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出⾏调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
北京市曾于1986、 2000年进⾏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盾不断涌现。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轮全市性调查。
调查共包括⼋个专项,12个分项。其中规模最⼤的居民出⾏调查⼀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超过30万。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作⼈员。
⼀、居民出⾏调查
1、调查背景
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次以居民出⾏调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于2000年开展了第⼆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
划、建设、管理和运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作,满⾜了⼤量的实际需求。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建设智能交通应⽤系统过程中积累了⼤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成⽴以来坚持开展了⼀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系统、某⼀分析⽅⾯或者城市区域的某⼀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度,都⽆法代替居民出⾏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民⽣活⽔平的提⾼,北京市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特征发⽣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2000年⾄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开放的不断深⼊,城市⾯貌⽇新⽉异。特别是随着⼈民⽣活⽔平的提⾼,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2004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2000年的132万辆发展⾄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中占
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与2000年相⽐较,城市交通拥堵⽇趋严重,城市交通问题也⽇趋突出,要解决好北京市⽬前的交通问题,陈旧的数据已不敷使⽤,迫切需要组织第三次居民出⾏调查。
2、调查⽬的和意义
本次调查作为2005年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内容,⽤以完善北京市的交通模型,为交通战略研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定量分析平台,为缓解北京市当前紧张的交通状况提供数据⽀撑。
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布局和⼟地利⽤结构的变化,城市居民出⾏源强度、分布、交通结构、出⾏⽬的等基本出⾏特征的变化情况。
从居民出⾏的⾓度出发,分析交通供需⽭盾的根本原因,为交通需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掌握居民出⾏规律的基础上,构筑交通模型,为城市进⾏科学的交通规划服务,缓解交通拥堵。
3、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包括三个⽅⾯的调查内容,即居民⼀⽇出⾏调查;有车家庭汽车⼀⽇出⾏调查;⾮集中居住的外来⼈⼝⼀⽇出⾏调查。其中居民出⾏调查是本⽅案的重点。三项调查内容都通过⼊户访问的形式进⾏家访调查。
①居民⼀⽇出⾏调查
调查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机动车数量、⾃⾏车拥有数量,家庭⽉交通费⽤,⽉平均收⼊等;
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各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持有驾照情况、⽉票、居住类型、学校或单位地址等;
出⾏信息:出⾏⽬的、出⾏距离、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的地建筑类型、使⽤的交通⽅式(如果是⼩汽车还要包括,同车⼈数)等;
有关费⽤信息:交通费⽤、停车(包括夜间停车)费⽤等;
未出⾏原因
有车家庭的汽车出⾏⼀⽇信息(与②同)
②有车家庭汽车⼀⽇出⾏调查
车辆基本信息:车型、车龄等;
