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5年,许多汽车企业期望今年的车市能够回暖,而一些日本汽车公司也在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预测,他们表示对中国车市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认为中国车市会出现像1965~1970年日本汽车市场起步时那样的发展。
    日本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市场,其发展轨迹到底是怎样的呢?
    战后20年:汽车市场发展的基础阶段
     
    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进入战后经济复兴的十年。面对美、欧进口汽车的猛烈冲击,日本政府出于对本国汽车业的保护,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而此时,丰田、日产、本田等一些汽车企业开始纷纷推出新车型,日本汽车工业开始发展。
     
华中车展    但这段时期的日本汽车市场,与我国1984年以前的状况相差不多,几乎没有私人用车,汽
车消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大公司的公务、商务用车,还有一些卡车和营业用车。数据显示,1950年,日本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2.7辆。
     
    1955年以后,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后十几年间,日本经济保持在平均10%左右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客观上也拉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从1955年~1965年,出现个人对汽车的需求,但当时的汽车买主还只限于那些富裕的人,汽车在人们眼里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此外,出租车也开始作为一股力量发展起来。如果把1955年~1965年这段时间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做一个比较的话,应该是相当于我国的1994年~2002年阶段,公务车比例稍有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起步。
1965~1975年:汽车普及过渡的关键10年
     
    1965年,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的开通揭开了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自此日本掀起了爆炸性的汽车普及狂潮,极大拉动了汽车消费。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
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38万辆,千人平均保有量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值得一提的是,日本1960年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此后汽车销量的井喷发展进行了铺垫。“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在1960~1970年这十年间将国民收入增加一倍,但这个目标在1967年就提前实现了。从1960~1967年,城市居民家庭月收入从4万多日元上升到8万多日元,实际消费支出从3万多日元上升到6万多日元,实现了翻番的目标。
     
    日本居民收入的增加为汽车进入百姓人家提供了前提。1965年被日本汽车业称为日本汽车的元年,这一年相当于中国的2002年,私人购车超过轿车总销量的一半,普通劳动者成为汽车的主流买主,汽车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代步工具。专家指出,当一个市场的主体是私人购买者时,这个市场才能真正迅速扩张。1965年后的日本车市,每年增长的速度不亚于中国市场前两年火爆发展的态势。
蓝鸟车     
    70年代初期,随着中东战争的爆发,全球的石油危机开始日益严重,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经历了连续快速增长的日本汽车工业受到了影响,日本汽车产量也在1974年出现自196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那一年,千人保有量仍然达到了251辆。石油危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让日本汽车企业成了受益者,日本的小排量汽车开始受到了欧美消费者的青睐,从而为其占领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1976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250万辆之多,首次超过国内销量。
     
    在1945到1974年的30年里,日本汽车拥有量每五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100%,市场需求量增加了180倍。
1975年以后:汽车市场的成熟期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的增速放缓,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左右。从1975年开始到1988年,日本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开始减缓,年销量在300万辆左右,每年的增
幅不大;相反,出口依然强势,推动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
      伊兰特怎么样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日本带入了汽车市场的成熟期,这时的消费者阶层较为稳定,一般劳动者成为汽车的主要买主,消费者的观念也出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乘用车的销售结构中,微型车的比例和多用途车的比例均有大幅增加,这反映了汽车已经从代步的工具向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转变。在这一基础上,汽车的复数保有量渐渐增大,人们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二手车市场也逐渐发展,二手车的交易量逐年扩大,并在1992年开始超过了同年新车销量,在1996年更是达到历史最高纪录的794万辆。另外,消费结构也在发生转变,女性和老人的比例开始增大。
     
    9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还有随之而来的美元的疲软与日元的坚挺,影响了日本汽车的出口。而国内销售则在不断回升,并于1989年重新又超过了当年的出口量。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日本的财政利好措施有很大关系。为应对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出台了多项
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拉动消费。1989年,日本政府废止了实行了60年之久的对汽车征收高额物品税的传统,而改为征收与其他商品相同的3%消费税。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市场回暖。
从日本汽车发展史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提起日本我是又恨又敬佩,恨是因为他们的侵略历史,永不能忘,敬是他们的民族精神值得每一个想富强的国家学习。关于汽车工业日本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想从日本汽车发展的成功历史出我们发展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少走弯路,快速发展。  
让我们先来看看日系汽车的发展史。  
现在作为日本第一大汽车生产厂家的丰田公司1933年底才成立,而且只是作为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制造厂的一个部门。  
    1937年8月丰田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丰田汽车公司。  1950年,为了学习美国的经验,公司总裁丰田英二专程到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考察了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
个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1961长安汽车待遇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  
 
