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农村·农业·农民2022.12A
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摘 要: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持续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教育工作不断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江苏省大豫镇社区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社区教育;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立了社区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在这一发展趋势之下,相关部门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农村社区教育上,认为在农村地区深化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出发,以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社区教育实践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究:转变旧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强化技术教育措施;完善教育内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
培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众的民族意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组织数字化培训;形成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并轨发展模式。
一、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旧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为了推动农村社区教育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众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缺少农民的参与,农村社区教
育难以开展。但是,一些农民对农村社区教育认识不够全面,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村社区教育难以顺利开展。对此,应积极引导农民接触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定期参与村内组织的各项社区教育活动,从思想上转变陈旧的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服务乡村振兴。同时,农村社区教育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定期对农民开展监督辅助工作,引导农民积极配合、积极宣传,定期组织农民参与思想教育讲座、观看社区教育视频,解读乡村振兴、农村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使农民意识到技能培训、理论知识讲解、人才管理等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学习相关方面的技能。
(二)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强化技术教育措施农村社区教育不但具有工具性教育功能,还具有承担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性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中出现了技术教育举措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构建协同教育机制,解决教育管理问题。例如,大豫镇根据自身农业生产经验,创办了农业创新驿站,主要
负责农业生产、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同时,还构建了以县级、镇级、村级、众、社会等多主体协同教育管理机制,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产业、乡风、环境、生态等内容,共同组建乡村社区教育工作驿站,并持续加强调查走访工作,不断发挥驿站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教育功能,强化社区教育工作成效。驿站工作人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创建反馈信箱等多种方式了解农村社区技术教育的现实情况,根据反馈,明确农民当下需要的技术教育培训内容,细化技术教育项目。此外,还设置了社区教育管理员,定期对农民的技术教育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与辅导,以此提升农
基金项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农村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农村成人教育科研课题“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研究”(NCCJ2021050)作者简介:杨霞(1977—),女,江苏如东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杨 霞
(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以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为例
科技教育
Keji Jiaoyu 理论
村社区技术教育工作实效。
(三)完善教育内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要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需要进一步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农村实用人才教育体系,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需要相适应,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以大豫镇为例,大豫镇社区教育中心开设了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开发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等技术培训课程,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优化教育内容,全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服务人才等。参考大豫镇的实践经验,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农村社区教育应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为重点,深入考察乡村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制定人才扶持计划。如蔬菜种植是某村的主导产业,社区教育就要从种子研发、育苗、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等多方面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推广方案,培育专业化人才。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其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市场需求也有了显著变化。因此,社区教育可以引导农民迎合市场需求,从健康养生、农业种植、美食制作、手工艺制作、旅游管理、财务会计等领域引进一些教育软件和设备,鼓励农民众积极学习设备操作技能,合理销售农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
(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优化课程设置
大豫镇社区教育中心十分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设计了多种生态文明主题的教育内容,为大豫镇生态
环境建设提供了教育支撑。以此为参考,农村社区教育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点内容,设置农村生态产业、农村生态文化、农村生态旅游等主题教育模块,再在每个模块之下细化各项教育任务和教育内容,以此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同时,农村社区教育管理者可根据村民的年龄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对于青年体,设置一些生态产业就业创业指导、生态农业技能培训等课程;对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体,可安排一些农业器具维修、农业生态种植技术、农产品线上销售等系列课程,提高其种植技术、销售技能;对于一些厨艺好、对饭店经营感兴趣的农民,则可开设一些生态主题的“农家乐”指导课程,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五)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众的民族意识
大豫镇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大豫镇下辖村充分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建立多个文化产业园和小型文化活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众的文化生活。同时,社区教育中心依托文化产业园和小型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典型宣传,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深化爱心志愿服务,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努力挖掘并合理利用当地红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技艺、乡风民俗,对众进行思想培育和理念引导,提升众的文化意识;将当地民间习俗等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社区教育内容体系中,通过系统教育来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众的民族意识。
(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组织数字化培训
推动文明乡风建设过程中,大豫镇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了平台、抖音直播、电视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引导鼓励农民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阅读推广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激发了农民众通过数字化平台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还组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除了通过宣讲志愿者到田间地头对农民众进行党史教育、移风易俗教育等理论宣讲,还倡导农民众闲暇时到集中活动场所参与数字化培训视频学习,教育培训效果显著,农民众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七)形成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并轨发展模式
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社区教育能够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以大豫镇为例,大豫镇形成了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有机衔接、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为了强化社区教育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大豫镇社区教育中心通过聘请党建指导员、培训网格管理员等途径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通过青少年法治教育、留守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空巢老人暖心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通过道德讲堂、普法宣传,五星级文明户、学习型个人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等方式促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有效加强了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融合发展。
二、研究意义与推广价值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乡村善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农村社区教
农村·农业·农民2022.12A  53
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正向作用,在建设美丽乡村、乡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移风易俗、新市民教育、文明社区创建等问题,都与农村社区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农村社区教育通过挖掘文化教育内容,强化人才培养工作,送师资、送课程、送培训、送服务、送活动,从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上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对乡村整体教育内容、形式、环境与途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相辅相成。通过社区教育促进农民众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养,从而推动社区治理,助力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社区治理又能对社区教育产生实际效果,通过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助推社区教育的开展,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着力挖掘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扩大农村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将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分批次在试点社区进行实践,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生态建设、文化振兴、经济振兴、产业振兴等领域中,深化农村社区教育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由此可见,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有待改进之处
以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完善农村社区教育体制,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思路指引,本研究以大豫镇社区教育实践为例,分析此项工作的现状并总结经验,发现以下有待改进之处:所阐述的理论支撑较为薄弱,仅从国家政策、地方需求层面
探究农村社区教育,使得整个研究的理论性不够充足,说服力不强。今后研究中还需充实相关理论,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多重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农村社区教育改革中,从而促进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的规范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邓红.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2):162-163. [2]陈亚平.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社区教育助力农业转型升级策略探究——以如皋市下原镇社区教育为例[J].大学,2021(10):100-103.
[3]杨清丽,李亚奇.金融支持“三区三州”乡村产业振兴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青海民族研究,2020,31(04):112-116.
[4]王兴国,樊祥成.消费、供给与乡村产业振兴[J].农村经济,2020(11):11-19.
现代论坛
[5]蒋兆雷,徐小满,庆跃先.合肥乡村产业振兴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20,28(05):1-6.
[6]丁红玲,张境芳.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20,36(10):103-108.
[7]王巍.农村社区教育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耦合研究——基于四川省蒲江县农村社区教育实践的考察[J].行政与法,2020(2):9.
[8]李艳莉,张金璇.大数据视角下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困境及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1(13):53-58.
[9]冯荣珍,商金芳.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6):69-71.
[10]杨智.乡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通经验探究——基于川南地区SF村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9,037(005):12-18.
[11]聂玉霞,汪圣.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理路、现实困境及优化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10):12-18.
[12]于仰飞.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内驱动力、困境剖析与策略探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22,24(02):11-16+29.
[13]张俊娥,王纳威,王丹,等.新时代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实践探讨[J].成人教育,2021,41(05):38-41.
[14]王凌宇,江小莉,郑逸芳,等.社区教育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0(09):70-75+77.
[15]申花.乡村振兴战略下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江苏宜兴乡村社区教育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1):39-43.
 [责任编辑:王芳玲]
科技教育
Keji Jiaoyu理论
54  农村·农业·农民2022.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