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宝马m5跑车
题目
混合动力汽车的探索与研究
班号
HGZ1243-2
专业
汽车维修与检测
学号7代高尔夫gti
HGZ1243-58
学生姓名
李帆
长城c50报价指导教师
胡晓

广义上说,混合动力汽车是指拥有至少两种动力源,使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动力源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动力的车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混合动力汽车多半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混合使用热能和电力两套系统开动汽车。使用的内燃机既有柴油机又有汽油
机,因此可以使用传统汽油或者柴油,也有的发动机经过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丙烷和乙醇燃料等。使用的电动力系统中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蓄电池使用的有铅酸电池、镍锰氢电池和锂电池,将来应该还能使用氢燃料电池。
一、课题来源
课题《混合动力汽车的探索与研究》来源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毕业论文。
二、国内外现状
当前普遍使用的燃油发动机汽车存在种种弊病,统计表明在占80%以上的道路条件下,一辆普通轿车仅利用了动力潜能的40%,在市区还会跌至25%,更为严重的是排放废气污染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改善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脱颖而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但是目前的电池技术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应用。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比差上百倍,远未达到人们所要求的数值,专家估计在10年以内电动汽车还无法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除非燃料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  
现实迫使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装(HybridElectricVehicel,缩写HEV)的汽车。所谓混合动力装置就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做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形象一点说,就是将传统发动机尽量做小,让一部分动力由电池-电动机系统承担。这种混合动力装置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二者“并肩战斗”,取长补短,汽车的热效率可提高10%以上,废气排放可改善30%以上。
三、综合分析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集团都在进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多数以混合动力电动客车为主,这种研发方向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我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发展。 摩托车保养常识一汽研发的红旗HQ3将于2006年投产;东风集团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已于20057月完成最终产品定型样车试验并通过验收;长安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羚羊混合电动车已产出样车,其装备混合动力技术的长安CV9已经下线;奇瑞集团成立了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在2006年下半年重点推出第一自主品牌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动力车,代号为“BSG”的混合动力
车;吉利集团旗下的上海华普汽车已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签署合作协议,预计3年内完成混合动力轿车商业化生产;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也表示,中国规模最大、投放车辆最多的混合动力示范运营线路即将在深圳市龙岗区开通。而广州本田更是紧跟丰田的步伐,于2006年中下旬推出国产雅阁混合动力车。上汽集团与通用签署协议,将联手开发混合动力轿车和公交客车。来自中兴汽车的消息,中兴汽车与美国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转子发动机技术及飞行汽车技术”等方面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的梅尔莱普顿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正式介入“油汽混合动力技术”领域。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一向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十一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和文件都鼓励清洁汽车、代用燃料及汽车节油技术的发展。
四、方案论证
方案一:首先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概念及分类,再2重点介绍各个类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简单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前景。
方案二:首先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概念及分类,再简单介绍各个类型的结构域原理最后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深入的探究。
五、工作步骤
毕业论文安排
1
收集资料确定方案
1--3
2
通过调研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4--6
3
初步毕业论文
7--9
4
总体校核完成毕业论文
10--12
六、参考文献
[1] 关文汽车构造.[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 麻友良,陈全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M],公路交通技术,2001.
[3] 刑伟岩,朱振寰,周雅夫,混合动力汽车进入实用化的关键因素[J],广西交通科技,2002.
[4] 陈智家,陈样丰,欧阳海,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汽车工程师,
2009.
[5] 蒋延莲,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前景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0.
[6] 韩宗.现代汽车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7] 陈唤江.汽车运用工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 方景瑞.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D].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0.
[9] 李建如。陈潼.混合动力技术现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10] 李理光,苏岩,王云开,陶建武,肖敏.汽车工程[J].汽车杂志,2001.
[11] 刘文华.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汽车杂志,汽车大梁校正仪价格2007.
[12] 杨宝全.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朗动价格2006.
[13] 蔡伟义.汽车服务工程[J].汽车杂志,2003
[14] 张金柱.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5] 过学迅,张杰山,胡朝峰.日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比较研究[J].上海汽车,2006.
[16] 张卫青,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17] 张立伟,胡广艳,游小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综述.电力电子,2008.
[18] 陈全世,杨宏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分析.汽车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