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间隙面差定义 
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1.1.1.1  意义
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
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
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
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
1.1.2.1 相关输入及流程
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 :
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
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图1-1  整车减息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图
1.1.2.2  间隙、面差定义内容
主要包括内饰表面及车身表面两大部分的间隙、面差定义。
1.1.2.2.1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
由于内饰件普遍采用塑料成型,其尺寸、形状等受模具、塑料件本身材料特性、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比较大。合理的间隙配合,不仅可以美观造型,降低制造难度,也可以方便安装。
内饰表面间隙面差定义主要分以下几个总成:仪表台总成、门内饰、侧围及顶盖内饰、背门/行李舱内饰。
1)仪表台总成:仪表台是乘员感官最为直接也接触最多的内饰部分,在整个内饰中也最为
重要分。合理的仪表台间隙可以营造感官美,同时提高内饰档次。因仪表台集成的功能多,仪表台分块相对多而小。间隙面差定义不合理会导致有些分块干涉或缝隙过大。根据仪表台造型、配置、预选材料的不同间隙面差会有差别。主要部分的间隙面差见表1。
图1-2  HL-1、NL-2、GC-1、FE-1、CE-2仪表台
                        表1-1  各车型仪表台间隙面差对比                单位为毫米
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
备注
序号
基准件
相关件
发动机舱
各车型范围
1
仪表板上本体
仪表板下本体
0.5
-1.0
0.5
-1.0
-0.25
-2.0
0.5
-0.5
±
0.5
0.5
-0.5
间隙:-0.25~0.5
面差:-2.0~-0.5
2
仪表板下本体
手套箱总成
2.0
-1.0
1.5
-1.0
2.0
-2.0
2.0
±
0.5
-3.0
±
0.5
2.0
-1.0±0.5
间隙:1.5~2
面差:-3~-1
                              表1(续)                            单位为毫米
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
备注
序号
基准件
相关件
各车型范围
3
中控台罩
空调控制面板
0.5
-1.0
0.5
-0.5
-0.25
-2.0
0.5
±
0.5
-0.7
±
0.5
1.5
-0.5
间隙:-0.25~0.5
面差:-2.0~-0.5
4
仪表板本体
出风口
-
-
0.5
-1.0
-0.25
-2.0
0.5
-1.0
±
0.5
0.2
±
0.2
-1.0
±
0.5
间隙:-0.25~0.5
面差:-2.0~-0.5
5
仪表板左下护板
下本体/中控台罩
0.5
0
0.5
0.5
1.0
--
0.5
±
0.5
0
±
0.5
0.5
0.5
间隙:0.5~1
面差:0~-0.5
6
A柱装饰板
仪表板上本体
0.5
1.0
1.0
3.0
0.5
--
0
--
0.5
-1.0
间隙:0~1
面差:-1~3
2)门内饰:根据前门内饰造型、配置、预选材料的不同间隙面差会有差别。主要部分的间隙面差见表2。
图1-3  HL-1、NL-2、GC-1、FE-1、CE-2门内饰
                              表2  各车型门内饰间隙面差对比                单位为毫米
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
备注
序号
基准件
相关件
各车型范围
1
中部装饰板
内开起手柄盖板
0
--
0
-0.5
1.5
--
--
--
0
-3.0
间隙:0~1.5
面差:一般为负
2
