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创新
作者:王宇
来源:《汽车之友》2014年第09期
汽车之友网
        上海通用别克新款君越的设计研发开始于2010年底,该项目由总部位于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主导设计。相比美国,君越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更加被看好,所以在本次新款车型开发过程中,来自中国的设计师拥有极高的话语权,他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客户对于车辆外形以及内饰设计上的喜好。新车型的改款是由总设计师、设计部前期设计总监曹敏和执行副总监黄斌所带领的200余人团队执行,他们整合了通用汽车全球设计资源,在传承别克经典设计元素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同时在功能方面贴合了中国人的用车习惯。显然这次设计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本次对于别克新君越的车型体验,我们也没有按照常规请来《汽车之友》杂志
的读者,而是将君越开进了国家第一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看看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对别克新君越的设计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泛亚汽车
        设计部前期设计师
        曹敏
        曹敏,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设计部前期设计主设计师(首席)/副总监,199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就读,主修产品设计。在概念车设计领域屡次突破着中国汽车前瞻设计的最前沿。1999年,担任中国第一辆概念车——“麒麟”的内饰设计师,该项目获得当年度通用汽车最高奖——总裁奖和上汽集团科技进步奖;2006年,完成了“别克未来-Buick Riviera”这一全球概念车的设计,成为泛亚历史上第一辆国际品牌的全球概念车,奠定通用汽车全球别克品牌产品的新一代设计DNA,在2007上海车展和2008底特律车展成功展出,别克新一代设计语言最终在2009年上市的别克新君越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2009年在上海车展成功发布别克商务概念车,融汇中国元素于高端汽车设计,将别克新一代设计语言成功
拓展到MPV车身形式,预示了上海通用未来高端豪华商务车的设计理念。2010年完成融合中国风与先进科技的未来城市个人交通概念车“源”,与通用汽车的其他ENV概念车一起在2010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馆展出。
        上海泛亚汽车设计中心介绍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简流光舷窗
        在别克的设计元素中再没有比流光舷窗(Porthole)更富有传奇彩的了,它的由来最早要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
        在1907款别克Model H车型上,发动机舱侧面就出现了竖直的百叶窗式散热口,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个设计一直如影随形地出现在各款产品上,并不是为了美观,确实是功能上的需要。到了1934年,Model 90把散热片由纵向改横向,首次出现设计上的变化。在1937款的三大主力车型:Special、Century和Roadmaster上,散热片成鳃状横向排布,具备了日后舷窗的雏形。之后,随着发动机散热技术的成熟,用于散热的舷窗于1942年在别克车型上正式消失。直到1949年款的Super Model、Roadmaster及其敞蓬车上,形似排气孔的圆型舷窗作为装饰性元素正式登场,根据车型的不同有每边四孔和每边三孔两种样式。
        让我们再回到一百年前。1910年,别克开发了一款里程碑意义的赛车——Bug Race Car,那个时代唯一的“F1”赛车。那时的汽车设计还未真正成型,但这款车已经拥有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流线型车身。当时著名的赛车手路易斯·雪佛兰驾驶着这辆车,在各类竞速赛上探囊取物般的摘走冠军,并创造了146.5Km/h的平均时速纪录。这款车装备有一台10L排量的发动机,修长的车头每边探出4个短短的排气管,如此布置是为了提升发动机的功效。这也成为1949款舷窗设计的灵感起源。作为印证的是,在那些车型上,每边四孔舷窗表示配备8缸发动机,而三孔的则是6缸发动机。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舷窗一直是别克车型的主流设计,尽管它的形状不同,但并不影响其成为别克的醒目标志。经过三十多年的沉寂,到2008年在代表别克新一代设计的昂科雷、君越等车型的带动下,舷窗又以新的样式出现,但不变的是它的家族个性与气质以及对别克百年经典的传承。称PATAC)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各出资50%共同组建而成。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设计开发中心,也是国内最大的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