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难题,即不促进就业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将难以维持,同时现有的就业政策也难以减轻就业压力,甚至无法跟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此外,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将无法解决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下岗、失业与贫困等问题,甚至会对就业政策的推行造成影响。因此,为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良性互动,我国需要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与现状制定出解决对策,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避免改革的深入受到影响,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行统包统配制度时,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之间正好处于正相关性,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享受高补贴、高福利等待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社会保障与就业相互分离的探索方面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弱化。与此同时,改革的深入给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再加上就业形势变得愈发严峻,促使我国社会与就业之间的互动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改革的深入构成了影响,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社会保障资金筹集难。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而劳动就业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业弹性约为0.30,虽然经济在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不断增长,但就业弹性始终处于0.10左右,分析是因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与下岗失业
再就业人员汇流后显著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同时,经济增强后无法拉动就业,使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再加上劳动者就业是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前提,导致社会保障资金总量相对减少,对保障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统筹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影响。
(二)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下岗失业人员暂时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保障生活,被迫加入低保队伍。然而,部分享受低保的失业人员自身仍具备劳动能力,他们完全可以退出低保队伍。二是提前退休的人员多于从前,这是因为国企为了增加效益,在三年脱困期间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而部分工龄较长的职工提前选择了退休,并领取了养老金,导致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
(三)社会保障城乡差异大。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情况较以往严重,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仅与户籍制度相关,而且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虽然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如退休养老、失业保险、疾病医疗、住房公积等,但
是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通常是体现在救灾济贫、合作医疗等方面上,
加之社会保障存在着悬殊差异,不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即使企业
均位于城镇,在企业所有制形式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效益、分配方案
也会产生差异,导致职工可享受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以正规就业、灵
活就业两方面的差异为主要表现。如此一来,条件优越的企业劳动力
流动积极性将会随之下降,且市场化就业人员的参与性无法得到提
升。此外,基于就业产业结构上分析,第一产业就业显著下降,而第三
产业显著上升,促使就业格局随之发生了变化,社会保障也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而劳动者享
受社会保障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四)社会保障激励效能低。我国在支付就业保险金方面上已明确
提出:企业依法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比例为企业工资总额的6%,基本养
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企业工资总额的20%。同时,《失业保险条例》要
求城镇企事业单位以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受
保人累计缴纳费满1年、满5年、满10年,最多可分别支付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其他已建立失业保险的国家,最长支付时间超过14个月的仅有20%,其余国家支付时间不超过7个月。由此说明,我国企
宝马中国
业在医疗、养老与失业这三个方面需要承担工资总额28%的保险费,
促使我国企业的缴费率排名相对靠前,且社会保障费居于世界高位,
分析这一现象与我国失业人数相关。这是因为社会保障费用的缴费率
过高会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与盈利水平,因此企业会产生躲避参保的
想法,或是通过资本代替劳动力,进而增加了失业人数。此外,我国失
业保险待遇的支付结构仍有失业保险金占据绝对比重、培训补贴、职
业介绍等资金的支持力度弱等问题存在,导致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
大。我国在养老保险上规定劳动者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前提是缴
纳养老保险15年,劳动者在这一政策的诱导下可能会选择提前退休
或是结束缴费。在最低生活保障角度上分析,现在实行的“劳动收入判
断标准”仅包括了劳动收入,未考虑到财产收入,并且个人经济能力没
有得到全面体现,再加上个别城市的减免政策,导致部分失业人员宁
可申请与享受低保,也不愿意就业。
(五)劳动力结构不够合理。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劳动力丰富,故
就业压力显著大于其他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长期强行固化劳
动力,表面上就业状态十分充分,实际上却存在着大量隐性失业。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村近些年开始释放出剩余的劳动力,且我国
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探讨
□文/杨晶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吉林·长春)
[提要]在我国所有的基本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两者不可分割,并具有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然而,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互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保障资金筹集难、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等,并且以上问题孤立分析、解决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故,本文就此展开探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与就业;互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2月20日
公共/财税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5s圆园21 180--
劳动力结构也开始变得不合理,具体体现在如下三点:第一,相同能力与水平的劳动者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在福利待遇悬殊过大的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条件更好的行业,进而引发行业就业难的现象,导致行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第二,劳动力层次不合理,即农民工进城后没有技术,仅能通过劳动力赚钱,虽然看起来劳动力富足,但实际上缺乏专业技术型人才,再加上技术型人才会因为具备经验与技术对待遇的要求较高,这种情况将会导致企业不到符合的专业人才,而专业人才也难以到满意的工作岗位。第三,行业市场不景气,将会降低经济收益,部分劳动者不得不下岗待业,而脏苦累的行业可能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
二、解决对策
