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疲劳,是指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而造成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失调。驾驶疲劳是指由于驾驶员长时间连续驾驶车辆所产生的疲劳。驾驶员长时间在速度快,噪声大,驾驶姿势单调、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下,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地铁电客车司机的疲劳驾驶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主要还是两大部分:即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众所周知,疲劳驾驶是安全运行的禁忌及隐患。因此,本文分析疲劳驾驶的成因,并提出对策,以期防止司机疲劳驾驶,确保安全运行。
【关键词】地铁司机;疲劳驾驶;成因;对策
前言
地铁司机出勤时间不固定以及不同的交路长短各不一样,相对单一的工作环境容易造成疲劳驾驶,若继续驾驶列车会感到困倦,四肢无力,作业不够标准,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行车事故。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疲劳驾驶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引起疲劳驾驶的因素
(一)季节的变化
南方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7至9月天气炎热,睡眠质量下降,上班途中未做好防暑,容易感到精神疲倦,影响司机精神状态。
(二)交路编排、班表
我国地铁线路一般客运量较大,早晚高峰客流量逐日攀升,早晚高峰时段逐步延长。因此一般将高峰时段行车间隔压缩3分钟之内,为市民带来了一定的便利。然而运能提升,与之对应的是司机精神状态的更高要求。采取四班三运转,夜中早休,出、退勤时间和地点均不固定,排班时不仅要控制好工时,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出退勤时间和地点来编排,班表要符合实际情况和随机因素,从整体上减少给每个人的作业时的精神状态带来的影响,对交路进行合理选择。
(三)一般地铁线路单程运行时间、休息时间单程运行时间较长,约为45分钟以上,而由于人员不足,到达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较短,约10分钟。早晚高峰时,两端终点站的休息
时间甚至≤7分钟,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原班折返则没有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早高峰司机本就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加上终点站休息时间短,早高峰过后,易产生疲惫感,精神不集中。
汽车驾驶教程 (四)视觉疲劳
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司机需时刻保持清醒,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在短时间内迅速收集故障信息并汇报,通过无线电台和车载台接与行调联控。地铁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空间,无道路景观,环境较为单一;照明与一般的道路照明存在很大的区别,隧道环境相对较为昏暗,双眼长时间集中而得不到放松,而列车进站后,车站站台的光及站台对面广告牌的光与隧道的光形成强烈对比,从隧道进入车厂光线强弱的巨变,司机的眼睛需要瞬间适应,一明一暗反复交替,视觉神经对光线的变化反复调整,造成眼睛高强度反应,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二、疲劳驾驶调查
不同班别驾驶疲劳出现的频率根据调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多数司机早班比较容易疲劳,其次是中班容易疲劳,夜班司机和两头班司机疲劳人数相对较少。
最容易疲劳的时段是夜、中、早每个班,司机最容易陷入疲劳状态的时间段各不相同,一般早高峰过后,9:30-10:30之间,司机在早高峰高度紧张作业后,容易出现疲劳状态,早班4:00-7:00出勤,出勤时间较早,易疲劳;其次是午饭1个小时以后容易疲劳,即13:00-14:00之间;最后晚饭后工作1个小时以后易疲劳,即18:30-19:30之间。
三、解决驾驶疲劳的对策
(一)优化交路及班表
由于采取四班三运转,夜中早休,交路表交路时长尽量缩短,难易结合,尽可能避免司机疲劳驾驶的发生。班表上出勤时间、地点都不固定,在保?C司机夜班晚退勤的情况下,中班晚出勤,并根据夜班和中班的工时情况决定早班的交路,同时根据近几轮班的工时情况及交路难易情况排班。
(二)人员调整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司机的人数,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在工时控制较好的前提下,交路相应就减少了司机的行车时间,司机在两端终点站的休息时间也会增加,驾驶过
程中司机的精神状态更佳,减小了疲劳驾驶的概率,能够进一步确保行车安全。
(三)对于容易疲劳的时段加强监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