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木兰诗》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详略得当。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准备出征的急切,奔驰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2.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 ,专用名词,不能念kě hàn 。
    鞍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
    辔头:pèi ,缰绳。
    燕山:yān ,山名,不能念yàn 。
    胡骑:jì ,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与“析”的念xi,当劈开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
    傍地走:bàng ,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5.教师范读全诗。
    6.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奔驰女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2段为第一部分,写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第3127;段为第二部分,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第4段为第三部分,127;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5、6段为第四部分,写出木兰功成身退,返回家乡。第7127;段为第五部分,吟唱诗歌的人赞美木兰。
    如果有学生把前三段合为一个部分,或把第7段与前两段合为一个部分,127;也都有道理,应予肯定。
    7.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板书:表明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板书:毅然代父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