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的思考和启示
一、立论依据
1. 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吉利集团就是在这场危机中抓住机遇,加速了其国际化发展。从吉利集团提出要走国际市场至今,其发展理念以及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正在寻求开拓国际市场的民营企业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有许多有关民企国际化战略的研究,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大范围的角度来研究的。特别是在中国的汽车市场领域,没有从一个鲜明的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因此,该研究对吉利集团系统总结国际化战略经验,促进其稳步、健康发展及引领其他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现实的参考意义。
预期目标:
本文拟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吉利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吉利集团的国际化进程”为研究内容。
结合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吉利集团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系列步骤,以及收购沃尔沃后的国际化战略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速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对策和建议,完成论文的研究任务。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于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外理论界对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以吉利集团为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比较深刻的见解。近几年,学术界关于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相关研究主要有:
2.1 关于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的相关研究
小区禁止特斯拉入内李申在《吉利演绎国际化战略“三级跳”》(2005.07)一文中指出:从2004年开始,面对新的激烈竞争,宏观调控之下的吉利汽车开始整合求变,迈出了融入世界,走国际发展的步伐。2005年5月10日,吉利对外宣布,已经成功实现在香港股市的整体上市,这将为吉利拓展融资平台。5月3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与IGG集团举行合作投资建厂的签约仪式。这不仅是吉利实现“走遍全世界”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本土品牌的轿车开始首次走出国门,落户海外。此外,吉利还在积极与英国罗孚汽车接触。
施勇峰在《吉利汽车公司在吉利汽车研发转型变迁:从模仿者到创新者》(2007.1)一文中指出:作为近10 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自主品牌企业,能跻身汽车制造企业10 强,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是重要的因素。
金涛,何斌在《民企国际化之路怎么走?》(2005.5)一文中指出:(1)技术引进应注重消化。浙江民企在引进技术时可以更聪明些, 应充分利用国外那些已过了专利保护期或暂时搁置还没有用起来、适合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专利技术, 也可以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中小企业合资合作, 引进先进适用技术。(2)精心打造自主品牌。在现代商业游戏中,终端品牌的拥有者掌握着最终的商业资源的话语权。
李钢在《吉利国际化战略品牌管理先行一步》(2007.1)一文中指出:吉利控股集团设立高额专项基金,向全球征集新车标设计图案,预示着吉利迈开了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坚实一步。
冯洁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成败》(2010,01)一文中指出:就出口策略而言,吉利有其清晰的“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主要是出口非洲、中东、拉美等汽车技术相对落后的市场;第二阶段则是挖掘相对发达的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市场———在马来西亚设CKD 工厂正是该战略的一个体现;第三阶段则是最终能打入发达的欧洲和北美市场———吉利在国际顶级车展中选择了法兰克福车展和底特律车展。
李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深层考量》(2009.10)一文中指出:吉利收购澳大利亚DSI后,没有派出一个中国人进入管理团队。带给这个破产企业的是生产的全面恢复,是获得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配
套的大市场,是新产品的持续开发。因此与购买资源型的中资企业不同,在澳大利亚颇受好评。吉利在“走出去”的战略上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
陈光在《吉利汽车“三步走”战略》(2009.12)一文中指出: ,吉利在“走出去”的战略上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是2006 年与英国本通公司合资,生产英国经典出租车。第二步是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厂商。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吉利并购了澳大利亚DSI 公司。这家研发及制造能力都很强势的企业的购入,解决了困扰吉利汽车的重大技术问题: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和制造。第三步即是此次与沃尔沃的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次,吉利将借势沃尔沃的品牌及营销渠道,实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梦想。
2.2 关于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后的相关研究
苏华在《激励收购沃尔沃的冷思考》(2010.3)一文中指出:存在四个问题:知识产权存疑,资本困境,品牌整合困惑,如何国际化。
舒杏在《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风险分析及建议》一文中(2010.8)指出:
对中国而言,签约仅仅是海外并购成功的第一步。商业文化的冲突、市场禀赋的差异、海外法规( 特别是劳工) 限制的严苛,乃至中国式管理的嫁接,都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难题。
冯洁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成败》(2010.1)一文中指出:有不少观察家指出,吉利收购沃尔沃犹如“蛇吞象”,风险不可小觑。一则,由于品牌之间的巨大差异性,吉利和沃尔沃之间的技术、品牌以及管理经验相容度极低。二则,从近年行业内诸多的收购案例来看,目前仍然没有出现一起收购双方皆大欢喜的成功案例。三则,即使收购成功,也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吉利汽车虽然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有过一些成功尝试,但毕竟没有运营一家跨国汽车企业的经验,当中的风险仍是未知之数。
吴东华在《博文聚焦吉利收购沃尔》(2010.5)一文中指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三招必胜: 首先,把沃尔沃的成本降下来,其次,利用沃尔沃瑞典设计为吉利汽车设计新型低价车。最后,如何通过沃尔沃瑞典工厂的设计技术加上吉利制造生产中档有竞争力的轿车,并用沃尔沃品牌,形成沃尔沃系列品牌车,在欧美为中产阶级服务,这是新增蛋糕。
