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棣县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引入农业的形式以电子商务居多,另外部分农业经营主体使用了物联网管理及农业大数据分析。
1.1互联网+新型经营主体。大多农业企业通过淘宝、百度推广、平台、美团、等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销售、推广农产品及加工品以及休闲采摘等农业服务项目,推动农村电商及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发展。2016年,通过电商营销农产品86个产品品种,交易额达到1280余万元。
1.2互联网+精准化生产。与上东农业大学合作,在渤海粮仓无棣示范片建立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构建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实施农业精准化生产。目前,已安装水盐动态监测系统18套,建成小型自动气象站1处,农业精准化生产面积达8.69万亩,种植成本降低现代论坛40%,每亩增收460余元。
1.3互联网+网络化服务。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等服务体系,为动植物疫情防控、科学经营等提供服务。县农业局创建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采集全县1.2万个土壤数据,并根据不同土壤成分结构给出配方施肥方案,在全县各镇街三农服务大厅和主要规模化经营大户设立触摸式查询终端,方便各层次土地经营者查询各地块土壤成分结构及配方施肥信息。
1.4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项目相继落户我县,借助项目实施,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涵盖生产过程监控、投入品监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和综合管理等环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主要经验做法
2.1展“互联网+”业务培训。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参加网店开设、网络营销等适用技术培训,并在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中,将电子商务列为主要课程,并通过现场观摩等形式,大力促进涉农企业和合作组织发展电子商务,拓展企业业务空间。2016年,共举办和组织参加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专题培训班6期,受训人数
达300余人次。
2.2培育特产业电商化。紧密结合农产品加工业和品牌农业,强化农产品特化、差异化加工和包装设计,全面培育更多适合网上营销的特农产品。十里香公司通过建立淘宝直营店、百度竞价排名推广和销售等建立了复合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大齐黄金杏合作社通过美团网推广鲜果采摘和休闲观光,扩大了“大齐黄金杏”知名度;丰香园食品利用互联网寻求国际合作,出口额逾100万美元;华州农业通过APP终端订单,开展餐桌农产品便捷的配送服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3组建农村淘宝服务中心。2015年11月,携手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引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建成县级服务中心1处,30处村级服务站,实行线上线下齐步走、“土特产上网”、“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严密结合。县级服务中心将承担村级服务站(合伙人)的开发建设、村级代购市场的运营管理、县村仓储物流服务以及市场推广、电子商务培训、参观接待等功能。村级服务站将承担代买代卖,便民综合服务、促进创业和带动就业等功能。
2.4加强与科研院校对接合作。我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个国家一流农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山东农业大学签立协议战略合作协议,在我县渤海粮仓示范片建立大数据研
究中心田问数据采集定位站,为打破我县盐碱地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瓶颈,通力合作解决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3存在的问题
3.1对“互联网+”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观念固化的现象,对“互联网+”发展趋势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位,对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服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用,固守传统,不愿投资。
3.2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大多规模偏小,家族经营较为广泛,企业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落后。
3.3行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越来越众多,对农业与农村的财政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逐年加大了力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上关于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偏少,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4行业“互联网+”人才队伍亟待加强。目前,与低技能的劳动力相比,适应“信息经济”
发展的相关专业人才非常短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比如,电子商务人才、移动互联网人才、互联网金融人才等领域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互联网+”现代农业专门人才则更加短缺,难以适应行业行业“互联网+”形势发展的需要。
4建议
加大“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对先进典型的先进经验进行大力推广;通过项目嫁接,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名优农产品推介平台、农业新技术推广平台建设,凸显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组织、参与各类培训、观摩活动,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认识和应用运行水平,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切实履行引领、推动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4.1研究推广“互联网+”典型模式。研究总结各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示范推广一批“互联网+”现代农业好模式,鼓励和支持地方、行业组织、企业举办举办“互联网+”现代农业研讨会、论坛,研究“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2组织开展“互联网+”人才培训。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联合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电子商务企业,重点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培训,有计划培养一批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互联网+”人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