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一(ElectricVehicle)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没能主导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重中之重的汽车工业行业被甩开了几十年,即使开发后我们苦苦追赶,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部件领域我们还是迟迟无法补齐短板,包括通过合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也没能带来理想中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腾飞。汽车产业是一个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也是世界上产业链最长,销售额最高的产业。因此,汽车产业被视为发达国家赖以维持优势的最大依靠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必须攻克的堡垒之一、但传统燃油车格局已定,包括内燃机,底盘,变速箱等都无法超越欧美国家的技术水平,实现超车必须另辟蹊径。革命往往发生在旧势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新能源汽车成为千载难逢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重要机遇。中国借新能源汽车打造“汽车强国”的构想,与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等战略不谋而合。
2023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81亿辆,其中98%以上为燃油车,以此估算,维持这些燃油车运行每年需要超过7亿吨左右的石油,然而2023年中国原油产量仅有1.95亿吨,交通领域的电气化替代刻不容缓。随着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资源的疯狂涌入,各大门派开始大展拳脚制造电动汽车。
第一类是传统车企,包括比亚迪,广汽,北汽等。他们具备传统车企的开发生产经验,同时具备创新和比较强的技术储备力量。
第二类是互联网等新势力造车企业,包括蔚来,理想,小鹏(蔚小理)。他们的特点是将自己的公司定位为科技公司而非汽车公司,除了将电池取代发动机和变速箱,他们眼红互联网重新定义汽车,将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出行”的新疆土上,给传统汽车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中国电动车相比于复杂的发动机的设计开发验证不同,电动车的动力核心为“三电”,即电池、电机、电控。其中动力电池又是核心中的核心。纯电动产品中的电池成本在一般整个系统的BOM里面占据40%-60%的,而且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了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阶段,资金门槛与技术门槛高。全球已经形成了中国、日本、韩国“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中国市场,主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本土电池品牌。这一方面是受2023年至2023年产业政策(新能源补贴)保护的影响,随着补贴的退出,LG、三星、松下等国际巨头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积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