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统计与概率教学
摘要:统计与概率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统计与概率的教与学带来很大的变革。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代背景和应用优势,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统计与概率;数据收集;图表分析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应该顺应信息技术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架起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桥梁,以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境,拓宽了教学空间。统计与概率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强调统计学习的过程性及对统计实际意义的理解。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革新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手段,促进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探究方式多样化,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为例,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数据收集的便捷操作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逐渐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随机现象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能实现数据收集的便捷操作,有效增加课堂的密度,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
二、随机事件的仿真情境设计
统计的教学设计应该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建立统计直观。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随机事件的仿真情境,即能贴近生活,又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把转盘游戏、播种、信号灯等设计成仿真情境。教师先让学生思考:转盘指针停的位置、种子开花和下一秒信号灯颜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完整播放情境,让学生亲历猜想、验证、交流,丰富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体会“数据随机”,并从随机数据中发现规律,推测可能性的大小。
又如,统计在20分钟内通过一个路口的机动车的辆数。由于被统计的对象是运动的、不可控的,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仿真情境。上课时,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收集数据的策略播放情境视频,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对比思考收集动态数据的最优方法。一方面,拉近了课堂与真实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制图要素与图表分析的快捷呈现
统计教学要注意让学生完整经历统计的过程。画图制表是数据收集的关键一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快捷地完成制图,为学生提供直观素材,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图表分析活动中。
例如,统计某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上课时,教师出示问题情境,收集数据,
江腾旦(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景泰小学)
崔文闰(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
(下转第109页)
107
运用Excel的功能选择统计表,再点击工具栏中的“图表”就可以直接生成三种不同的统计图。相同的数据,用不同的统计图来呈现。三幅图同时摆在学生面前,对比强烈,可以明确比较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数量的多少,但是比较而言,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更清晰、更明确。而扇形统计图明显不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而且这组数据中没有需要展现的一个整体,所以没有必要使用扇形统计图。
这样的课堂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图文并茂,优化了教学方法,依靠学生自己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得来的知识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减轻了学生盲目死记硬背的负担。
四、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传统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难以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而网络资源的学习却能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
例如,教师可以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将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来讲解,录制重点教学微课、难点解析视频或课件,并利用网络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深入学习或复习。对于没有在课堂上掌握好的知识,学生通过在家反复观看视频或微课,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组建班级QQ、进行网络互动,充分讨论,质疑问难,构建出课堂外的开放式教学平台,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网络资源把数学知识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经常会呈现各种复杂的数据。如果教师上课时能合理使用,让学生在了解数据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学习,既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数据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又能了解从统计的角度处理数据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凤.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5).
[2]丁海峰.小学数学概率统计的教育价值与教学例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6(35).
将文本中“更定”注释为“晚八时左右”。但是因为“更定”还有其他意思,所以在其下添加“百度百科”的超级链接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注释为:更——本义阴气初起,阳气将亏,意为改变。古时将夜分阶段,定位五更。“更定”即晚八时左右,计更开始,这里也做了课件展示。以上对于“更定”的阐释引导学生去查阅百度百科和《汉语词典》等资源,并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教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助力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另外,在交流讨论环节,笔者还设定了合作交流5分钟的时限,用“班级优化大师”中的“倒计时”在电子白板上做提示。交流结束后,为了避免优等生主导发言环节的现象,笔者借助了“班级优化大师”中的“随机”功能。除了学生自己踊跃自主表达之外,在电子白板屏幕上抽选学生回答,增加了课堂的意外性和趣味性,也提升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深入文本、深入课堂,共同学习。现代论坛
深入了解文本依然离不开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因此,在文本解读“痴”时,笔者继承并创新了“天津市中小学备课系统”中的“三痴”——痴行、痴景、痴情,创造出了痴痴地等、痴痴的往、痴痴地看、痴痴地念的“四痴”思路,既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又
对文本解读予以创新。对于这些思路,笔者用电子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功能将其梳理,目的是在学生看到时能够一目了然。笔者力图借助信息化教学中的多种手段,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结果证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收到了预期效果。这主要归功于课前学生已经借助于网络学习空间进行了自主预习,使我们在课上节省了大量的翻译时间,这样课堂中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文本解读了。
总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借助当下信息化教学蓬勃发展的趋势,重视网络学习空间等共享平台和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去自主预习和深入探究课文。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资源,创新教学设计,多一些手段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课堂活动充满生气,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涵养。
基金项目:中央电教馆全国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农村学校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与家校资源共享的研究(13174)。
参考文献:
[1]田雅忱.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J].中国教育学刊,2016(8).
(上接第107页)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