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47
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张 侃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 广东梅州 514544
一、引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新能源变革中抓住关键机遇,我国确立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研究以光伏新能源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同时,考虑到整个碳中
和的大时代背景,在光伏新能源的产业链延伸上,进一步论述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以便做到协同推进光伏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二、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逻辑
新能源,从较为广义的意义上来说,涵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非传统形式的能源。从目前较为完善的商业模式及应用前景来看,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代表。相较于其他几种新能源的形式而言,光伏发电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其资源丰富,覆盖范围广泛,在太阳可光照的地方即可开发利用;二是对比于风能、海洋能等其他自然力量产生的新能源而言,光伏发电的动力产生机制较为稳定,同一地区的日照条件在一年四季变化中有规律可循;三是光伏发电的单位发电成本已经与火力发电的成本齐平,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商业利用具备可行性。
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议题已经在国际社会中持续数十年,但一直以来减少碳排放的努力收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减少碳排放纯粹依靠道德观念的约束并不可行,而近年来光伏发电的商业效益提升使得替代传统能源有了实质的经济利益支撑,我国的光伏产业也逐步摆脱依赖财政补贴而进入商业运营的发展新阶段。
本文认为,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其有望在未来30年持续维持高关注度,主要原因如下。
(一)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角度,还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角度,发展光伏产业都是新能源革命的不二之选,我国也已经确立了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而较为近期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在消费能源中占比达到1/4,而2020年这个比重仅为15%,意味着在未来10年以光伏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需提升10个百分点,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巨大。
(二)光伏产业发展是新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纵观近代以来的三次技术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代表,总的来说,人类的能源动力进化历史就是科技水平发展的历史,光伏发电深刻地改变了以往传统能源提供动力的状况,而是转向了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动力发展新境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在当前新能源革命的国家角逐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望使得我国在新的动力系统角逐中掌握先行优势,未来的能源革命一定是清洁能源利用逐步普及的过程,加快布局新的产业链有助于我国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优势;二是欧美国家在传统的汽车工业发展中地位牢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条也有望使得我国在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而且汽车行业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条较长、经济体量庞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茁壮成长能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确立与其作为石油定价结算的特性息息相关,发展光伏产业实现石油能源的逐步替代,能够打破美元世界货币的垄断地位,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发展新能源产业有望使得我国在未来的金融秩序构建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摘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确立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运用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驱动行业发展的相应对策,能助力我国在新能源革命中抓住关键机遇。本文通过剖析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逻辑、运用SWOT分析我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碳中和;新能源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09-0047-03
The Industrial Study
|  产业研究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48
(三)光伏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产业质量提升发展的重要着
力点
未来的综合国力竞争必定是以科技竞争为核心,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医药生物科学、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展开布局,纵观上述细分的领域,要么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时间尚早,要么是重点技术遭国外卡脖子严重,只有以光伏新能源为代表的高端制造,我国相关企业已经位于世界第一梯队的位置,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既有雄厚的技术支撑,也有较为成熟可行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整个光伏新能源的产业链条,从刚开始的光伏发电提供动力源的阶段,包括硅片材料、光伏玻璃胶膜等组件、光伏存储逆变器、光伏电站、远距离高压运输和充电桩,延伸到新能源动能的使用端链条,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池电控电路系统、乘用车整车组装、智能汽车的软件设计、智能驾驶等,整个光伏新能源板块将提供一条通过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实现智慧驾驶、城市实现智慧交通的产业发展路子,整个产业链条将提供充足的消费空间和就业机会。
以上三点概括了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逻辑,本文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三、我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为了更好地提出产业发展的研究策略,有必要对我国光伏和新能源车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一个综述,接下来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剖析光伏和新能源车的现状和机遇。
(一)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光伏行业总体上经历了进口外国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低附加值的产业代加工、逐步实施国产替代外国设备、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国产组件设备的竞争优势三个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完备、技术实力雄厚,以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天合光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光伏公司。
1.S(优势)。首先,碳中和背景下的传统能源替代为光伏行业提供了非常景气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口基数大,能源消耗多,也客观上使得光伏提供能源的前景广阔。其次,我国光伏制造的产业链较为完备,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相较于其他国外厂商而言具备一定的优势,从2017年开始,全球光伏组件的十大出货商中,我国企业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的隆基股份以出货量23.7GW跃居世界第一。最后,我国密集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例如最新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确立了“中央确定消纳责任权重+地方确定新增新能源规模”的新能源发展机制,对于指引光伏产业的发展具备指导意义。
2.W(劣势)。光伏行业的劣势主要在于其技术壁垒并非足够高,在此行业取得优势的企业主要依赖成本管理,因此,外国企业依然存在超越我国企业在光伏行业优势地位的可能性。此外,光伏发电目前的一个明显问题是输电难和储电难,光伏的选址大多集中在西北偏远地区,而我国耗电高峰区一般是东部,所以存在一个远距离输电的问题,其次是光伏发电一般是日照充足的白天,而用户用电的高峰段一般是晚上,这种发电和用电的错峰导致必需进行储电,目前的储电的效率并不高。
3.O(机遇)。随着技术进步以及行业的深入发展,我国头部光伏企业的光伏组件单位生产成本有望持续降低,这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尤其是一些低纬度光照条件充足的国家地区,光伏发电具备很大的应用前景,我国的光伏企业存在机会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4.T(威胁)。一是光伏行业本身的技术迭代造成的风险,光伏发电在2010年广泛流行多晶硅,但到了2020年单晶硅技术却已成为主流,当时的多晶硅企业都已经被市场淘汰,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同样使得现在的企业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二是其他新能源形式对于光伏行业的冲击,目前来看主要是风力发电对于光伏存在一定的可选替代。风电相对于光伏发电而言,发电的总体性价比较高,因其一般是大型的集中式发电,缺点是风电的选址受到地理环境和季节因素等的制约。
