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
 一、背景:
19世纪末叶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基本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经济和平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所以日本始终没有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195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
二、发展
1、日本的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到1945年)
日本明治唯心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
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战前这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目的传统工艺现代化两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缓慢恢复发展阶段(20实际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
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1947年举办“美国文化生活展”;1948年《工艺新闻》专辑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活动;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洛威访日;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3、成长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
到了五十年代后半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的深入理解,日本的工业设计开始走出美国式商业主义设计和德国式理性主义设计模式,在设计艺术体系和设计文化的建立上开始追求"日本风格".日本人深知,走美国和德国的设计道路,模仿别人永远不会有所超越,而只能是别人的附庸.在对外交流中,日本惊讶发现在欧洲现代主义强大的设计浪潮冲击下,处于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设计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长期保持传统手工艺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的设计在世界市场上深受好评.加上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上开始受到批评,日本人意识到这是世界艺术的转折点,于是,日本产业界开始把"具有风格"当作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试图以传统手工艺在国外市场上赢得胜利,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之下,在50年代后期日本设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具体而言,在传统方面,日本设计吸取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来看,表现在追随,借鉴,模仿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设计.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结果,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传统设计面向国内市场,像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建筑,茶道,花道,盒景设计走向日益精练的高度;作为面向国际的现代设计,在日本主要表现在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平面,包装,展示等设计领域..
索尼公司可以看作是50年代日本工业设计飞速发展的缩影.索尼公司成立于1945年,原来叫"东京通讯株式会社",1950年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磁带录音机.1953年日本政府出面,购买到了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半导体技术专利,于1955年成功推出了第一台全晶体管收音机,受到消费者欢迎,销路极佳。从此该公司迅猛发展.1958年公司正式改名为"SONY",其简洁的名称和琅琅上口的读音以及来自Sonic(音响)与Sonny(乖孩子)的谐音组合,使索尼(Sony)成为妇孺皆知的品牌.1959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化的电视机"TV-8-301",这台屏幕仅20厘米,重6公斤的电视机,是第一台袖珍型电视机.其设计简洁,功能性突出,有把手,按纽,天线和支架,结构十分合理,受到设计界的关注和好评.今天,索尼公司被世界公认为首屈一指的大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如果从其发展历史去探索,总结其成功经验,应该说其关键之处在于其自50年代以来就十分重视设计分不开.从50年代开始,索尼公司就坚持"创造市场"的设计政策,为此拟定了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第一,产品必须有良好的功能;第二,产品设计要美观大方;第三,优质;第四,产品设计要具有独创性;第五,产品设计要讲究合理性,以便于批量生产;第六,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的同时,又应有设计特征上的内部关联性;第七,坚固,耐用;第八,产品对社会大环境应具有和谐,美化的作用.
索尼公司不随大流,坚持独创的设计原则,由于体现了现代主义设计原则所追求的精神,同时将
这种精神与精致,细腻的日本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不仅使索尼公司始终领导了世界家电行业的潮流,而且其设计的成功引发了其他公司的竟相仿效.其完善的设计体系和设计策略,设计方式,成为日本大企业设计模式的代表.
4、飞速发展时期(60年代之后)
经过四五十年代的恢复和发展,到6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影响力的国家之一.1958年,日本的黑白电视机产量达到一百万台,1963年突破500万台,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成为日本生活中的三大件.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世界一流水平,进入富裕社会时期.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日本设计从战后的以模仿为主,成长为世界设计界中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20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具体表现是1960年日本承办世界设计大会,使与会各国开始关注日本的现代设计;1961年“世界工业协会联合会议”开始走向世界;1963年巴黎“世界工业设计协会”
六,七十年代日本设计的后来居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日本政府,设计师和企业家的重
视,关注;第二以技术为本,重视设计发掘,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善于学习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经验;第四重视设计教育,注重设计人才的培养。
由于上述的原因,使日本设计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到70年代日本许多工业设计产品以咄咄逼人之势大步推进欧美市场,以其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低廉的价格和无微不至的设计细节,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涌现出了剑持勇,福田繁雄,龟仓雄策,永井一正,田中光一,山城隆一,早川良雄,栗津洁,杉浦康平,横尾忠则等著名设计师.其中剑持勇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1964年,他的作品《圆形藤椅》被纽约现代美术馆选为20世纪设计珍藏;其他代表作品还有1968年为日本航空公司喷气式客机的内舱设计;1971年京王广场饭店的内部装修与家具设计.他十注意室内设计师的职能和它在整个设计师协会中的地位。出生于1932年的福田繁雄是日本当代天才平面设计家,日本战后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在广告设计方面成就斐然,主要代表作有1976年《日本大阪万国博览会广告招贴画》,1976年《76'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章》等.龟仓雄策(1915-1997)被尊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他的海报设计,尤其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札幌冬季奥运会的设计,奠定了他在日本平面设计界不可动摇的地位.1964年,他负责东京奥运会平面设计项目,包括标志,海报,视觉传达系统等,他在整个设计中贯穿了日本国旗中红圆形——所谓太阳的符号,把这个圆形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5个圆环联系在
一起,取得既有民族特征,又有准确的国际认同的效果,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系统设计中的杰出作品。出生于1929年的永井一正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平面设计和艺术指导领导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设计家,在他众多的设计中以1986年设计的三幅展览海报最具代表性.出生于1930年的田中一光,十分喜爱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纵横线条简单几何图形,同时对包豪斯发展起来的设计上的国际语汇和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风格非常感兴趣.他把构成中的面和空间作为设计的核心,他采用方格网络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以达到高度秩序性和工整性的效果,他采用彩鲜艳,跳跃的几何面组成形象,彩往往比较接近,达到彩和谐的目的.他于1961年设计的戏剧海报充分反映了其设计风格与特征.
小结
  日本的现代设计是伴随日本工业化和战后不断向西方学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它却不是西方设计模式的复制,它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同时日本的设计具有设计美感,具有人性之美,精微之美和简素之美,它的设计过程经过了引进来,吸收创新和走出去的发展阶段,这是值得我们中国借鉴的。日本设计具有许多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与日本本身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分不开。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因为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本身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几次重大的向外国学习历史而逐渐形成,这样,使日本设计本身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影响根源,这些根源包括日本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另外一个根源就是欧美的影响根源,这个根源包括明治维新之后受德国技术影响,战后受到美国和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风格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和德国的理性主义设计的影响,通过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影响很快就从日本的产品中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