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问题
1.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数(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根据有关研究报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据了解,美国以人均科技投入730美元高居各国榜首,瑞典、日本紧随其后,而我国的人均科技投入经费仅为58美元,不足美国的8%,也仅是韩国的15%。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
明专利申请为13万件,其中一半来自跨国公司。美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年增长量超过20%,2005年的申请量将超过2万件。高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也主要来自国外公司,无线电传输占93%,移动通讯占91%,电视系统占90%,半导体占85%,西药占69%,计算机应用占60%。
从专利构成来看,中国人申请100件专利中,只有18件是发明专利,其余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就是关于产品结构上的一些改进和创新,外观设计就是产品的造型。而国外企业的申请,100件中有86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
统计显示,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奇瑞公司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大型民航客机完全依靠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也基本来自国外。中国外贸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仅为2%。
二、原因分析
1. 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
大量的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央政府出台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政策就超过2500项),但这些政策的制定部门不同,制定的时期不同,针对的问题不同,政策问题的演变程度不同,使得国家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有重复,有空白,也有相互矛盾,政策信号不一致,政策设计不科学,号召性的多,可操作性较差,政策成本预算和控制不力,等等。
2. 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首先,目前的科技进步法已经不能适应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活动对法律的需求;其次,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能够充分体现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或者不能适应自主创新的需求,例如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的法律,缺少统一的公司法,再如政府采购法中没有体现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后,在一些重要方面还存在法律缺失,例如反垄断法、商业秘密法等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
3. 一方面,我国目前科技投入总量仍然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经费支持很少,政府科技经费拨款中用于支持企业科技活动的经费仅占7%,而同期美国企业获得的政府科技经费占政府全部科技支出的比重超过20%。
4. 我国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依赖引进,短期内很难有根本
改变。
5. 市场环境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
6. 现行教育体制不鼓励青年人创新思维。
7. 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
8. 中介服务体系有待优化加强。
9.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品牌建设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从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2006年中国品牌价值前“500强”中,排名第一的是海尔,其品牌价值为639.89亿人民币;而2005年排名世界第一的可口可乐,其品牌价值达到了673.94亿美元,接近海尔的10倍。同时,据了解,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的企业大约只占万分之三,而民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比例则更低,大约不到万分之二。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民营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成果,而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在目前的民营企业中,约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约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中国整体上属于后发国家的大环境分不开。
10. 社会上尚未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对策与措施
1. 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3. 积极完善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4. 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的创新环境,积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1)首先,企业要树立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把创新置于企业战略的最重要位置。(2)政府要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
5. 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
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它是指通过法律赋予应用性创新成果以私
权性质,并在法的强制力的支持下,实现创新主体对其成果所享有的权利的独占控制和支配,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此领域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
7. 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适应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市场体系结构应该是将过去的“政府-市场或企业”的二元市场结构转变为“政府-中介组织(中间服务体系)-市场或企业”的三元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体系结构下,以官产学研合作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包括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逐步培育和规范管理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强化中介组织的联动集成作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市场体系结构,为技术创新提供集中高效服务,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
8. 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优化创新载体。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空间载体和基地,高新技术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的一种典型模式,也是创新型国家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以前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高新技术园区自身发展存在产业集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需要以创新创业为驱动力,转变竞争方式和增长方式,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
而言,发挥高新区的创新载体作用,需要实现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向集约转变、单一重项目引进向重环境和服务的转变、以政策优惠为主向制度创新为主的转变、创新方式上的单一模仿创新向模仿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方式转变、重单一的空间规模扩张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转变。
9. 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四、参考文选1
自主创新支撑“中国创造”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然而,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却仅仅只有10%的利润,至少90%的利润为国外品牌商和经销商所得。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一些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尽快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自主创新之路。为此,我们必须重视自主创新,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提升其经济价值与国际影响力,支撑“中国创造”转变的早日实现。
加强自主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型国家的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研发投入占GDP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关键得靠创新。
加强自主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发展面临极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生态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加强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我国工业总量虽然很大,但许多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不少企业技术“空心化”,关键部件依靠进口,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状况,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就应当让自主创新成为优化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强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形势下,简单模仿没有前途,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既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集成创新;又要抓紧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走中国特的自主创新之路,不仅能够实现“中国创造”,更能续写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参考文选2
全面深刻领会自主创新内涵
当我国第一个汽车发动机自主品牌在奇瑞公司宣布诞生,中国汽车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中国芯”的时候,奇瑞老总尹同耀意味深长地说:“发动机这一关上不去,我们制造一辆车,还没有人家一个发动机赚的钱多,所以最后我们就成了一个搬运工。”他的一番话,生动地诠释了我国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的苦楚和着力自主创新的必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必须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技术基础。把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明确作为国家战略,是改变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并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奇瑞的实践也再次证明,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积累起一批适合我国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求得主动。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强原始性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虽然有较大差距,但已奠定了萌发重大科
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础,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也不断扩大。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也可能在某些领域有所作为、后来居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改变我国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等方面长期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