门内饰板本体
内饰板扶手
0
6.0
-1.0
0.5
-0.5
2.5
--
--
0
1.0
带蒙皮一般定义数据状态干涉。
间隙:-1~0
面差:0.5~6
3
门内饰板本体
玻璃升降器开关面板
0.5
-0.5
-1.0
-0.5
1.0
-1.0
0
-0.6
±0.5
1.0
-1.0
带蒙皮一般定义数据状态干涉。
间隙:-1~1
面差:-1~-0.5
4
内饰板本体
杯座、储物盒
0.5
--
0.5
-0.5
0.5
--
--
--
0.5
-0.5
间隙:0.5
面差:-0.5
5
内饰板本体
中部装饰板
0
1.5
-1.0
0.5
-1.0
--
--
--
0
-2.5
±0.5
带蒙皮一般定义数据状态干涉。非蒙皮的中部装饰板一般低。
间隙:-1~0
面差:-2.5~1.5
3)侧围及顶盖内饰:侧围、顶盖内饰的分缝位置、搭接方式比较一致。主要部分的间隙面差见表3。
图1-4  HL-1、NL-2、GC-1、FE-1、CE-2侧围内饰
                              表3  各车型侧围内饰间隙面差对比              单位为毫米
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
备注
序号
基准件
相关件
各车型范围
1
顶棚
A柱上装饰板
0
-1.0
-1.0
-1.0
-1.0
-2.0
0
-1.8
±0.5
0
1.0
间隙:-1~0
面差:-2~1
2
顶棚
B柱上装饰板
0
-1.0
-1.0
-1.0
-1.0
-2.0
0
-2.0
±0.5
0
1.0
间隙:-2~0
面差:-2~1
3
顶棚
C柱上装饰板
0
-1.0
-1.0
-1.0
-1.0
-2.0
0
-2.0
±0.5
0
1.0
间隙:-1~0
面差:-2~1
4
B柱上装饰板
B柱下装饰板
0.5
-0.5
0.5
0.0
0.5
1.0
0.5
±0.5
0
0.5
1.0
间隙:0.5
面差:-1~1
                                表3(续)                        单位为毫米
车型
HL-1
NL-2
GC-1
FE-1
CE-2
备注
序号
基准件
相关件
各车型范围
5
C柱上装饰板
C柱下装饰板
0.5
-0.5
0.5
--
-1.0
2.0
0
2.0
±0.5
0.5
1.0
间隙:-2~0
面差:-2~1
6
A柱下装饰板
前门槛装饰板
0
1.5
0.5
0.0
1.0
--
0
2.0
0.5
0.5
±0.5
间隙:0~0.5
面差:0~2
7
B柱下装饰板
前门槛装饰板
0.5
-0.5
0.5
0.0
1.0
--
1.0
±0.5
0
-1.5
间隙:0.5~1
面差:-1.5~0
8
B柱下装饰板
后门槛装饰板
0.5
--
0.5
0.0
1.0
--
1.0
±0.7
0
0.5
--
间隙:0.5~1
面差:0
9
C柱下装饰板
后门槛装饰板
0.5
--
0.5
0.0
--
--
--
--
--
1.5
间隙:0.5
面差:0~1.5
10
A柱上装饰板
前风挡
2.0
--
2.0
--
2.0
--
3.0
±1.5
--
2.0
--
间隙:2~3
面差:--
11
顶棚
前风挡
2.0±1.0
--
--
--
--
--
2.0
±1.5
--
2.0
±1.0
--
间隙:2.0
面差:--
4)背门/行李舱内饰:背门、行李舱间隙面差内容较少,一般背门内饰顶部、左右、内装饰板之间间隙定义为1 mm~1.5mm。背门内饰总成与行李箱内饰、顶棚之间定义间隙8 mm~10mm 。
图1-5  HL-1、NL-2、GC-1、FE-1、CE-2背门、行李舱内饰
1.1.2.2.2车身表面间隙、面差定义
涉及到运动件的间隙面差定义,在不影响造型及外观效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增大面差或定义成压盖的形式,以削弱运动件下降后对不动件的撞击。典型的例子为发动机罩与散热器面罩。但对于前后车门,为获得与侧围浑然一体的效果,一般不留面差。
车身表面间隙面差定义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前后车门与侧围及周边、后背门总成及周边。
1)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汽车的前脸犹如人的面部,因车而异。对整车的外观影响较大。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罩、前保险杠(前格栅)、前大灯造型、搭接方式均存在差别。因此汽车发动机舱总成及周边的间隙面差定义显得尤为重要。定义时既要考虑外观美观、间隙均匀同
时也要保证运动件的开闭间隙合理。对于与运动件搭接的位置,要考虑到因运动件下沉引起的间隙缩小。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