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探索研究
摘要:我国制造型企业在数字化创新和转型过程中,普遍受到数字技术服务体系,人才适配,资源整合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应从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拓宽人才渠道,培养符合企业实情的数字化全方位人才路径是我们转型的新目标。
关键词:离散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索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们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优势,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要想成为制造强国,就必须展开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创新管理模式。然而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期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正面临研发资金匮乏、技术人才紧缺、供应链波动、关键技术开发投入大时间长等问题,不仅难以产生明显的转型效果,而且阻碍了其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因此,需要正确把握信息化时代制造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明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为此,以下先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
概念为切入点,介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真实案例,剖析数字化转型时期制造企业创新中遭遇的瓶颈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信息化时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模式创新的探讨和研究。
1离散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离散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时代,对企业的计划、生产、营销、服务等整个运营过程的数字化监测及内外部智能化管控,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收集生产流程中的数据及信息,以便对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实施全面的实时监测,对企业的所有业务进行有效管控。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广度、深度的多方位应用,让企业的业务流程彻底变革,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让制造企业在数据驱动、智能助力下其生产、运营、服务、新技术研发均得到改善,最终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盈利模式的优化,进而让用户体验得到提升。总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为其核心,通过网络化手段,实现智能化赋能,从而为产品的高质以及服务的高效交付提供保障,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2离散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痛点
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重型装备制造业的产品通常需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根据个性化的使用场景,制造企业需要能够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工业产品。因此,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差异化特征明显,产品生产模式通常是多品种、小批量、单部件的订单式生产。不同于连续型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离散型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周期通常较长,生产组织更加复杂多变。相比于连续制造,离散制造的产品一般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不连续的加工最终装配而成,每个产品甚至零件的加工过程都可能存在差异,且一种工艺可能由多台设备推进。同时,重型装备制造的厂房和生产设备通常是按照工艺类型统一布置,由于加工设备体积大、吨位重,位置布局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需要根据工艺设备分配加工的物料,对加工的过程品还经常需要进行搬运。面对这些离散型制造的典型特征,传统的生产计划、调度安排和生产流程的跟踪管控方法已经难以进一步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制造效率,亟需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来打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瓶颈。随着新一代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离散型制造业的推广应用,重型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同时,在生产实践中,传统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为离散型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复杂,一旦数据链条存在断点和堵点,就会导致各部门间难以实现业务高效协同和数据有效共享问题。对于研发设计
部门而言,一套完整的重型装备的研发设计工作涉及机、电、液、软等多项业务,缺少高效的研发设计协同平台,将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较高。而由于产品的定制化程度高,生产制造环节对工人的技术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工艺软件的应用虽然提升了工艺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对生产部门的指导性仍存在不足,这就导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业务能力始终存在瓶颈。另外,由于大型加工设备的成本价值高,通常单台部署,一旦发生故障,其维修周期较长,要对设备实现实时、高效管理和故障预测的难度较大。此外,当前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还存在跟踪服务能力较弱的短板,难以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应用推广。
3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
3.1基于企业战略选择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
模式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目的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应以企业战略和未来核心竞争能力为关注焦点,识别企业转型模式和重点转型方向。如果企业将智能化生产作为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转型模式,应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构建支持多品种柔性生产的智能化生产模式,实现高效低成本、短周期、准时化交付;如果将产品远程运维服务作为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转型模式,应在智
能化生产的基础上强化售后服务的产品远程运维服务,通过产品的增值服务实现服务化延伸。
3.2以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奇瑞公司依据企业战略确定转型模式和重点转型方向后,需要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及差距,即确认企业目前的智能化水平现状,并与数字化转型目标对比,按照重点转型方向、难易程度、投入产出比等约束条件遴选出数字化转型项目和实施计划。建议采用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对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诊断评估,识别企业当前自身所处的智能制造水平,并通过“诊断评估—数字化转型项目清单—实施项目—再诊断评估”的循环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3.3打造信息化团队是关键
采取引进加内部培养的方式,打造一支既懂信息化又懂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负责跟踪公司各级用户的系统应用,充分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系统功能的持续完善和提升,为公司业务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培训和外部交流,加强信息化人员对信息化管理、信息
化新技术的了解和学习。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横向交流、与上下级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纵向交流,加深信息化人员对公司的了解,提高业务和管理能力,提升需求分析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强化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引进,加强与信息化服务商的合作,引进服务商的开发人员完成基础开发任务,建立应届生招聘和社会招聘信息化人才的通道,并完善总部与项目部信息化人员调动方式,促进公司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
3.4建设离散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核心。离散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帮助离散制造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具体来说,离散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企业实现:
3.4.1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3.4.2实现生产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4.3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4.4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3.4.5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企业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有效途径。制造企业要想成功转型升级便离不开创新,通过创新让企业的整体运营得到改善,市场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降低成本的根本目的,推动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上分析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遭遇的瓶颈问题,并探讨了破解这些问题,优化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举措,旨在为制造企业行业竞争能力、产品品质控制能力、市场洞察能力、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运营管控能力等多方面的飞跃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徐琴.数字化转型视角下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时代经贸,2022,19(10):6.
[2]翟洪宇,任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企业创新管理优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2
1,034(008):18-19,49.
[3]张越,刘萱,温雅婷,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模式与创新生态发展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2020,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