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张 芳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11期
    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四五”时期,我们应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文_ 张 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绿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战略谋划。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深入贯彻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聚焦系统治理,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强做大绿经济
    树立绿发展理念,抢抓绿机遇,形成绿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实现绿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加快推动绿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各地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遵循,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促使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西部深度贫困县、极度贫困县,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依然艰巨。地方政府在推进东部产业转移、资源型矿产品开发等方面,需要科学统筹和整体谋划。以“厕所革命”为例,一些地方由于谋划不周和技术粗放,没有充分考虑化粪池的科学设计、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步建设、后续运行资金的保障等,更没有广泛地听取民意,致使“民心工程”一度成为“伤心工程”。应将“厕所革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把乡村风貌提升、特民宿民居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培育等统筹考虑。各地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改革创新的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自然风光等要素资源,让绿水青山更好地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原则,破解绿经济发展难题。必须加快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构建绿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是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发展之路,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必须摒弃过去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化解过剩产能,取缔僵尸企业,推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化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二是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级实体经济大国,但是实体经济发展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且供给质量不高,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高端产业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占有不足。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培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力度,提供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应大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上下功夫,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企业家创新以及现代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制度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是采取错位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了确保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出台绿发展基金引领、税收优惠倾斜、重大创新专项补贴政策外,还应出台更多正向激励清单,努力从全球引进一批绿经济的龙头企业。二是建构低碳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绿建筑。通过“人造太阳”工程的超强拉动,提前布局一批关联性企业;加强绿建筑材料的科研攻关,加大普及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
率。三是实现低碳交通“弯道超车”。低碳交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车用蓄电池的重大技术尚处于初级层面,城乡各类充电装置配套不足,各级财政购买补贴缺乏可持续性,必须下大力气进行重点攻关,尽快解决技术难题,早日形成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四是积极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各地须结合地区实际努力探索,尽快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夯实发展平台,拓宽发展路径。
    二、精准聚焦系统治理,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严格按照系统工程治理的思路,坚持系统规划、整体保护、综合治理,提高空间规划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引领性,注重子系统建设的同步性、关联性和实效性,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紧紧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划定严守生态红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对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应注重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高端布局,突出衔接有序、梯次搭配,既有经济活力的因子、人文符号的底蕴,又有山水田园的镶嵌、环境友好的元素,产业布局应为生物制药、人工智能、新材料开发、尖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对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必须严格限制能耗大、重污染、附加值低的各类项目上马,切实遏制投资冲动,绝不允许“打擦边球”。概言之,应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不同,依法制定允许、限制、禁止的产业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必须树立底线意识,建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加强监管。现代论坛
    树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必须充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把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统筹推进,系统治理,开展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以往很多地方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分割开来看待,治水的只管治水,种树的只管种树,治田的只管治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应该由一个部门负责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必须坚持通盘考虑、整体谋划、系统修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加快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一是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恢复等重大生态工程。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外,还应创新治理载体,探索多维治理路径。比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借鉴塞罕坝生态修复的成功模式、毛乌素沙漠治理的有效经验,成立若干沙漠林场,通过兵团化、战役化的攻坚作战,力争10~15年时间,催生更多沙漠绿洲;在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应适当提高生态补偿标准,使退耕还林还草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吸纳生态修复建设主体,并通过提供低息、无息贷款,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或探索成立沙漠连片治理基金、石漠化生态修复基金、湿地保护建设基金等方式,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瓶颈制约。探索组建政策性的专业绿银行,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提供专项支持,探索发行沙漠治理公益,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三是成立
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大学,从全球引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着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人才。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或研究院,围绕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提供智力支撑。四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强化环境保护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于全国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全天候监测,并就信息发布、信息初核、信息反馈等环节予以明确规定。五是充分利用巡视巡察利剑,每年开展专项活动,对于损害环保案件进行立体监督,重点查处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案件以及放任自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真正形成常年震慑的效果。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保护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强化制度意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是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盘考虑与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其他领域制度体系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各方面以及全过程,坚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二是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建立从源头到过程再到后果全过程监管的生态文明制
度体系。实施源头严防,就要进一步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等;实施过程严管,就要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建立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等;实施后果严惩,就要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应体现科学性、严肃性和公正性。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法治思维,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实际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一是按照生态系统管理的思维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进行整合和修订。对于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旧法律必须及时废除或修订,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新的相关法律。二是改革生态环境执法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我国生态环境执法方面以往一直存在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部门、地区之间基本是各自为政,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大打折扣。必须合理划分各部门的执法权限,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建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协调配合机制。同时,应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建立执法公示制度,确保生态环境执法透明化、规范化、法治化。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应突出导向性和差异性。《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的出台,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多部门多头管理、不同指标体系之间打架或重复的问题,有利于
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是,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仍然存在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导向性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体现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凸显等问题。因此,为发挥好引导领导干部履责“指挥棒”作用,应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牵头主体部门,分别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分类调整和优化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建立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常态化调查和统计制度,进一步强化评价考核结果的激励和追责力度。另外,考核工作既需严谨务实,又应理性研判。如遇到不可抗的突发事件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部分指标进行动态调整。
    (作者系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教务处处长、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范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