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车辆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1、车辆工程的就业前景挺不错的。
2、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中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材料、流体力学、化工到今天拓展至与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控制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并进一步触及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3、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去向为整车厂(一汽、东风、上汽等),零部件厂商(大陆、延峰、联电)和汽车检测中心,就业面广,前景不错。
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车辆工程》、《计算机技术》。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内燃机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
车辆工程专业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的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车辆工程专业设置背景
车辆工程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有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坚实工科背景的,能从事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上述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拓展资料:
培养目标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车辆工程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总学分建议150~19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业务能力
(1)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车辆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4)具有对车辆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5)具有在车辆工程实践中选择、运用相应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6)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东风汽车怎么样
(7)能够理解、评价车辆工程实践对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行业和区域特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重视教学过程监督,以督促改,以督促教。加强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的过程监督,落实“一听二评三查”的控制过程,严把教学过程管理质量关,即查即改,提高教学监督的作用性与响应性。
(2)优化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在传统的评价体系基础上,拓展评价主体,统一并具体化教师自我评价的标准性,建立规范的学生参评制度,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完善激励考核制度,引导教学成果产出。在学校现有激励和考核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一系列教学奖励办法和相关考核制度,将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价与教师奖励、评聘、晋升等挂钩,奖优罚劣,形成教学管理的有力抓手。
(4)健全毕业生反馈机制,提升反馈效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学校、学院、专业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各有侧重,形成良好的人员和经费保障体系,建立持续有效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课内实践
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的比例达到90%以上,综合设计性实验占总实验项目的`比例达到80%;增加创新性实验和自选协作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优化专业课程设计内容,与课外实践相衔接。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与工程训练大赛相衔接,将专业课程设计与节能车大赛相衔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实习效果。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探索导师互聘、顶岗实习等模式,使学生真正获得生产实践的体验。将毕业设计环节与机械行业卓工联盟毕业设计大赛相衔接,真题真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个性化教育
例如:结合专业特点,以“节能车”设计制作为载体,引入“项目设计”环节,将全体学生划分为多个竞赛车队,每队10—15人,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节能车竞赛规则分别设计制作出节能赛车,按工程设计要求,各组自行设计节能车的结构,完成节能车的零件制造、外购件采购,以及组装、调试和试车等环节。车辆制造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动手对零件及整车进行设计、加工、装配及分析,通过实车跑动验证零件设计、材料选择、加工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完成“产品”的构思、设计、组织、制作、运行等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制造等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作为课内实验的有效补充,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通过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活动的良好环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得以验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检验个人的想法。开放实验室应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应注重训练其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创新意识;对于大三、大四学生,应注重训练工程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其工程意识和科研能力。实验室开放内容要与课内实验、课外科技活动、科研有机结合,不断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引进,开阔学生视野。
(4)课外科技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参与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教师的科研工作,以此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实施“导师制”,使学生及早接触专业教师,融入高年级学生的创新团队并参与活动。它覆盖到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超过50%,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大三、大四学生,有序组织参加各级
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实现全员参与,即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课外科技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真正实现“全员参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例如: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创新以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为主,分三支车队,分别为汽油赛车队、电动赛车队和无人驾驶车队。在研究和制作方程式赛车时,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分为不同的组来进行管理,分别为车身组、发动机组、传动组、转向组、制动组、悬架组、车架组、电池组、采购组、营销组和工艺组等,并设有队长和组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分工明确,合作完成赛车设计、采购配件和制造等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知识的方法,而在设计和制造方程式赛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学生设计和制造赛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搜索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并运用专业知识对赛车进行设计和制造,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提出方案,并进行验证和优化。在学生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指导,在学生遇到无法突破的瓶颈问题时给予一定的指导,以
引导学生自己寻到解决方案。通过对赛车的设计和制作,学生锻炼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