿、太平洋和平安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85%。与我国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寿险市场集中程度高。但与2009年相比,这三家保险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又略有下降。
3.中外资寿险公司的数量不平衡
我省目前现有开业的6家寿险公司均为中资公司。尚无外资保险公司入驻安徽。而从全国来看,截至2010年底,我国中资寿险公司22家、外资寿险公司25家,外资寿险公司多于中资寿险公司。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我省寿险业在保险机构上发展的不均衡性。
三、安徽省寿险市场发展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来看
1.保险市场的适度调控
(1)保险市场调控的区域性
在保险市场调控中,由于我省各个地区市场特点各有不同,不同地区的调控重点也会各有侧重,调控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和调控力度的把握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结合当地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才能保证我省的寿险业健康发展。
(2)保险市场违规问题的监管
由于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主体、消费者和市场体系都不成熟,市场
机制自发发挥调节作用的环境尚难以满足,在保险市场发育、成熟过程中,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违规问题值得关注。例如:以竞相降低费率为手段的市场争夺战,使保险公司实现的保费收入相对于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在大幅缩减;以各种面目出现的高手续费、高返还,大量侵吞保险人的利益,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保险业监管
我省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监管。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社会生活、经济运行、政府行为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寿险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安徽省的寿险业发展不久,如何尽快建立比较健全并适应今后我省寿险业发展的寿险监管体系,为未来的安徽寿险业创造既规范又具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是监管部门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进一步完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制度
受寿险业发展起步较晚的影响,安徽省目前缺乏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后,为顺应国际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利过渡到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制,监
管部门应当参考国内外建立有效监管体制的成功经验,结合安徽的省情,积极完善安徽寿险业的偿付能力监管体制。
(2)建立寿险监管的现场检查制度和非现场检查分析制度
从两种制度各自的作用和特点来看,应当首先以现场检查制度为主,再逐渐发展到以非现场分析制度为主。由于非现场分析制度必须以监管信息真实性为前提,而只有现场检查能够保证这一前提,因此非现场分析制度必须以完善的现场检查制度为基础。在市场逐渐成熟,监管信息真实性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就应当逐步淡化现场检查力度,加强非现场分析,充分发挥其动态监管和风险预警的功能。
3.为保险创新创造条件
保险监管部门要为产品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研究建立产品创新保护机制。针对保险产品易于被复制、被模仿从而导致企业不愿进行保险产品创新的问题,保监会将组织专门力量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寻合适的保护边界。在行政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既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又防止过度保护导致阻碍行业发展,在产品保护和成果共享之间到好的平衡点。
(二)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
(1)观念创新
在观念上进行创新,这是最重要的。观念陈旧即使有了先进的工具也不能发挥出效益。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保险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成为金融领域中较薄弱的环节。而且,在恢复保险业的初期也只形成了卖方市场,存在着较严重的忽视买方市场的现象。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观念上的局限已经成为进一步革新的约束。保险公司要学习国外先进的营销体制,首先应该学习先进的营销理念,即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虽然一直在讲要把顾客当作上帝,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很多顾客利益受损的事件,在顾客的心目中也很少能体会到保险公司是以他们为中心的。
(2)进行产品创新
当今的保险业里,各公司的产品有较大的重复性,具有鲜明个性的产品很少,市场竞争还只是在费率竞争的低层次上进行,这样导致保险业的内耗较大很难通过市场竞争达到发展的目的。市场经济和保险内在规律要求保险公司在保险品种的设计、开发、销售上要以需求
为导向,在一个具体产品出台之前应该做好市场调查,然后根据设计产品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细分,选出合适的目标市场,作出合适的市场定位,运用组合营销手段进行目标营销,这样才能提高市场份额,赢得市场,赢得客户,使有限的力量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3)进行保险营销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保险营销主要依靠保险中介制度,这种体系虽然还是迄今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但是我省的保险中介还很不完善,保险代理人体系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在实际的运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再者,国际上流行的经纪人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待开发阶段。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保险市场的营销战会越发激烈,我省保险公司在市场环境的压力下必然会逐步完善代理人和经纪人体系,与其被迫这样还不如主动尽早采取措施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傅安平,宋丽.国外寿险业的发展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2(11).
[2]陈文辉.中国寿险业的发展与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李季芳.中国寿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林义,周伏平.风险管理与人身保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江生忠.2006年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Steve Hardwick,Anthony Bice.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Asset[M].Liability Solvency Management for life Insurers,199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