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之一——理解文章中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理解文章中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北京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之一——理解文章中和人物的思想感情a水龙吟
考点:理解文章中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考点分析:
《2012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有这样一条:“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其中,抒情是记叙文表达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近年来中考考试的热点考点之一。
二、知识梳理: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
指直接出面就某种事物或情况抒发感情,由于是直接出面,直接抒情时的语言往往有强烈的主观性彩。(1)为抒发感情而选择某种形象(2)针对形象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法
直抒胸臆,就是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介绍志愿军战士的几个英雄事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
再如陆蠡的《囚绿记》一文除了运用托物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之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下面就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我留恋于这片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舞姿。
(二)、间接抒情
指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1)借人物之口来抒情。(2)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字关情”。
2、融情于事
融情于事,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一段叙述文字,朴实无华,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融情于理
融情于理,就是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就是一篇融情于理的美文。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并非情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4、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在写作中,抒情而不直写情,绘景而不止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如朱自清的《绿》,就是借景抒情的名篇。请看下一段: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这段文字通过对梅雨潭瀑布和水花的描写,生动表现了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之情。
5、咏物寓情
咏物寓情,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的关键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接抒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的思想感情。如流沙河的《藤》,就是运用了咏物寓情的手法。
北京现代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这里写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商的愤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藤”的物性的描写之中,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咏物寓情,将思想感情化作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画面,不仅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的思想观点,而且文章也因此而显示出情意深邃、韵味隽永的艺术魅力。
三、考试题型:
(一)、填表题:此种题型往往出现在记叙文阅读中的第一题,常常以表格的形式出现。所给的表格中,往往还结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或者景物描写等知识点出现。考察的重点往
往是文章的或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例题1:2011年丰台区二模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望春》
15.文章写出了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阅读-段,填写表格。(4分)
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的原因
发生好感
朋友几次表示出对望春的嫌厌
怜惜
望春的残葩飘零在草地上
此题考察的就是的情感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的理解和把握。
(二)、简答题:此种题型常常是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只要根据试题提问的内容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例题2、2011年朝阳区区二模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荷包蛋》
16.阅读文章第~段,说出“荷包蛋”承了哪些情意。(4分)
(三)、简析题。此种题型一般出现在记叙文阅读中的最后一个题,分值也比较高(7分或8分),有字数限制(150字以内)。一般是从整体上考察学生对文章活文章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做题时
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例3、2012年北京市中考试题记叙文阅读《白梅无价》的最后一个题: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例4、2011北京平谷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怀念一种声音》
17.文章寄寓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不超过150字(7分)
四、解题思路和方法步骤:
读一篇文章,要想理解其中表达或蕴含的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不难。在前边的“知识梳理”中已经介绍,抒情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把人物和的喜怒哀怨爱恨思念感激敬佩...等感情直接表现出来,告诉读者。间接抒情则是通过对事件、景物、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等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上述的感情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清考察的是在文章中饱含的感情还是文章中的重点人物的感情。
因此,在做此类题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中记叙的事件和主要人物,然后再审清题意,分析思考,能明白文中体现出了(或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确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再答题即可。
例题分析:2012年北京市中考记叙文阅读《白梅无价》中的最后一道题: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7分)
请看《白梅无价》第三段:
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只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
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通过阅读这段内容,我们知道了:这段主要记叙的人物是画家许老,记叙的事件是“许老饭后作画(白梅图)的经过”。——这是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
那么,文章表现了和人物的什么思想感情呢?通过阅读全文,不难发现:许老饭后作这幅“白梅图”,就是要通过作画的方式发泄出对师兄李苦禅去世的痛悼之情,从而也表现了二者之间胜似亲兄弟的亲情。同时,本段中的描写和议论中也表现了对自己的老师许老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作画过程中以及不能从失去师兄的悲痛中自拔的担忧和关切之情——痛苦和悼念是本文感情的基调。
通过读“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这个试题,不难发现,这是考查对间接抒情的理解。因为题干中有“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这样的句子。说明原文中或人物的感情是通过描写和议论抒发出来的。——这是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
做此题的步骤就应该是:第一、阅读原文,出文中描写和议论的句子;第二,具体分析这些句子那些表现了许老对师兄去世的痛悼之情,那些表现了对许老的担忧和关切之情。第三,组织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