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度10m,污染物流速设置为2.5m/s,模型选用标准k-ε
模型,以及组分运输模型。将污染物入口边界设置为速度入口(velocity-inlet),污染物出口边界设置为自由出口(outflow),建筑物壁面设置为wall且壁面无滑移,流体域底面设置为wall,两个侧面以及顶面设置为对称边界(symmetry)。污染物为Fluent自带的CO,流体域的材料设置为Air和CO的混合物,但CO占比为1。
汽车尾气的危害可知当污染物来流向与街道方向平行时,无论高宽比为多少,污染物浓度与街道中心线距建筑迎风面的距离成正比关系。高宽比为0.5时街道尾部污染物浓度较大,是因为低矮的建筑物不容易阻挡自然风的扩散,自然风更容易从建筑物的上方扩散出去,随着街道的延伸风速随之减小,建筑物尾部风速最低,污染物容易堆积,导致街道尾部易形成污染。高大的建筑物更容易使自然风聚集在街道内部,左右两边的自然风受建筑表面低压区的吸引会形成一股强劲的下冲方向自然风,这会迅速的带走滞留在此高层建筑物底部的污染物,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高宽比为、1.5、2时污染物浓度分布差别不大,可见建筑物的高度
高宽比为0.5时,街道入口处和街道中心区域污染物浓度最小,街道前部有一个明显的污染物堆积区,这是由于街道入口处建筑物的阻挡使得此处风速低,污染物不易扩散。同样街道尾部也有一个污染物堆积区,参照①的结论可知,自然风经过街道内部多次的阻挡以及扩散,经过街道尾部时风速已经很低,造
成局部污染。高宽比为1时,污染物的分布趋势和高宽比0.5的情况相似,其污染物浓度最小区域出现在街道后半部分。高宽比为1.5和2这两种情形都是在街道入口处污染物浓度相对偏低,其后污染物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程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峰值会向街道后方移动。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街道内部
图2污染物来流向平行于街道方向时Z=1.5m处污染
物浓度图图3污染物来流向与街道方向成45°夹角时Z=1.5m
处污染物浓度图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