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进行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和荒野密林,风餐露宿、安营扎寨,付出了无数艰辛、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建设祖国战略大后方。
陕西因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原因,成为国家大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从1964年至1979年,国家在陕西投入了200多亿元,安排了400多个项目的建设。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各内迁厂所、技术人员、干部职工、解放军官兵和陕西人民一起响应国家号召,克服种种困难,怀着坚定的爱国信念,以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精神投入到建设大潮中,在莽莽秦岭中修通了铁路公路,在关中大地上建起了高大厂房,在汉江渭水河畔研制出国防武器装备。经过三线建设,陕西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奠定了西
北经济重镇的地位。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三线建设者们所形成的“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着建设者们奋发图强建设祖国,也成为我们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丰厚精神财富。
三线建设开始后,在全国三线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北京、上海、天津、辽宁等地的许多骨干企业、设计施工单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内迁陕西,有的从人员、物资到设备“连家搬”,有的“一分为二”部分搬迁,仅1970年和1971年,就有10万多名相关工厂的技术骨干来到陕西参加三线建设。除了正式搬迁的企业厂所外,还从东北三省、北京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调进10多万人的建筑安装和施工专业队伍来到陕西参与支援先行项目的建设。这些内迁企业的技术人员、干部职工,抛舍繁华的城市,离别故乡的亲人,来到西北的大山沟壑白手起家。他们开山建厂,搞科研抓生产,在一条条荒凉偏僻的山沟里建起工厂车间,研发出国防新品,为陕西的发展、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奉献了青春甚至一生。
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三线建设时期代号067基地)是我国航天火箭发动机重要研制单位,1965年在陕西凤县筹建。凤县位于秦岭腹地,20世纪60年代,这里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山区小县。当选址勘察队的汽车开到山沟时,当地的老百姓好奇地追着看稀
奇,还有人拿着草料像喂牲口一样往汽车前盖塞:“这家伙该饿了吧?”很快,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一万多名建设者汇聚到这里,展开了大会战。“建厂就是创业”,一位067基地的老同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难抑激动之情。这支新组成的集体里,有来自北京、上海航天系统的技术人员,有来自哈尔滨军工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还有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干部职工,大家住的是泥巴砌的土房,吃的是苞米粗粮,简陋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吓住干部职工,他们克服了生产、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和困难,完成了基地建设并投入航天科研、生产和试验任务,相继建设出当时亚洲最大、水平先進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一号台和二号台,成功研制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的系列发动机,为建设巩固国防作出了突出贡献。直到现在,仍然留在大山沟里的试车台每年还要承担几十次试车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建设于陕西宝鸡岐山的陕西汽车制造厂,是我国重型军车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建厂之时得到了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大力支援,前来支援的干部职工来自祖国各省市,其中尤以北京和南京的同志居多。大家秉持着一个信念:一切为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强大!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大干苦干加巧干的激情洋溢在这些建设者心中。由于当时条件不完备,工厂车间往往是“边施工、边建设、边安装、边生产”,生产
过程困难重重,试制中缺这少那是常有的事。一次试制中急需几样锻件,就近买不到,远购耽误时间,情急之下几位老工人在车间一角砌起炉子,硬是用手锤和铁锤将锻件打了出来,大家开心地说这是“土炉精神”。位于山沟中的工厂,生产生活条件的简陋自不必说,厂点分散,各个点之间离得远,还都是泥巴路,天晴尘土飞扬,下雨湿滑难行,一下雨所有人都穿上解放鞋,因为解放鞋踩在地上不容易陷进泥里,大家苦中作乐,风趣地说陕西的泥好,踩着真有劲!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一切以工作为先,既不抱怨,也不觉得艰苦,不仅努力工作,而且充满了热情。当时有1500多名从北京来的66届、67届初、高中生,来到陕汽当学徒工,由于“文化大革命”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很多人觉得遗憾,他们每天白天上完班,晚上主动办起了学习班,请厂里的大学生给他们上物理、补代数、讲几何。曾任陕西汽车制造总厂厂长的张玉浦回忆说:当时,人们有一种创业拼搏的精神,对国家、对事业始终怀有一种激情。这种激情激励着陕汽人不负国家重托,设计研制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军用重型越野车,更让陕汽一步步前行,发展成为如今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企业。
位于汉江河畔的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三线建设时期代号012基地)是我国研制、生产大中型军民用运输机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也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陕西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建厂时有太原、哈尔滨、北京、沈阳等地的15个工厂参与包建。怀着报效祖
国的决心,一大批技术业务熟练、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到012基地参与建设,他们“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作自己的志愿,听从党的安排,离开城市来到山区,刚进工地一无所有,生活极其艰苦,住草棚、寺庙,喝塘水,点蜡烛,睡通铺,吃粗茶淡饭。同志们以苦为荣,以参加三线建设为最大的光荣”。这一段当时参与过012基地建设的老同志的忆述,是成百上千个三线工厂在初建时期艰苦条件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无数三线建设者创业时最真实的心声。在他们身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最充分的诠释。
