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及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上海众汽车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众汽车(以下简称上海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45万辆,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帕萨特新领域、波罗、途安、途观五大平台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
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开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开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根底,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开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各方屡次追加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最
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由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69.4亿元人民币。经过一、二、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和资产收购,上海众目前形成了五大生产区域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的布局;截至2022年年末,累计产销各类轿车518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鉴于上海众在自身开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资双方已于2002年提前续签了延长合营合同,将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
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进取。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开展历程中,上海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上海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二、行业分析
(一)宏观环境
1.GDP及其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GDP一直保持着平稳高速的增长。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22年我国的GDP跌落到了个位数,社科院对09年的GDP预期也降至8%左右。具体会到达一个什么样的数值,要从国际国内两重因素来看。首先就是国际因素,从美国开始蔓延的金融危机还会不会再有恶化 第二就是我国政府的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拉动经济的政策实现的程度。但是无论怎样,宏观环境的不景气这已根本成为事实。不景气的宏观经济必然对汽车行业的开展构成不利影响。
2.城乡人民收入开展现状与轿车保有量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到达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万元级向10万元级过渡,主要的消费品是汽车、住房以及通讯、教育等。随着经济的增长,可以预计的是居民的购置力还将不断增强。消费主体成排浪式地扩张。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政策、消费体制、消费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都将为汽车消费增长带来巨大潜力。
3.市场国际化
我国汽车产业面对着巨大的全球市场。2005年全球汽车销量4000多万辆,而中国出口的汽车仅17万辆,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极少,国家鼓励汽车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
4.资本市场的开展
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根底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东风与日产、一汽与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5.汽车信贷的落后
我国目前汽车购置者大局部是现款,兴旺国家汽车销量70%是靠信贷售出的,我国的比例缺乏20%。汽车金融公司和国内金融机构的汽车信贷开展缓慢,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汽车消费信贷的呆坏帐率高达40%,由于国内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规定商用车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自用车首付比例不低于20%,期限都不得超过五年,这抑制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国家批准的汽车金融公司要么是外资要么是合资,这使的外乡汽车企业在这个领域又处于不利的落后位置。
6.钢材价格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08年各种钢材的价格都出现了大的波动,进入09年,随着我国投资和基建规模的加大,对于钢铁的需求大幅增加,我国钢铁的产量也会进一步增加。但是受世界经济开展放缓、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铁矿石行业投资的暴增等原因的影响,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在09年将保持根本稳定,甚至略有回落。受此双重因素的影响,09年钢铁价格不会有大幅波动。具体的涨跌要视国家的调控政策的力度而定。而汽车作为钢铁行业的消费大户,价格的稳定对其本钱的维持至关重要。
7.橡胶制品的供求影响汽车轮胎本钱
天然橡胶消费量最大的就是汽车工业(约占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65%),它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轮胎的产量,从而影响轮胎价格。供求情况是影响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最根本的因素。伴随着合成橡胶工业的不断开展,其价格也越来越具有竞争性。当天然橡胶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涨时,许多生产厂商会选择使用合成橡胶,两者的互补性将会越来越强。同时,由于合成橡胶属于石化类产品,自然而然,其价格受其上游产品――石油的影响。而事实上,石油价格一直是不断波动的,因此,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会通过影响合成橡胶的价格而作用于天然橡胶的价格。
(二)竞争情况
汽车产业竞争力包括:价格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其中价格竞争力包括要素价格和劳动生产率,产品竞争力包括产品质量和产品研发水平。要素价格包括:劳动力本钱、机器设备的格、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
1.我国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劳动力年均工资大约是日本企业的1 0%,但剔除劳动生产率要素之后,我国企业的劳动力本钱上涨为日本企业的35%-90%。
2.目前国产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相对较低。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使用国产设备固然可以减少企业的初期投资,但设备故障和修理等使用本钱较高。此外,一些特殊设备、计量设备、机器人等依然只能依靠进口
3我国的根底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水平较低,许多产品仍然难以满足汽车产业的开展需要。以钢板为例,目前仅有宝钢生产的汽车钢板可以满足轿车生产的需求,国内80%的轿车钢板仍然需要依靠进口。尽管国内的原材料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价格也比进口国外产品廉价,但由于质量和性能难以到达汽车生产企业的要求,原材料价格低廉的优势仍然难以发挥出来。
如何减少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减少并最终摆脱对汽车等能源的依赖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上海比亚迪 例外,汽车与能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功改写了世界汽车业的势力幅员。如今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矛盾已经与环保压力形成合力,这给汽车制造商前所未有的压力,汽车产品已经因此而变:小型车走俏、混合动力异军突起、混合车型被一致看好。小型车甚至微型车在日本、西欧等地的销量不断创出新高,一向“以大为美〞的美国市场也开始青睐小型车,通用、福特都将着力开拓小型车市场。宝马、众、现代等欧美汽车公司也将推出混合动力产品,这场开始于日本车商的新能源潮流终于席卷了全球市场。
我国的情况已经与世界同步。不仅排放与节能标准日趋严格,环保要求也细化到了汽车生产、
消费乃至回收的各个环节,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也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小型车已经占据了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我国汽车企业必须顺应环保潮流,尽快向市场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三)行业盈利情况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报告说,2022年全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5.6%。
另据中汽协最新的“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1-11月)显示,17家重点企业(集团)全部实现盈利。预计能做到全年盈利满堂红,这是一个比拟可喜的结局。 营业收入小幅增长
17家重点企业(集团)2022年1-11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901.49亿元,同比 3.48%,增幅较上年同期减缓6.12个百分点,较前10个月回落1.08个百分点。增长额为736.30亿元。
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中,有8家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9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低于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前5家企业(集团)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和中国长安。5家企业(集团)的增速,上汽、一汽、北汽和中国长安高于上年同期,东风低于上年同期。其余12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华晨、吉利、宇通和比亚迪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增速在5-25%之间;江淮、东南、金龙、广汽和陕汽营业收入同比降幅在10%以内,重汽和庆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奇瑞超过30%。
增速下降的企业(集团)与1-10月比,江淮、奇瑞、重汽、金龙、陕汽和庆铃有不同程度收窄;广汽和东南那么略有扩大。
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产值
重点企业(集团)2022年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152.09亿元,同比 4.39%,与前10个月比,回落0.77个百分点,增长额805.39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9101.83亿元,同比 4.40%,与前10个月比,回落0.07个百分点,增长额804.85亿元。产品销售率99.74%,与上年同比微高0.01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0.37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集团)完成工业增加值4550.02亿元,同比 6.09%,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3.91个百分点,与前10个月比,回落0.90个百分点,增长额261.12亿元。
重点企业全部实现盈利
17家重点企业(集团)2022年前11个月累计,全部实现盈利,其中8家企业(集团)利润总额高于上年同期,9家企业(集团)利润总额为负增长。9家企业(集团)中,有2家从前10个月的亏损转为盈利。
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82.51亿元,同比 4.05%,增幅较上年同期减缓7.20个百分点;比前10个月那么回落2.08百分点,增长额84.86亿元。累计实现利税总额3632.55亿元,同比 5.80%,增幅较前10个月回落0.48个百分点,增长额199.22亿元。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787.36亿元、应缴增值税66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6%和8.92%,与前10个月比拟,前者回落0.87个百分点、后者增长5.42个百分点。
其它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7家重点企业(集团)1-11月应收账款增幅下降。应收账款为1545.91亿元,同比 17.21%,增幅比10月末下降1.44个百分点,增加资金占用227.03亿元;产成品库存资金698.36亿元,同比-18.54%,减少资金占用158.92亿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