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产业转型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贵港市突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信息产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实力弱,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招商合作、园区配套、项目融资、用地指标等瓶頸问题。为加快弥补短板,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应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营造规范有序的创业就业氛围,为实现新兴产业提质增效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营商环境;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贵港
中图分类号:F279.27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6-0083-02
随着科技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非常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三五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贵港市相继出台《加快新能源电
动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贵港市新能源汽车及新型电动车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产业发展政策,有效促进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逻辑
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略,营商环境建设对促进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营商环境与新兴产业关联度的研究综述
关于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实证研究。如董志强等(2012)着重分析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魏下海等(2015)主要探讨营商环境与企业家经济活动时间的问题[2]。张季平等(2017)探讨营商环境对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联动的作用[3]。周超(2017)等探讨营商环境与直接投资的关系[4]。综合上述研究,营商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落地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对最新的发展政策进行综述,认为当前政府、学界、企业界对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较多共识[5],他们认为,发达国家政策
实施的特点是培育良好的环境、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市场管理[6],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补贴的绩效是显著的[7]。政府应当借鉴日本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致力于提供鼓励创新制度安排,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整体环境[8]。同时,地方政府应在资金扶持及搭建创新链平台等方面给予战略性新产业充分支持[9]。
(二)贵港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贵港市以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为抓手,推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一是出台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等行业优惠政策文件,并安排扶持资金加强企业培育。如港北区在产业扶持资金、电动车企业租赁厂房租金补贴等方面给予690万元经费支持。二是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华奥汽车项目、园区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分别获得自治区2亿元、1 900万元、930万元资金扶持。三是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10项行政审批事项、调整41项行政许可事项。市本级政务办事79项实现“一次不用跑”,1 066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开设行政审批“中介超市”,服务项目覆盖全面,低收费高效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的问题。据调研,服务提速60%以上,收费降低20%左右。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吸引客商投资热情,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信心。2017年贵港市总体投资环境满意度和政策环境满
意度分别为83.25%和84.38%,均比广西同期平均水平高,且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电动车质量排名 通过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贵港市培育了一批新兴企业和市场主体,新兴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工业结构实现了“老五样”向“新三篇”的转化升级。从新兴产业增速来看,扩量提质明显加速。据统计,2017年贵港市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个百分点(表1)。
随着久久星专用车、众泰贵港基地君马乘用车、爱玛电动车等项目试产下线,新兴产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市GDP 1169.9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22.6%和13.5%;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7.2%。从项目规模看,落户的大项目增多,“招大引强”成效明显。2015-2017年落户贵港市的亿元以上项目达534个。2018年,新增签约项目27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5个,合同投资额820.1亿元。从项目建设进度看,大项目落地速度普遍较快。2018年新开工项目220个,竣工90个。新能源汽车及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项目相继投产下线,形成工业发展“贵港速度”新常态。从落户地
点看,县市区以产业转型为动力,综合优势不断彰显。如三区两县市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羽绒与板材加工、机械制造业、建材产业等产业集效应初步显现。
二、贵港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贵港市主要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占据整个工业经济的9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仅占5%,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比如部分新产业项目如华奥、腾骏、赛尔康等汽车制造业投产下线,但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0.17%,而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0.15%。显然,新兴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支柱作用尚未成型,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有效支撑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还不足。
(二)工业园区整体竞争力较弱
工业园区投资软环境较差,缺乏医疗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等生活配套设施。园区企业多为孤军作战状态,与科研机构尚未建立制度性联姻,科技服务支撑能力不足明显。据统计,国家级、自治区、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分别为3家、6家和11家。其中,3家自治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125家,已建成的9家孵化器累计培育孵化企业155家,入园孵化企业以技术型小企业为主,难以发挥产业集效应。此外,由于项目落地审批程序多,项目建设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等原因,导致部分项目落地慢、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直接影响园区建设进度。
(三)用地因素制约瓶颈突出
一是项目用地指标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建设用地指标、土地资源等三大因素是制约招商引资的重要原因。部分项目因土地问题,不能及时进驻园区,甚至被搁置。二是征地拆迁难。一方面,社会舆论和众对拆迁工作普遍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除了司法、宣传等多方面原因,项目用地征拆政策保障不够完善也是影响众态度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目前以乡镇基层政府为拆迁的实施主体,难以协调市、区各部门的工作,征地拆迁力量有待加强。
(四)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高,研发投入较少,企业在质量攻关
和核心技术研发上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管理模式落后,竞争力不强,对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截至2018年底,贵港拥有4个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新增14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国家授权专利23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8.8%;2017年、2018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别为18项、25项,与柳州、南宁等其他地市相比差距较大。二是高技术人才奇缺,各类教育和培训滞后。据统计,全市大学以上学历仅有39 862人,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贵港市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推动贵港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贵港市工业化初级阶段产业发展现实情况,应以工业化发展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建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优先发展能耗低、效益好的企业,
并对各类企业实施电费差价、资金扶持差别化等,倒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采用新装备和新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推进贵港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兴产业与互联网平台对接,建立基于行业的大数据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构建互联网“双创”平台。
二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构建工业竞争新优势。研究制定与自治区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对接方案,扶持优质重点项目实施,推动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表2)。全面落实加快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新能源电动车企业集聚、产业集发展。
三是推动工业园区集聚发展。高度重视节能环保、产业链条完成的特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物流设施等,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吸纳功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大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培育和形成主导产业,扩大经济总量。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等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调动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对园区提供支持与帮助。
(二)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是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地
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发展服务”[10]。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把服务企业作为首要责任,结合“市政服务接待日”“企业服务量化年”等活动分类帮扶相关企业,对具有一定规模、潜力强大的企业给予支持,力促稳定生产扩大投资。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行“一站式”集中联合审批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通道,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完善企业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贵港企业服务年”平台、办公、“中介超市”等网络平台的作用,吸纳更多的机构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