“三线建设是全国统一调动的,各个地方都是积极配合,发挥地方政府应起的作用。”进行三线建设的主要时期,正逢“文化大革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非常不。但在混乱的时局下,陕西三线建设仍旧在坚持进行并且取得很大成就,这与陕西各级党委、政府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全力保障支持是分不开的。陕西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在当时承担着组织协调各内迁三线企事业单位的征地选址建设等任务,负责上下协调,责任大,任务重。在“文化大革命”中,建委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造反派”夺权冲击影响。为了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从1967年开始,陕西省军区派出了“支左”部队进驻省建委。当时建委机关干部有50余人,派驻“支左”部队干部就有20多人,这其中包括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李学廉,副政委陈效真,咸阳军分区司令员,还有许多团职干部,从人员配备上可见当时陕西地方对三线建设的重视程
度。时任陕西省建委主任任钧回忆说:“虽然‘支左’部队的名义上是支持‘左派’闹革命,但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来支持建委工作,保证三线建设相关工作能正常进行。”“我不了解别的单位的‘支左’情况是什么样的,所以不能说所有的‘支左’部队都和建委的情况一样,但来建委‘支左’的解放军,和我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长,我是了解他们的,在‘支左’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是全心全意地维护三线建设的,除了保护建委的工作不受干扰外,有些同志还到三线建设的工地上去看,了解情况,碰到问题还会提一些好的建议。所以说到建委来的这些‘支左’干部,确确实实是保护了三线建设的,他们在保证我们工作的顺利进行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思路,秦岭成为众多建设项目的落脚点,位于秦岭南侧的汉中、安康和商洛,更是成为很多三线项目的首选之地。这三个地区自然地貌多为丘陵山地,历来人多地少,耕地宝贵,大量的建设项目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在国家的大力宣传号召下,全力支援三线建设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地政府和农民全力配合,从各方面予以支持保障。修建工厂铁路征地时只要说是国家战备需要,很多地方都是无偿奉献。襄渝铁路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抵重庆,建成后将成为联通中原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襄渝铁路陕西段的重点建设地区在安康。为了做好先期准备,安康紫阳县成立了独立民兵团,为修铁路先修公路。工程正式开始后,紫阳全县全力以赴,
提出要“以主人翁姿态修铁路”。据时任紫阳县民兵师副政委曹仁贵回忆说:“县上当时有三大项工作:一是为部队做好后勤服务,二是做好地方政府协调工作,三是组织地方民工参加建设。这三项工作是我县当时压倒一切的工作。”地方政府全力以赴,为铁道兵部队提供蔬菜、调运粮食、保障日用物资。当地百姓主动为部队搭建宿舍提供场所,捐出自家的树木和竹子,有的还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给子弟兵住。对于铁路占地、青苗补偿、建房用地补偿,农民一听说是修“战备路”,基本上不讲补偿多少,都是无条件服从。安康白河县20世纪70年代初全县总人口16万多人,抽调一万多民兵参加三线建设,农村青壮年几乎全部走上工地。为了支援建设,全县的树木砍了许多,但众几乎没有怨言,表示只要三线建设需要什么,县、公社、大队就支援什么。只要建设所及之处,当地政府和民众都是积极响应,要人出人、要地出地,为国家三线建设作出极大贡献。
在陕西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参与修建襄渝铁路的“三线学兵”。襄渝铁路陕西段全长264公里,所经之处多为崇山峻岭,是整条铁路中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最艰巨的路段。尽管有铁道兵部队和地方数十万名民工参与建设,但由于工程难度大,任务要求急,建设人力依然十分紧张。在铁道兵总部多次要求下,陕西省革委会经过商讨,决定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招学生补充队伍。1970年8月和1971年3月,从西安市和宝
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市分两批招收六九、七零两届初中毕业生约25800人,充实到襄渝铁路工程建设中。
这些稚气未脱、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的学生来到工地,被编成141个连队(其中26个女生连队),按部队军事化管理,被大家称为“学生民兵”,成为陕西三线建设的“三线学兵”。学兵连队分布在襄渝铁路陕西段的建设工地上,除五个学兵连是转运连外,其余全部参加隧道的掘进施工和桥梁的架设及其辅助工作。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头脑灵活,技术学得快,很快成为桥隧施工的主力军。学兵们工作热情高,肯吃苦,遇上任务冲锋在前,在施工中善于钻研,发明了很多技术革新和创造性的施工方法,逐渐成长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襄渝铁路建设线上当时的最高掘进纪录就是由年轻的学兵们创造的。
繁重的建设任务,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了学兵们的身体,磨炼了他們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在襄渝铁路工程建设中表现突出,很多学兵在工地“火线入团、入党”,涌现出不少劳动模范和劳动英雄。1972年6月17日,在修建安康枫树哑隧道时发生塌方事故,19岁的西安学兵吴南为抢救战友英勇牺牲,被授予“模范共青团员”“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成为学兵的突出代表。在襄渝铁路陕西段的建设中,114名学兵
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秦巴山脉。在学兵们的人生中,这两年多的时间成为永远难以忘怀的火热青春印记。当年的学兵、后曾任咸阳偏转集团党委书记的雷奇谈起这段经历时说:“当学兵的那段经历和生与死的考验,锻炼了我的品格,磨炼了我的意志,那些在艰难环境中接受生存训练和苦难磨炼的亲身体会,成为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有些人讲究功利,讲究个人利益,认为精神是虚的、政治是空的”,“我认为,当今社会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恰恰缺乏就是我们学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年轻的学兵们成长成熟,描绘了人生最火热的青春画卷。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建设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三线建设者们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祖国建设,怀着一切为了祖国、祖国高于一切的信仰和信念,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建设者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有了共和国如今的历史性成就。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要求来看,“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更是时下我们应该努力传承和弘扬的。只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我们一定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陕西汽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