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一起被列入新基建范围。在“新基建”背景下,人工智能将为智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与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
当前,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构建,以信息通信、生命、材料科学等交叉融合为特征的集成化创新、跨领域创新渐成主流,围绕“智能+”打造的产业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预计2021年,人工智能将加速成为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支撑。
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新兴技术持续孕育,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集成化技术创新加速
2020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单点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但人工智能与相关技术的协同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尚在早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率有待提升。我们判断,未来人工智能单项技术独立发挥作用将面临天
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推动人工智能与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
具体方向上,以交叉融合为特征的集成化创新渐成主流,多种新兴技术交叉集成的价值,将使人工智能发挥更大社会经济价值。预计2021年,人工智能将与汽车电子等领域加速融合,实现感知、决策、控制等专用功能模块,推动形成自动驾驶、驾驶辅助、人车交互、服务娱乐应用系统,进一步革新传统汽车产业链,使汽车加速智能化、网联化;人工智能有望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相结合,为的增强、数据资源的累积,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将实现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推动经济发展全要素的智能化革新。展望 2021年,人工智能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进入到智能经济的新阶段,智能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形态已初现雏形,人工智能将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成为新常态下产
王  哲
范振锐
唐宇佳
赛迪智库世界工业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室
主任
赛迪智库世界工业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室
助理研究员
赛迪智库世界工业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室
助理研究员
系统。数据的泛在和应用需求的泛在,人工智能的
应用场景将从拓展到更多行业、更多领域、
更多环节、更多层面,任何人、任何单位在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使用的泛在智能将
加速实现,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
与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具体方向上,预计2021年,制造业将是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为丰富、最具潜力的领
域,其应用需求贯穿制造业全生命周期,将
成为未来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关键领域,人
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在制造业更多
环节、
更多层面得到推广和深化,需求导向、
痛点聚焦将成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关资重点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应用模式与商业模式的成形,人工智能市场和产业发展将持续向好。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77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600 家,已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地之一,“场景决定应用、 应用
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人工智能投融资逻辑进一步获得各界认可。预计2021年,人工智能领域细分化和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广泛的商业化落地阶段来临,政府和市场对于与具体应用场景,特别是与实体经济应用需求紧密结
表1 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基础设施载体建设情况
中国汽车投诉网
合的应用将更加关注。具体而言,预计2021年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热度将持续,地方扶持政策、举措等也将变得更加务实和具备可操作性,应用将成为政府关注和紧抓的重要内容,国内更多城市()将聚焦智能芯片、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优势产业,面向医疗健康、金融、
供应链交通、制造、家居、轨道交通等重点应用领域,积极构建符合本地优势和发展特点的人工智能深度应
用场景,预计未来一年新零售、无人驾驶、医疗和教育等易落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将更加受到资本关注。同时,由于中国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方面仍落后于美国,随着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底层技术的投资热度将持续增长,那些拥有顶级科学家团队、雄厚科技基因的底层技术创业公司将获得资本
市场的持续资金注入,资本市场的转变将图
3 人工智能“新基建”赋能各行各业,产业底层支撑能力持续提升资料来源:赛迪智库,2020年11月
图4 人工智能“新基建”的三种赋能方式基建”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习算法将在主流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库中得到资料来源:赛迪智库,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