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产业集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 中国产业集现状
1、 中国产业集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山西的煤炭产业集
  该产业集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如昆山台资企业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如中关村产业集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如青岛家电产业集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
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 中国产业集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的区域分布
典型产业集
主要分布区域
交通运输设备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萧山、上海、长春
汽车整车
长春、上海、广州
摩托车零部件
长春、新昌、温岭
摩托车整车
江门、重庆、温岭
汽车车身及挂车
长沙、顺德、重庆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元件及组件
无锡、深圳、苏州
计算机外部设施
南京、福州、苏州
计算机整机
深圳、上海、昆山
集成电路
上海、苏州、深圳
计算机网络设备
无锡、苏州、济南
通讯终端
深圳汽车论坛
天津、深圳、惠州
通信传输设备
杭州、广州、成都
通信交换设备
深圳、上海、南京
移动通信及其设备
天津、北京、深圳
表2 我国产业聚集发展指数较高的行业(制造业)
行业
产业聚集指数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4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47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0.45
烟草制造业
0.51
有金属冶炼及压扎加工
0.4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0.48
专用设备制造
0.45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
0.4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4
化学纤维制造业
0.53
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
0.5
★关于产业聚集指数(CIP
产业聚集指数用来评估特定产业在全国各地的聚集程度。CIP的值越高,说明该行业的空间分布越不均匀,呈高度集式分布发展;CIP值越低,说明该行业的空间分布相对均匀。
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聚集程度可以用产业的地区产值与全国总产值之比或区位商等方法进行度量;从整体上度量一个产业在全国各地的聚集程度并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需要对各地区产业聚集程度进行汇总并进行适当的表转化处理,影响因素有行业划分的精细程度、区域单元的大小等。
制造业产业集指数分布在0.22——0.53之间,聚集指数的平均值为0.36.化学纤维制造业的聚集指数最大为0.5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聚集指数最小为0.22.
说明:化学纤维制造业是个大行业,属于国家行业分类二级目录,下面还有若干子行业,因此0.53的产业聚集指数属于该大行业的平均指数,其中子行业维纶纤维制造的产业聚集指数高达0.84.
3、 中国优势产业区特点
1) 区域分布特点: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区域
优势产业区数量
区域
优势产业区数量
区域
优势产业区数量
北京
177
山西
48
内蒙古
35
天津
109
吉林
43
广西
60
河北
163
黑龙江
3
重庆
45
辽宁
139
安徽
35
四川
112
上海
359
江西
48
贵州
21
江苏
678
河南
177
云南
40
浙江
561
湖北
98
陕西
59
福建
171
湖南
105
甘肃
26
山东
661
 
 
新疆
10
广东
608
 
 
 
 
河北、天津、北京地区优势产业区数量在8个以上的行业分布情况:
河北
天津
北京
行业
优势产业区数
行业
优势产业区数
行业
    优势产业区数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
专用设备制造业
28
专用设备制造业
1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1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22
金属制品业
1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
印刷业及记录媒介的复制
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0
皮革、皮毛、羽毛及制品业
12
通用设备制造业
8
通用设备制造业
10
橡胶制造业
1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
食品制造业
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8
农副食品制造业
8
 
 
 
 
★关于优势产业区
产业聚集会形成产业区,行业产量占全国比重较大的产业区为优势产业区。
产业聚集指数高的行业,其优势产业区的经济规模就较大;产业聚集指数低的行业,其优势产业区的经济规模就较低。优势产业区的出口、创新、利润指标都要高于普通的产业区,比普通产业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 行业分布特点:
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基本原材料制造业、装配制造业四类制造业中,分别有985、856、922、1948个优势产业区,其中装配制造业的优势产业区占到总产业区个数的40%,装配制造业的产业聚集程度最高,在经济规模、创新率、利润率和增长率上也都明显具有优势,说明装配制造业最适合以产业聚集或产业集的形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