车辆出⾏信息:出⾏⽬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同车⼈数、车辆停放地点、停
车费⽤、家庭地址、单位地址、停车场地类型、停车场地址、停车场建筑性质、末端⾛⾏距离、末端⾛⾏时间等;
车辆费⽤信息:停车费⽤(⼀次缴费⾦额/⽉缴费⾦额/年缴费⾦额);
车辆未出⾏的请注明原因。
同时调查夜间停车信息和停车费⽤情况。
③⾮集中居住外来⼈⼝⼀⽇出⾏调查
调查户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是否拥有机动车及其数量、⾃⾏车拥有数量,家庭⽉交通费⽤,⽉平均收⼊;
调查户成员基本信息:各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持有驾照情况、⽉票、居住类型、学校或单位地址;
出⾏基本信息:出⾏⽬的、出⾏距离、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的地建筑类型、使⽤的交通⽅式(如果是⼩汽车还要包括,同车⼈数);
有车家庭的汽车出⾏⼀⽇信息(与②同)
具体调查内容见居民⼀⽇出⾏调查问卷(见⽂件下载)
4、对象选择
本次居民出⾏调查的对象是调查区域内所有的北京市常住⼈⼝(包括农业⼈⼝、⾮农业⼈⼝和集体户⼝),其中还包括接近40%的有车家庭;以及长期(三⽉以上)或短期(三⽉以下)居住、停留在这些常住⼈⼝居住区内的外来⼈⼝。
5、调查区域
本次居民出⾏调查区域的将是整个北京市市域范围,包含北京市城⼋区及⼗个远郊区县,重点范围是六环路以内,以获得该区域内所有⼈、货、车的活动情况资料。
⼆、流动⼈⼝出⾏调查
1、调查的⽬的、意义
流动⼈⼝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个重要因素。1997年流动⼈⼝普查结果显⽰,北京市流动⼈⼝总量为2 30万⼈,市区内为181万⼈。2002年北京市有关统计数据显⽰,北京市流动⼈⼝总量已经达到330万⼈的规模。所以,流动⼈⼝规模显著增长是近年
来随着北京市经济飞速发展⽽产⽣的⼀个普遍现象。流动⼈⼝参与城市活动的强度和范围也越来越⼴泛,对其出⾏特征的把握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交通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调查内容
由于居民出⾏调查已经结合了居住在居民户的外来⼈⼝出⾏调查内容,故本调查的调查对象为⾮集中居住的短期来京流动⼈⼝(短期来京⼈员指在外地来京在北京居住不超过3个⽉的⼈员),本调查⽬的在于掌握该种⼈的出⾏活动特征。
调查内容根据被访者的不同有所差异。
调查内容包括以下2个⽅⾯:
①被访者基本信息:
户⼝所在地
在京居住地(到达北京时间不满1天的流动⼈⼝此项为打算的居住地)
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属性
来京已驻留时间
来京交通⽅式
来京⽬的
⽉票拥有情况(对到达北京时间不满1天的流动⼈⼝不调查此项)。
②调查前⼀⽇被访者的出⾏信息
每次出⾏的:
出⾏⽬的
出⾏⽅式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停车信息(停车地点、时间、费⽤、步⾏距离)。
具体调查内容见2005年北京市流动⼈⼝出⾏调查表(见⽂件下载)。
3、调查规模
流动⼈⼝的总量和分布都是⼀个不断变化的因素,其出⾏的基本特征和交通结构对现状的评价和规划预测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掌握这些出⾏特征只需要较⼩的抽样率和较少的样本量,本次流动⼈⼝出⾏调查的抽样率定为2%。
4、对象选择
由于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短期来京的外地来京⼈员,因此本次流动⼈⼝出⾏调查应采⽤多种调查形式⼀并进⾏。
①按流动⼈⼝到达地点进⾏街坊询问调查
具体调查地点选取在典型性的⽕车站及长途汽车站,调查对象为外地来京⼈员。
②旅馆调查
在调查⽇当晚,对旅馆内的流动⼈⼝进⾏抽样调查。
三、公车⼀⽇出⾏调查
1、调查背景
北京市分别于1990年、1994年和2000年进⾏过三次全市性的机动车出⾏调查。1994年调查设计抽样率为20%,实际平均抽样率7.49%,其中客车7.79%;货车7.08%,共调查客货车辆36642辆。2000年设计抽样率为10%,实际平均抽样率为9.9%,其中客车10.9%,货车6.6%,共调查客货车辆79971辆。⽬前,在各项相关的⼯作中,都⼀直沿⽤这些调查的数据成果。
⾃2000年⾄今的五年中,北京市机动化速度更加快速,机动车的保有总量和车型、车辆属性结构都发⽣了巨⼤的变化。有鉴于此,有必要进⾏⼀次新的机动车出⾏调查。
2、调查⽬的和意义
掌握公有载客机动车源流强度、分布规律和出⾏特征;
对⽐公车、私车的出⾏特征和效率,评价道路⽹容量与机动车出⾏需求的平衡状况;
评价载客机动车运营、运⾏的效率;
3、调查内容
公车⼀⽇出⾏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项:
①车辆属性信息
包括车辆固有属性信息如号、车辆类型、排⽓量、核定载客⼈数、车龄、累计⾏驶公⾥数等;
还包括车辆使⽤属性信息如所属单位地址、单位性质、司机是否专职、使⽤燃油类型及规格、夜间停放信息、各类成本信息等;
②出⾏信息
包括出⾏时间、地点、⽬的、合乘状况、出⾏距离、中间停靠、过路桥费⽤以及⽆出⾏的原因等。
4、调查对象