(一)全面实施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1、完善地方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上,一般是优先选择就业或经济增长。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以及拥有的资源决定了我国需要结合现状转变发展战略思想,对就业优先战略进行规划,注重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并且鼓励劳动者就业,规定仅有中小企业可通过较少的投资成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政绩进行考核,尤其是在考核指标中纳入当地就业、收入等情况,如了解本年度经济形势、新增就业人员等情况,建立就业统计数据,对地方政绩进行衡量。此外,为毕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低息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予以企业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明确创造就业岗位发展方向。虽然在增加GDP效果上,大企业、大投资与大项目均可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上,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提供的帮助有限。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工业化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源具备的优势,尽可能促进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就业压力严峻的背景下持续发展,尤其是通过小投资成本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密集型企业,保证这类企业的发展符合经济需求。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并逐步由主导地位过渡至非主导地位,我国可以加大引导力度,为密集型
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如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等。此外,在工业政策上,尽可能避免将增长GDP作为重点,而是予以制造业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更多的关注,加大城市、绿地与软件园建设力度。
3、建立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首先,严格遵循统一、公平的原则建立劳动力市场,全面改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设出有利条件,以便劳动力进行公平竞争。其次,建立并定期更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为劳动者、失业者提供职业介绍、人事代理、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岗位信息等与就业相关的信息与服务,在信息发布时均需要做到统一、规范,确保在就业上为劳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与服务。最后,对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市场进行大力培育与全面发展,宣传职业与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劳动者就业前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以便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从而提升城市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就业人员就业成功率。
(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体系
1、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等仅是统筹于地市级,若建立社会保险资金管理软件系统,提升统筹层次至省级甚至全国,不仅能够设定区域标准,做到异地承保、异地兑付与全国统一管理,而且可达到社会保障权益的可转移性、连续性,增强基金调剂功能,有效消除劳动力的流动障碍。此外,可以参考与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统筹层次,集中管理多种具有共性的社会保障项目,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促进管理效益的提升。
2、全面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中仍存在着缺陷,并且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关键。因此,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方面上,需要从如下两点进
行:第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尤其是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具有低回报、高风险与高强度等特点,但是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甚至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为拓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考虑到农民工不再从事农业活动,故可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城镇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我国社会就业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得多样化、多元化,这种情况下,灵活就业开始变为我国重要的就业模式。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建立符合劳动者就业现状与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同时保证保险制度分别与社会保障目标模式、非正规就业形式相衔接、相适应,并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方面的特殊政策,如待遇计发、社会保险费率等。
3、合理确定保险待遇水平。我国社会保障支付水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影响下,必须达到广覆盖、低水平的标准,尤其是杜绝懒惰,若失业人员仍具备劳动能力,则鼓励其尽快就业,避免“开着宝马领低保”等现象再发生。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合理增加救助困难众的力度,对救助政策进行调整,提升救助的标准,保证救助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困哪众解决实际困难。在社会保险费率方面上,不仅要进行费改税,减轻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而且要降低社会保险率,予以企业支持与指导,鼓励企业尽可能为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而失业金也要按时发放,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失业人员尽快就业。
4、改革保障待遇计发方式。首先,缩短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时间,如缴费者在缴费满一年后,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最长不超过6个月,随后每年均在原基础上增加一年的失业保险金,但最长领取时间在24个月之内。其次,建立完善的待遇抵减机制,改革失业金标准,即随着失业时间的增加适当减少失业金的发放,通过以上措施对劳动者的就业进行激励,带动劳动者就业积极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就业为重点任务,为劳动者的生活提供帮助,并且增加就业培训、服务方面的投入。最后,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增加退休弹性幅度,通过这种方式约束提前退休的利益,对延长退休的劳动者进行肌力。以人口寿命预期为依据,合理增加缴费年限,如将20年作为试点,严格参照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的救济标准。针对具有劳动能力且加入低保的失业人员,明确规定其需要参与公益性劳动后,才能够享受低保。
三、结语
总之,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但两者自身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存在。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互动的对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并搭建良性互动的桥梁,为人们提供基本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任建慧.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智富时代,2019(09).
[2]耿瑶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9(15).
[3]鲁全.更好实现社会保障与就业的良性互动[J].言,2020(11).[4]马融.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市场研究,2019(03).
[5]杨诗漫.老年社会保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9(11).
[6]李晨汝.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2).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