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综述
第九届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暨
中国政治思想史师资培训班综述
张春林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11月7—8日,由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暨中国政治思想史师资培训班”在北京开幕,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
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关海庭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常保国教授,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大学政治学与
公共管理学院葛荃教授应邀出席会议。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阳教授作为主办方,重点介绍了会议的筹备情况。关海庭秘书长在致辞中结合“新文科”会议精神,强调讲好这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及开办师资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常保国副校长肯定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开展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强调了开设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及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葛荃会长强调了论坛的学术主旨及开展中国政治思想史师资培训的必要性,希望论坛会议与师资培训相结合,教研相长,以此平台为推进器,推动中国政治思想史教学与科研更好地发展。
11月7日的议程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会议,会议主题是“中国政治思想与中国政治文明现代化发展”。上午的主旨演讲由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军章教授主持,来自国内的七位中国192
张春林:第九届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暨中国政治思想史师资培训班综述
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资深专家先后发言。吉林大学宝成关教授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搞好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山东大学葛荃教授指出,政治思想史就是政治思想不断推陈出新、自我演绎的发展史,强调要在正名基础之上传续学术余脉,坚守学人使命担当,使之不断发展下去。中国政法大学杨阳教授从整体话语体系、集权政治传统与治乱循环的演进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文明史发展的一般理路,并就如何走出传统、走向现代文明提出了独到见解。南开大学孙晓春教授通过阐释近代维新派的民权观,指出了在传统话语背景下近代学人接受西方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局限性。武汉大学张星久教授从研究胡适
个案出发,回顾了怀疑主义知识论在近代学术史中的兴衰浮沉,并重新厘定其现代价值与意义。华东师范大学萧延中教授认为,从整全知识论视角进入传统,深入中国思维的语法之中,解构“默会”的潜意识,是认识、反思、批判传统政治的逻辑起点。山东大学刘京希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应当坚持现代价值,在中西文化互鉴中相互比较、择优而行。
11月7日下午进行的是分论坛研讨。第一分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政治伦理”。这一组主要是关于古代精英思想家及经典文本的研究,如关于民本思想、公私观念、《管子》等研究。也有学者从政治制度切入,从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如关于宋代理学为何没被立为官学的研究等。评议专家对本组论文进行深入点评,指出了解古代社会概貌,分清古人与今人知识系统、价值理念的差异,是进行思想史研究的必要前提。
第二分论坛的主题是“传统政治文化及治理思想现代化”。本论坛论文立足当代社会,探讨了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以及传统治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包括传统社会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正义观念、治道思想、礼法秩序等。评议专家指出,古代治理与现代治理有差异,要进行仔细辨析,对古代经验的适度总结是可以的,但是借鉴价值到底如何呈现出来要审慎考虑。
第三分论坛的主题是“近现代国家建构与政治转型”。如何从传统天下国家转向现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政治转型的逻辑主线。本论坛部分论文讨论了天下国家的进阶发展、建都立国思想及政治认同等问题,也
现代论坛有论文探讨近代政治学、政治哲学以及政治文化的转型发展。评议专家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提醒学者注意概念的界定
193
政治思想史                                                                              2020年第4期
和规范使用,注重一手材料的获取。
这次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会议是历届论坛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深专家与青年才俊济济一堂,会议主题广泛,研讨热烈深入,专家评析准确到位,取得了良好的研讨效果,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
11月8日议程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师资培训班讲座系列。培训班主要邀请了七位资深专家就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与教学方面进行讲座。上午单元的讲座内容围绕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习方法展开。南开大学孙晓春教授主讲的题目是“观念史视域下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他从观念史的视角切入,认为思想史本质上是观念传承的历史,在研究思想史时,需要有历史感,历史感的获得是为了诠释历史而非考订历史,非以历史策略直接解决当下问题。他着重强调要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国政法大学杨阳教授主讲的题目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他讲到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三个基本
原则,即政治学的视角、现代学术规范及现代问题意识。他针对学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呈现弱政治学的选题取向,强调要突出政治学的研究视角。他也强调思想史研究要遵守现代学术规范,要尊重前人研究成果,要注意对核心概念的使用与反思,要警惕用现代概念描述古代社会。西北政法大学张师伟教授主讲的题目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属性、学术使命与多学科方法”。从学科属性言,他认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属于政治学学科,而非历史学学科。历史感的获得主要是为了进入语境准确理解历史,以便准确进行价值判断。从学术使命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属于认识学科,其主要知识供给是认识到什么,而非到什么。从多学科方法方面,他认为历史学方法、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以及政治心理学方法等,均可合理使用。
下午单元的讲座主要围绕中国政治思想史教学研讨展开。吉林大学宝成关教授主讲的题目是“治学心得琐谈”。宝教授结合自己的治学体会,提出了一些思想史研习的具体建议,如研究方向要尽量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要将学术前沿问题与个人学术专长相结合;选题要有问题意识,要考虑选题的价值意义,不妨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此外,他还提出了龙头、虎尾、猪肚子的论文写作手法等。山东大学葛荃教授主讲的题目是“变深邃枯燥为有趣儿:194
张春林:第九届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暨中国政治思想史师资培训班综述
体味古代政治思想的讲授技巧”。葛教授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学经历,谈到了中国政治思想史教学中有趣
的讲课技巧。他认为,以科研带动授课,十分必要。讲课中切忌面面俱到,尽力化繁为简,从文本中走出来。他建议教师发挥想象力,“神入”历史现场,与古人对话,以活跃课堂气氛。他强调老师授课要有自己的思想,注重价值理念传授及思维方式引导,这样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武汉大学张星久教授主讲的题目是“中国政治思想史讲叙中的‘情景理解’与对话逻辑”。首先,为准确理解古人思想内涵,要超然文本,“神入”历史情境,这是准确理解思想家“思想”的第一步。其次,要善于把握语言游戏规则的“言外之意”。通过解析思想家的“修辞技巧”理解其意义,进而立足当下知识平台,用“后见之明”审视被呈现的“思想”,分析其价值、贡献等。东北大学颜德如教授主讲的题目是“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应该处理的几对关系”。颜德如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思历程,讲述了中国政治思想史教研中应注意的几对关系。首先是教学科研中厚与薄的关系问题。他谈到在讲课中要善于把握基本主题,按照线索阐述政治问题,讲述就会比较有逻辑层次,厚的课本就能变薄。其次是教研中热与冷的关系。他认为,做学问最重要的还是要多积累,不必过多在意学科的冷与热,要沉下心来做研究,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此外,他也强调要处理好教、学、研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双主体互动,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这次师资培训的讲座内容,既有宏观方面对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介绍,有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基本原则的强调,也有微观方面关于如何选题、如何写作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使青年教师受益匪浅。在教学方面,几位专家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提出教学相长、化繁为简、“神入”历史情境、变厚为薄、教学研相结合等建议。这些指导和建议对于青年教师准确进行学科定位、明确研究方向、规范学术活动以及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都会有很大助益。
总体来看,这次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坛会议与师资培训为与会者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资深专家倾囊相授,谆谆教诲,青年教师专注倾听,获益匪浅。这次会议对于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史学术共同体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必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与会学者对会议效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 刘学斌)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