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
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        我们║五个人一组。
(2)        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        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        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基本精神:
1.        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
进行分析;
2.        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3.        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
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优越性:
1.        注意到了句子构造的层次性;
如:  他  刚  来       我们  便宜  他 了
     │ │__│         │   │___│
     │___│           │_____│
他  刚  来       我们  便宜  他 了
__ ___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 ___             ____  _____
2.        有效地分化了歧义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
如: 照片  放  大 了   一点儿。
    _1_   ________2_________     1-2 主谓关系
           __3___ ()  ___4___     3-4 述宾关系
           _5_ _6_                5-6 述补关系
        照片  放   大 了   一点儿。
     _1_   ________2__________    1-2 主谓关系
             _3_  ______4_______    3-4 述补关系
                        __5__  ___6___    5-6 述补关系
3.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如: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a) _______1 ______  __2__   (b) ___1___  ______2______ 
    按(a)切分,意思是“祖父的父亲”,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父亲的祖父”,也是指曾祖父——二者意义一样。
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划分方法呢?
如果要表达:      老师的   孩子的    同学
                      的   岳父的    侄子
我们就只能:  _______1_______   __2__
通过考察,我们会发现类似“N的+N的+N”,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而成的偏正结构内部有极强的规律性,按照(a)来划分是合理的。
而“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出现(a)(b)均可的现象则是一种巧合,这就类似于:
1*7+3 = 7+3  = 10  (正确的运算)
1*7+3 = 1*10 = 10  (不正确的运算)
7+3*1 = 7+3  = 10  (正确的运算)
7+3*1 = 10*1 = 10  (不正确的运算)
注意问题:(可以叫切分的原则)
1.        切分句子不能根据语感和语音停顿;
2.        每一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如果不是单词,则必须能在别类句法结构
中在现;
如:很   有办法
    _1_  __2___
3. 每一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组合所依据的规则在语言中必须有普遍性;
    如: 张三  喝   啤酒
        __1__  ____2____
4.一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彼此组合起来,在意义上必须跟原先结构所表现的意思一致。
局限性:
    1. 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如:我  在  房顶上  发现了  他。
   _1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____3______ _____4_______
       _4__ __5___ __6__() __7__
   由此并不能看出,是“我”在房顶上,还是“他”在房顶上,亦或是“我”和“他”都在房顶上。 
2.        层次分析对有些现象只能做出描述,并不能做出解释:
如:木头 桌子 质量  ——→ 现代论坛 桌子质量
    羊皮 领子 大衣  —/ →  领子大衣
三.变换分析法:
产生:
在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就得寻求新的分析方法,因此,变换分析法产生。
原则:
1.        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得形成一个变换矩阵;
    2. 在变换矩阵中,左边作为原句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须一致;
3. 在变换矩阵中,右边的作为变换式的一个个实例,形式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必
须一致;
    4. 变换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 的实例,其共现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5.        矩阵中每一横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一横行作为原句式的实例和作为变换式的实
例,二者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一致。
作用:
    1.变换分析法最直接的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
     如:    咬死了   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  
         (a) ___1___   ___2____   (b) _____1______  _2_
(a):动词 + 补语(了)+ 名词1 + 的 + 补语(了)
—→  把 + 名词1 + 的 + 名词2 + 动词 + 补语(了)
       咬死了猎人的狗  —→  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b): 动词 + 补语(了) + 名词1 + 的 + 名词2
      —→  是 + 指量名2 + 动词 + 补语(了) + 名词
         咬死了猎人的狗  —→  是那条狗咬死了猎人
2. 变换分析的运用更有助于我们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
: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有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现代汉语里不用“被”“给”一类字的受事主语句有一个特点,即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使用程度副词“还”的“比”字句,除了表示比较外,还能表示比拟;而使用程度副词“更”的“比”字句则不可以;
:表总括的程度副词“都”,强调表示“都”后面所说的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
局限:
可以分化歧义句,但是不能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
如: 楼上演着戏。  楼上坐着人。
这两句话同属于“名词[处所] + 动词 + 着 +名词”的句式,词类的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和结构关系也相同,但却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四.语义特征分析法:
产生:
由于变换分析的局限,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句子格式相同——词类序列相同,内部构造层次相同,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却会产生歧义,我们才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如上述: 楼上演着戏。(a)   楼上坐着人。(b)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句都属于“名词[处所] + 动词 + 着 +名词”的句式,可是动词表示的语法意义却不相同:
(a)式: 名词[处所] + 动词 + 着 +名词 ——动词表示活动,表动态
(b)式: 名词[处所] + 动词 + 着 +名词 ——动词表示存在,表静态
所以(b)类动词都有“使附着”的意味,这样就可以搞清楚歧义的产生了。
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原是语义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次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分析和描写词的语义特征,主要有三个目的: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某一个语义类进行再分类;凸显同属于一
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用来区别看似同义实际并不同义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