  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  
 
  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  
 
  1968年追上西德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0 深圳车辆违章
  1990年日本以1348 68万辆的汽车产量创出历史新高。  
逍客多少钱世界汽车工业诞生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自由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而日本汽车竟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击败美国汽车,在这个市场上站稳甚至曾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迹,以至于美国年轻人以拥有一辆日本跑车而自豪。应该说确实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回顾他们的发展历史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国家的支持作用。日本汽车在起步时,市场上几乎已被美国车占领,到处充斥着美国车,情形和我们现在的外资车差不多,严重影响了日本汽车的发展。于是,日本政府作了以下决策。1、制定军用汽车补贴办法,对汽车企业进行补贴。2、制定较高的进口汽车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关税达30%后期日本汽车发展起来后被取消一直到现在日本对进口汽车是零关税。3、严格限制外资流入汽车企业。保证本国汽车的独立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
正好走了相反的道路,到处是合资企业。究竟哪种方法更好,现在国内也存在着很大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多的合资企业(全球最强汽车公司基本都来了)已经严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依靠他们的低价格切入市场,而外国汽车通过合资建厂使他们的成本与民族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而技术上保持绝对优势。这就不难看出民族企业面临多大的竞争压力了。没有合理的利润他们的研发费用必定不足,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虽然加入世贸我们的关税逐步降低,但进口汽车尤其是进口中级以下车对民族企业的压力并不大,合资车才是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虽然彩电、手机的合资企业并没有扼制民族企业的发展,反而使他们在技术上很快追了上来,并进而冲击世界市场,但汽车这一相对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是否也能达到这一效果,前景难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过多的合资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希望国家能够有效控制这一问题。此外,国家应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切实的优惠,不妨效法日本象对农产品一样给予补贴,税收上给予优惠。公务用车强制性使用国产车也可降低消费财政收入呀!通过这些措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毕竟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二、关于质量。我认为这是日本汽车强大竞争力的关键。有人说日本车靠价格低,或是省
油才发展起来的,我想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质次价低永远不能持久,但物美价廉的东西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而日本汽车的可靠性是它成功的利器。其实日本产品在以前一直象中国产品一样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通过他们的努力,日本产品现在已经成了品质优秀的代名词,这就是竞争方式的改变。美国著名市场调查公司J D Power2003年对美国汽车市场质量调查:共有5 5万名美国车主参加了这项调查,受访者的汽车使用时间约为3年左右。在受调查的37种汽车品牌中,平均每百辆车中有273个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最少的10个汽车品牌中,有5个日本品牌、4个美国品牌、1个德国品牌。质量最好的3个品牌是:丰田公司的凌志,日产公司的无限和通用公司的别克。其中,凌志汽车连续第9年成为质量问题最少的汽车,每百辆凌志车中平均只有163个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显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整体上超过了沃尔沃、大众等欧洲品牌,但比日本汽车仍有差距,在质量上追赶日本车是美国车的目标,并正在“逐渐甩掉耐用性差的帽子”。从这个调查中可看出日本汽车的可靠性确实很高,这样的产品不畅销是没有理由的。而这一点是中国企业最应该学习的。其实技术高与质量好并没有必然联系,象奇瑞风云那个档次车,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高可靠性过硬的质量是市场竞争的最主要因素。希望民营企业一定要真正注视这个关键问题,中国汽车发展的关键就是不断提高质量,唯有高质量的产
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也才能真正吸引中国消费者的目光,光靠爱国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没有用的。韩国汽车刚进入国际市场不就是遇到过可靠性的挫折吗?日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以丰田最为典型其管理方式为世界各国所学习。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难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差。正是这种精神才造就了他们汽车的高可靠性。其实一个很小的问题可能就会使消费者感到很失望,每个汽车每个配件的高度统一标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