吕懂,王红娜,韩雅静在《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的海外并购》(2010.8)一文中指出:吉利并购成功以后面临的问题:。首先,如何保证对沃尔沃的后续投入以尽快增加销量实现规模效应让沃尔沃扭亏为盈。其次,由于吉利滋生处于低端市场,没有在全球运作高端品牌的经验,如何运作沃尔沃这一高端品牌,减少品牌运营成本将是吉利面临的又一项挑战。再次,吉利如何消化沃尔沃的技术,避免研发人才的流失将是吉利蛇吞象最棘手的问题。最后,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吉利如何解决两个企业的文化冲突,合理的实行文化整合,将是吉利实现员工整合,避免与工人冲突和人才流失亟待解决的又一挑战。
张向在《吉利国际化进程提速》(2010.1)一文中指出:2009年以来,吉利在世界汽车大舞台上也做得风生水起,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明显加快。3 月,闪电般成功收购世界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4 月,全球鹰、帝豪、上海英伦三个新品牌、22 款全新车型亮相上海车展;9 月,成功引入战略投资伙伴高盛;年底,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同时宣布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不久前,吉利熊猫在C-NCAP 碰撞测试中以45.3 分的优异成绩,成为首款获得五星成绩的自主品牌小车。作为一个初具国际化、世界性汽车企业发展雏形的中国自主品牌,吉利战略转型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功可见一斑。
唐梦在《吉利:用质量守护生命线》(2010.9)一文中指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内部改革:战略转型、多品牌发展、新基地建设、
配套体系优化、渠道再建、服务升级等。伴随着熊猫、帝豪E C7 系、英伦SC7 系等新品牌新车型的强势上市,销售的节节攀升,吉利的多品牌战略、渠道建设和服务建设也成为吉利打造“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到掌握企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如渠道和销售。
3.参考文献
[1] 吕军,庄小丽,李门楼.民营企业科技竞争力与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7,11.
[2] 王唤明,许广崇. 新基业长青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实现永续经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1.
[3]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No.1(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07.
[4] 范如国.企业并购理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0.
[5] 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3.
[6] 敖慧. 民企国际化须“三线作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07) .第44-45页.
[7] 赵伟. SLI 模式:中国民企国际化的一种理论解释[J].学习与实践,2008(06)第18-23页.
[8] 施勇峰.吉利汽车公司在吉利汽车研发转型变迁:从模仿者到创新者[J].杭州科技,2007(01)第59-61页.
[9] 舒杏.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风险分析及建议[J]. 经营管理者,2010(08).第20页.
[10] 李钢.吉利国际化战略品牌管理先行一步[J]. 科技日报,2007(01).第01-02页.通用别克
[11] 苏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冷思考. [J].中外企业文化,20010(03).第14-15页.
汽车雨刮器[12] 林清郡,曹蔚,谢作渺.民营企业为国际化人才缺失的五大原因[J].国际人才交流,2009(09).第49-51页.
[13]赵伟.民营企业国际化:几个基础而现实的论题[J].学习与实践,2007(03).第43-50页.
[14 ] 吕懂,王红娜,韩雅静.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的海外并购[J].商场现代化,
君威和速派哪个好2010(08).第06-07页.
[15 ] 吴东华.博文聚焦吉利收购沃尔[J].国际融资,2010(05).第71-73页.
[16] 冯洁.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成败[J].浙江经济,2010(01).第45页.
[17]唐梦.吉利:用质量守护生命线[J].中国品牌,2010(09).第33-35页.
[18] 李申.吉利演绎国际化战略“三级跳”[J]. 时代汽车,2005(07). 第14-15页.
[19] 唐宜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阻力和对策分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06).第76-77页.
[20] 汪涛.吉利:无限靠近的背后[J].汽车观察,2009(12).第15页.
[21] 黄山.资本国际化是民企国际化的开端[J].新理财,2008(01).第11页.
[22] 陈金波.企业并购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大学,2006(04).
[23] 孙志明.浙江中小企业成长商业模式及其技校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1
(08).
[24] 聂子盘. 我国企业技术常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07).
七座商务车有哪些[25] 金涛,何斌.在民企国际化之路怎么走?[N].浙江日报,2005.05.18
[26] 郝勤学.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N]. 天水日报,2009.06.17
[27] 沈雁,夏海微.民企国际化要拜香港为“师”[N].杭州日报,2007.08.10
[28] 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深层考量[N].经理日报,2009.10.09
[29] Filippov, S. and Saebi, T. Europeanis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ompanies: Its peril sand  promises[J].UNU-MERIT Working Pape,2008.P55.
[30] Osborn, R. and Hagedoorn. The institutionalizaton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international alliances and network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 40(2): 261-278.
二、研究方案
1. 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关于国际化战略的相关理论
1.1 垄断优势理论
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 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
2.1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2.2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趋势
3. 关于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的案例分析
4. 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面临的问题
4.1 国际化资本短缺
4.2 国际化人才短缺
4.3 国际化技术短缺
4.4 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4.5 品牌整合方面的问题
4.6 顺利进行国际化的问题
5. 加快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5.1 资本国际化
5.2 人才国际化
5.3 自主创新与技术国际化相结合
天津限号2023年2月
5.4 自主品牌与外来品牌融合创新
5.5 降低沃尔沃的生产销售成本
5.6 政府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
2. 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