(二)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汽车行业仍然存在着品牌优势不足以及燃油发动机核心技术存在差距的弱势,而新能源车无疑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根据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的销售占比将到达总量的20%,新能源车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30%,产业政策的支持将为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能。
1.S(优势)。首先,无论是碳中和的大背景,还是我国近期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都为新能源车的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其次,我国是汽车制造和消费的大国,
汽车行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新能源车衍生出来的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将为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引擎;最后,我国在传统汽车的制造上不具备优势,但是在新能源车的制造上已经位于第一梯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都属于新兴领域,我国已经在这个全新赛道上储备了较强的技术优势。
2.W(劣势)。一是品牌优势仍然有所不足,目前新能源车由美国的特斯拉引领潮流,而德国的传统车企宝马、大众等也积极向新能源车方向布局和转型,我国的比亚迪虽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距离品牌能力突出的新能源龙头车企仍存一定差距。二是新能源车配套的软件设计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未来的新能源车将摆脱单纯的交通工具的功能,更多地是集合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于一身,而这所有的起点将会是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目前自动驾驶方面特斯拉一枝独秀,我国的智能驾驶仍需发力。
3.O(机遇)。欧美国家的汽车工业已发展数百年,其根基稳固且不乏享誉世界的品牌,我国在燃油发动机的研制上与发达国家始终存在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研制上却并不落后,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电池厂商已经位于该领域的第一梯队,这种弯道超车是我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4.T(威胁)。我国的新能源车的研发实力与美国尚有差距,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美国电动车更加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尤其是在车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
特斯拉 上海建厂
49
载软件、智能驾驶方面,特斯拉的技术储备要比国内的车企领先不少,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后,其适应中国的低价策略使得特斯拉的高性价比更为突出,这样在短期对我国的新能源车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四、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和新能源车密不可分,总体思路是光伏发电、新能源车用电,构建一条产业链条丰富完整,既达到碳消耗不断降低、又能为经济增长持续赋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
(一)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出台产业发展实施细则
碳中和的愿景规划到2060年,整个时间跨度较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需制定相应的发展纲要和实施细则,指导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十四五”规划中虽有提及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是具体
的发展细节仍需进一步明晰,《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论述了近期光伏新能源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但在相关行业较为细分的上下游产业链的论述仍需更为详细。
(二)构建汽车、新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光伏新能源的整个产业链生态,应当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信息互联等一系列领域组成的“网状生态”,其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无论是哪一个细分的子行业都符合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定义,都具备新兴产业高技术附加的特性,如此的网状生态链势必带来巨大的产业升级改造机会和广阔的产业供给需求,势必为我国的经济增长逐步摆脱传统能源、稳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引擎。
(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全链条产业布局
我国的芯片半导体制造遭遇西方国家卡脖子的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产业链需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体到光伏产业而言,光伏发电的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硅材料和电池技术是光电效率转换的关键,另一方面,电能的存储和远距离输送也是核心的技术难点,应当加快技术攻克力度。对于新能源车而言,应当掌握电池和电机技术、车用芯片、智能操作系统、无人驾驶软硬件等重要产品技术。
(四)坚持政府补贴逐步向市场化过渡的发展思路
在产业培育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扶持和相关政策倾斜。我国光伏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都离不开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但是随着2020年光伏平价上网的到来以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做大做强,财政补贴的机制应当逐步退出,向相关企业倾斜的政府购买也应当适当减少,政府引入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其目的也是进一步强化新能源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态势,以便达到优胜劣汰、确立龙头公司的目标。
(五)强化品牌质量建设、打造知名龙头企业
在光伏发电行业,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和技术研发,推动光伏企业从单纯的硅片电池组装企业向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管理为一体的科技公司转变。在新能源车行业,我国的国产汽车品牌较多,但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应当进一步提高汽车电池性能的研发、增加续航里程和研发快速充电技术,进一步提高车载智能系统的研发和有条件地开拓应用无人驾驶,通
过科技赋能提升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品牌。
(六)提升光伏发电与新能源汽车用电的协同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选址条件较为灵活,比较不受空间地域的条件限制,在未来的城市发展的光伏利用中,
具有便利建设的优点。“光储充放”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将电力通过储能系统储存,再由新能源车充电利用,这种类型的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在新能源行业和城市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有望逐步取代燃油站点而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值得深入探索和利用。
五、结语
能源的利用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古代时期的利用炭火、水能到近代的石油、风能、电能、核能等,再到最近的直接利用太阳能,能源的进步过程也是科技的进步过程。开发和利用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通过利用新能源而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是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而追求碳中和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升级、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而追求新兴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也能够通过其庞大的产业链条和网络生态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引擎。
参考文献:
[1]何强,李荣鑫.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能源,2019,41(11):37-40.
[2]王恒田.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价、影响因素及对策[J].企业经济,2021(03):96-104.
[3]张蕾,秦全德,谢丽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协同研究——评估与演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0(03):26-35.
[4]白桦.充电设施建设水平对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的影响[J].经济问题,2021(04):63-69.
[5]徐枫,陈昭豪.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08):78-85.
[6]匡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动力资本与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06):136-139.
[7]陈卫东.石油美元环流演变、新能源金融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20(12):5-14.
[8]黄光球.低碳视角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动态仿真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20,34(12):206-217.作者简介:
张侃,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