根据机动车牌照登记的车型划分,⽬前北京市的机动车的主要类型有:⼤客车、⼩客车、⼤货车、⼩货车、特种车、专⽤车、电车、脚踏车、专⽤机械车;另外还包括挂车和⼀些农⽤车辆、外籍、使馆车辆。鉴于不同车型对道路交通影响的不同以及调查⽅法的多样性,本次公车出⾏调查将重点调查⼤客车、⼩客车两种车型。
客车类中的出租车和公交车由于出⾏情况特殊,将作为专项调查单独进⾏。故本次调查的对象将主要是上述车型中不包含出租车和公交车(包括中巴)的所有车辆。
5、调查区域
如同居民出⾏调查⼀样,本次公车出⾏调查的重点区域仍是北京中⼼城区,同时兼顾新城和郊区的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及其与市区之间的机动车交通联系,本次公车⼀⽇出⾏调查的区域将确定为北京市⾏政管辖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北京市市区和所有的远郊区县。
四、出租车⼀⽇出⾏调查
1、调查背景
随着城市空间调整、总体规划落实,全市交通出⾏也将发⽣⾮常⼤的变化,为了了解当前全市交通出⾏时间、空间上分布特征,制定正确的交通规划⽅案,对全市进⾏综合交通调查以获得北京市全⾯的交通基础数据成为当务之急。
出租车汽车调查是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涉及到出租车的主要是出租汽车⼀⽇出⾏调查。
2、调查的⽬的、意义
本调查在于获得北京市出租车出⾏的规律和特征,掌握出租车的相关出⾏特征,为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持。
3、调查内容
①出租车公司运营信息
出租车保有量,各出租车公司拥有出租车数量,每辆车租价、单双班及车牌照号码。
②出租车⼀⽇出⾏调查
抽取车辆IC卡中当天的全部数据。
调查⽇期、车牌照号码、车型、排放量、车辆⾪属公司名称、租价、单双班类型。
司机开始上班的时间和下班时间
每⼀次营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各项:载客开始时间、载客开始地点、载客⼈数、乘车⽬的、载客结束时间、载客结束地点。
班中休息开始和结束时间
出租车夜间停放地点属性
每个⽉的各类运营成本(保险、维护、燃油、停车等)
4、调查范围、规模
到2004年底,北京市共有出租汽车52346辆,2005年这个数字有所增加。按照10%的抽样率,需选择约6000辆出租车进⾏⼀⽇出⾏调查。
五、核查线调查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随着城市化发展,原来⼀贯的环三环内环核查线调查已经不能完全说明进出城区的交通总量,在增加环五环内环的核查线调查之后仍显不⾜,并且在以往的核查线调查中,客流量调查⼀直未被列为重点;另⼀⽅⾯,随着城市的扩张,各类出⾏的主要发⽣区域就由2000年的四环范围内,变为2005年的五环范围内,同时还要兼顾规划的新城范围及城市各出⼊⼝与外部区域的交通通道等等,因此在本次综合交通调查中,有必要对核查线进⾏加密,并增加其公交车客流量的调查。这些因素均将导致核查线调查⼯作量的⼤幅度增加。
2、调查⽬的及意义
对于北京市来说,核查线调查是综合交通调查中⼀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其调查的⽬的、意义如下:补充居民出⾏调查和机动车⼀⽇出⾏调查,并验证其有效性;
校验、核查北京市客流、机动车流的总量及其在核查线两侧的区域交换量,有助于提⾼模型的可靠性;
在居民出⾏调查和机动车⼀⽇出⾏调查的基础上,对核查线进⾏加密,以增加校核⼒度,满⾜建模要求;
⽐较历年核查线和道路车流量调查的成果,分析核查线调查路段机动车、⾮机动车流以及客流的变化情况。
3、核查线调查内容
全市核查线调查的内容是:通过核查线断⾯的双向机动车、⾮机动车的车流量以及公交车客流量。调查路段分布如下所⽰:
北京机动车牌照申请1. 东西向核查线:沿⾩⽯路--⾩成路--⾩成门内、外⼤街--西安门⼤街--⽂津街--景⼭前街--五四⼤街--东四西⼤街--朝阳门内、外⼤街--朝阳路南侧⼀线。
2. 南北向核查线:沿规划城市南北中轴线,即:北⾠路--⿎楼外⼤街--旧⿎楼⼤街--地安门内、外⼤街--北、南长街--⼈民⼤会堂西路--前门⼤街--天桥南⼤街--永定门内、外⼤街--南苑路西侧⼀线。
3. 以三环路内侧⼀线为核查线,与三环路主辅路相交的道路(包括在三环辅路上开⼝的⼤型公建和⼤型居住⼩区的出⼊⼝)的所有路段均为调查对象。
4. 以五环路内侧⼀线为核查线,与五环路主路相交的道路均为调查对象。
5. 沿圆明园西路—万泉河路(三环苏州桥-----五环肖家河桥)东侧⼀线为核查线,五环内、三环外所有路段为核查线调查范围。
6. 沿京顺路(三环三元桥-----五环五元桥)西北侧⼀线为核查线,五环内、三环外所有路段为核查线调查范围。
7. 沿京⽯⾼速路(三环六⾥桥-----五环卢沟桥)北侧⼀线为核查线,核查范围为三环路和五环路之间与铁路线相交的所有路段。
8. 沿京津塘⾼速路(三环分钟寺桥-----五环⼤⽺坊桥)东侧⼀线为核查线,核查范围为三环到五环之间与京津塘⾼速相交的所有路段。
4、调查时段
2005年秋季的正常⼯作⽇(每周的周⼆到周四),严格避免在不良天⽓进⾏核查线调查。
本次车流量调查分为①24⼩时、②16⼩时、③8⼩时三种调查类型。三者应按照区域、道路等级进⾏均衡配置,避免出现某区域的某种类型道路⽆24⼩时观测点的情况。公交车客流量均为17⼩时,早6:0 0——晚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