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CNMR-I型核磁共振实验仪
实验指导书
核磁共振,是指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在恒定磁场中由电磁波引起的共振跃迁现象。1945年12说,美国哈佛大学的珀塞尔等人,报道了他们在石蜡样品中观察到质子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1946年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布络赫等人,也报道了他们在水样品中观察到质子的核感应信号。两个研究小组用了稍微不同的方法,几乎同时在凝聚物质中发现了核磁共振。因此,布络赫和珀塞尔荣获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后,许多物理学家进入了这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核磁共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许多科学领域,是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研究中地一项重要实验技术。它是测定原子的阿核磁矩和研究核结构的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也是精确测量磁场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原理
下面我们以氢核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来介绍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法。氢核虽然是最简单的原子核,但同时也是目前在核磁共振应用中最常见和最有用的核。
(一) 核磁共振的量子力学描述
1. 单个核的磁共振
通常将原子核的总磁矩在其角动量方向上的投影称为核磁矩,它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写成
或
(2-1)
式中称为旋磁比;特斯拉实验为电子电荷;为质子质量;为朗德因子。对氢核来说,。
按照量子力学,原子核角动量的大小由下式决定
(2-2)
式中,为普朗克常数。 为核的自旋量子数,可以取对氢核来说,。
把氢核放入外磁场中,可以取坐标轴方向为的方向。核的角动量在方向上的投影值由下式决定
(2-3)
式中称为磁量子数,可以取。核磁矩在方向上的投影值为
将它写为
(2-4)
式中称为核磁子,是核磁矩的单位。
磁矩为的原子核在恒定磁场中具有的势能为
(2-5)
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对氢核而言,自旋量子数,所以磁量子数只能取两个值,即和。磁矩在外场方向上的投影也只能取两个值,如图中所示,与此相对应的能级如图中所示。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选择定则,只有的两个能级之间才能发生跃迁,这两个跃迁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
(2-6)
由这个公式可知:相邻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与外磁场的大小成正比,磁场越强,则两个能级分裂也越大。
如果实验时外磁场为,在该稳恒磁场区域又叠加一个电磁波作用于氢核,如果电磁波的能量恰好等于这时氢核两能级的能量差,即
(2-7)
则氢核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由的能级跃迁到的能级,这就是核磁共振吸收现象。式(2-7)就是核磁共振条件。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常写成
,即 (2-8)
2. 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
上面讨论的是单个的核放在外磁场中的核磁共振理论。但实验中所用的样品是大量同类核的集合。如果处于高能级上的核数目与处于低能级上的核数目没有差别,则在电磁波的激发下,上下能级上的核都要发生跃迁,并且跃迁几率是相等的,吸收能量等于辐射能量,我们究观察不到任何核磁共振信号。只有当低能级上的原子核数目大于高能级上的核数目,吸收能量比辐射能量多,这样才能观察到核磁共振信号。在热平衡状态下,核数目在两个能级上的相对分布由玻尔兹曼因子决定:
(2-9)
式中为低能级上的核数目,为高能级上的核数目,为上下能级间的能量差,为玻尔兹曼常数,为绝对温度。当时,上式可以近似写成
(2-10)
上式说明,低能级上的核数目比高能级上的核数目略微多一点。对氢核来说,如果实验温度,外磁场,则
或
这说明,在室温下,每百万个低能级上的核比高能级上的核大约只多出7个。这就是说,在低能级上参与核磁共振吸收的每一百万个核中只有7个核的核磁共振吸收未被共振辐射所抵消。所以核磁共振信号非常微弱,检测如此微弱的信号,需要高质量的接收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