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这些东西哪里来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尊敬工业劳动者。
2.道德修养:感受工业产品带给人们的舒适和便利,感谢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今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中国制造”大量出现在国外的原因。(重点)
2.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感受“中国创造”的意义,初步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我国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实力,增强用科技振兴祖国的使命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洋货”的来历
1.导入
学生用《现代汉语词典》查以“洋”字开头的词语,一哪些是旧中国主要依赖进口的商品名称。
大g奔驰2.思考
“洋、洋炮、洋货、洋火、洋油、洋烟”都是指什么?这些词的开头为什么都要加个“洋”字?
预设:因为当时的中国制造业不发达,生产能力低,很多东西没有办法自己生产,都是依赖进口。
过渡:如今“洋”字下岗了,我国自己生产的产品遍地开花,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板书:中国制造)
二、寻“中国制造”
1.活动一:寻“中国制造”
(1)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几件亲人朋友从外国买回来的礼物,有日本的迪士尼玩具、澳大利亚的背包、意大利的衣服等。(此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如用图片或者教材第62页资料替换)
(2)谈发现: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前来观察,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从商标发现这几样物品都有“MADE IN CHINA”字样。
预设2:哇,这些来自国外的礼物回家啦!它们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3)播放:播放伦敦奥运会的视频。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美丽的烟花、漂亮的纪念品、各队的运动服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知道吗,这些物品都与我们中国有很大关系,下面和老师一起来看一段来自奥运会的报道。
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制造”大放光彩,伦敦奥运会几乎就是一个“MADE IN CHINA”的盛会,开幕式上用于燃放的烟火都来自中国,很多国家的队服也由中国制造,徽章和手环全部都由中国制造。人造草坪来自北京,主体育馆椅子来自上海。参赛国国旗产自武义,伦敦奥运会毛巾订单、被罩、装饰品、钥匙圈、衣物等许多产品则来自浙江义乌。
(4)思考:认识了这么多中国制造" ,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预设2:姑姑去美国旅游时给我带回来了一个印有“MADE IN CHINA”的毛绒玩具,她还告诉我,美国商场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我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
2.活动二:“中国制造”市场调查
(1)过渡:上周同学们分别对商场、家庭中的电器、汽车、服装等用品进行了调查统计我们一起来交流每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和体会吧!
(2)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
例:寻“中国制造”一家用电器调查表。
调查地点 | 苏宁电器 | |||
调查小组 长安菲亚特 | 第一小组 | |||
中国制造品牌 | 康佳 | 海尔 | TCL | 新飞 |
非中国制造品牌 | 松下 | 三菱 | ||
调查结果 | 中国制造:( )个品牌;非中国制造:( )个品牌 我的发现: | |||
我的感受: | ||||
奇瑞瑞虎5价格>原动力奥迪 | 无骨雨刷 |
(3)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1:我们小组到苏宁电器商场调查发现,中国制造的电器品牌有“康佳”“创维”“海尔”“美的”……共34个。进口的产品只有“松下”的数码相机、“三菱”空调、LG双开门电冰箱、夏普液晶电视等少数品牌。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制造的电器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中国制造水平越来越高了,不然怎么会受用户欢迎呢!
预设2:我们组调查家庭轿车品牌情况。调查发现我们班级中大多数同学家都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有大众宝来、帕萨特、POLO,丰田佳美、皇冠、凯美瑞、北京现代、广州本田、中华尊驰、东风雪铁龙、福特、吉利……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班上同学家的轿车除了中华、吉利是中国自己的品牌,其他的虽然也是中国制造,但却都是日本、德国、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品牌。
预设3:我们调查的是家中中国制造的电器。以我家为例,家里的家电共20多件,中国制造占了四分之三。改革开放前我家只有一台小小的收音机,现在家里电器比那时候多了20倍呢!我爷爷说,现在能有这样的生活是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
(4)小结:我们走进商场,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制造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3.活动三:介绍书籍《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过渡: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离开“中国制造”。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美国的一位记者就做了一个生活体验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学生观看书籍的介绍视频。
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与此同时,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全球化时代真的已经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了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一年后她把这一段“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生活”记录了下来,就有了那本当年格外畅销的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3)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在这本日记式小书中,萨拉记录了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而在以前一双10美元“中国制造"的新球鞋可以让他高兴上好一阵子。我看到这心里很高兴。
预设2:萨拉家里厨房的抽屉坏了,却到处不到工具修理,后来她购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的工具套装。我觉得“中国制造”帮了她家的大忙。
预设3:社区里老鼠肆虐,很多人选择了中国制造的捕鼠器,不禁让人感叹:不仅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外国人的生活也离不开“中国制造”!
(4)小结:这是一次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历险,终止于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地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总额迅速增长,对全球贸易增长作出了贡献,成为继美德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的确了不起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