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冯鹏志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12期
    3
    【摘要】创新是我国发展最突出的时代指向,自立自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大论断,从新时代的高度把创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内在关联起来,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必将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的创新引领并铸就其深刻的中国品格。
    【关键词】创新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现代化建设 核心地位
    【中图分类号】D61;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_ 冯鹏志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它从新时代的高度看发展,揭示了创新是中国发展最突出的时代指向;从创新的高度看中国,阐明了自立自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必将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的创新引领与支撑。
    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认识创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殊重大意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能否抓住机遇、化解挑战,顺利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特殊战略要求与关键抓手。这实际上就深刻提出了如何看待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而从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空处境、实践要求和战略愿景来看,创新的特殊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正在实现重大突破的时代趋势,凸显了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性引领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及其快速迭代,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推动了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即将实现重大突破的新发展态势和显著特征。这主要表现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正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绿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正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面向未来,可以说,上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都必须面对但又难以应对、最难掌控但又必须掌控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正因为如此,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敏锐洞察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强烈的创新自觉和务实的创新行动,推动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能够在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界面和路径上展开,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凸显了创新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现代化建设,既是螺旋式上升过程,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要求发展动能的及时转换和发展方式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我们发挥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分工机会,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万美元,
需求结构和生产函数发生重大变化,但“卡脖子”问题开始突出,发展动能、发展结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复杂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再像过去那样以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更是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难以协调。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显著深化,凸显了创新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根本性保障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与此同时,西方主要国家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且影响广泛深远,导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我国自身的情况来看,我国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劲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多个领域如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等存在“卡脖子”问题,相关领域和产业尤其面临被极限施压困境。辩证认
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其在战略谋划上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在于必须深刻把握并强化自主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性保障作用。
    二、撬动世界历史的强大杠杆: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突出特征与重大影响
    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人类历史的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和重大创新突破,都既有力地改变了世界力量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就表明,能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历史性变革作用,能否以敏锐的历史思维和前瞻意识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突出特征及其重大影响,构成了能否把创新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内在地关联起来,进而在创新的高度和界面上有力有效地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前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并以强有力的乘数效应指示着科技创新演进的战略方向。具体来看,当代科技创新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学科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二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技术领域中正在发生以绿、智能、泛在为特征的体性技术革命;三
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巴斯德象限”特征日趋明显,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四是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突出;五是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不仅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寻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力求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发展的先机,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产业,谋求实现跨越发展。
    针对这一状况,人们从总体上提出了诸如“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大数据时代”“智能革命”等概念,认为当代科技创新的核心特征或者是制造业的数字化,或者是数字制造与个人制造的融合,目的就在于力图更加完整清晰地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总体特征及其历史性变革后果。但无论人们的认识有何分歧,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当代科技创新实现了通过互联网平台汇集社会资源、集合社会力量、推动合作创新,形成人机共融的制造模式,必将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的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必将给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同时也必将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格局与前景带来深远影响。
    而从创新与现代国家发展的关系来看,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高速推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不仅越来越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前途命运的根本变量。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两弹现代论坛
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导航、超级计算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之所以能够在超级杂交稻、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产业的技术水平上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之所以能够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领域占据发展先机,一句话,我国科技实力之所以能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并实现跨越发展,从而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在于我们深刻地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禀赋,并牢牢地把握了坚持自主创新这一重要法宝。相比之下,近代中国之所以屡屡被经济总量不如自己的国家打败,就是输在科技落后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缺失上。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0页);“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6页)。这同时也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切实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特征及其重大世界历史影响基础上达到的深邃洞见和坚定抉择。
    三、牵住现代化建设的“牛鼻子”:切实推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和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着眼于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在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上超前谋划、系统布局、精准发力,善下先手棋,敢打主动仗,成功开创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提供了坚实的创新支撑。
    同时也需看到,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在这场全球科技创新的大赛中,一方面,我们不能在竞赛中落伍,而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另一方面,我国发展到现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越来越困难。而要从整体上统筹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其核心和关键都在于必须牢牢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