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下)
127
传播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胡顺吉,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
浅析电影中的主观类效果音响
胡顺吉
摘  要  一部电影的成败不光取决于内容和画面,效果性音响的添加和运用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个领域现在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研究体系,但随着电影品质的整体提升,对这一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结合一些优秀电影,对其中效果音响的主观表现性运用加以分析说明,以取之长处借鉴学习。关键词  效果音响;电影艺术;主观表现性
中图分类号  J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69-0127-03
1  主观类效果性音响
音响是指与画面相配合的除人声、解说和音乐以外的声音。音响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加画面的真实感,扩大画面的表现力[1]。在影视剧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雨声、雷声等自然界拥有的声音;也会听到汽车马达、机器运作等生活坏境中的声音,这些声音统称为音响效果。根据声音出现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主观类效果性音响”和“客观类效果性音响”两个部分。1.1  何为主观类效果性音响
“主观”属于自我意识方面(跟“客观”相对);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的偏见(跟“客观” 相对)。
主观类效果性音响通常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情绪描写,具有多种表现功能。它随创作者构思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不确定和多变的特性,然而正是这种特性使它总是充满神秘及挑战。1.2  主观类效果性音响的产生
为使影片更加生动逼真,录音师常会刻意强调某种声音,并为这种声音做造型处理,以获得符合
影片需要的声音形象[2]
。这些声音多数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录音师通过自己对影片风格的界定和主旨的理解后,脑海中会产生
一系列声音画面,经过严密筛选和提炼后,对这些声音进行艺术构思和分类处理,最终设计完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音响。1.3  主观类效果性音响的作用
首先,主观类效果性音响充分展示了影片的创作风格,能有效地烘托影片气氛,营造叙事环境,奠定整体感情基调。如在苏联战争电影《攻克柏林》中,影片开始不久,炼钢劳模安德烈和女教师在田野里欢愉时,突然出现飞机轰炸的声音,影片通过
爆炸的音响告诉观众,战争开始了,平静的生活结
束了,影片的整体风格就此敲定。
汽车影视
其次,主观类效果性音响能较好地调节影片节奏,丰富时空层次,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直接影响
观众情绪[5]
。电影是以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它是一个三维画面,而声音的出现,使影视时间“物化”出新的四维——时间维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影层次更加丰满,扩展了画面容量,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画外空间。比如画外音的运用,画外音是指画面上人们看不到声源的声音,它是影视结构艺术中一个独特的表现手法。例如环境音,大自然的鸟叫声、风声等,以及画外人物对画内人物的呐喊声,或者是看不见的留声机传出的音乐声,等等。画面外,是人们看不到的但又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在不影响电影主要表
现画面的同时,又需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给予影片更多开放性发展,这里使用画外音可谓恰到好处。既不会直接呈现结果,给人以过于浅显没有悬念的感觉,也不会使人产生疑虑,导致影片晦涩难懂,因为画面没有给到的结果,声音给出了,并且给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来源于不同观众的不同内心世界。
最后,主观类效果性音响具有较强的艺术渲染效果,可赋予影片生动鲜活的表现力,增加其冲击力,一定程度上起到深化主题、揭露主旨的作用。例如剧情内声音和非剧情声音的运用。剧情内声音的使用一般不易被观众察觉,会本能地认为是电影剧情中的声音或是剧情需要。例如,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前一秒节奏还十分紧凑密集,下一秒就突然静止或出现真空状态。这其实是以影片中人物情感为主观意愿设计的音响效果,并不属于真实的客观世界,也不属于影片当下所处情境下音源发出的
2020·10(下)《科技传播》
128
声音,这种处理让影片更有代入感,使观众更能以第一视角感受当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非剧情声音指的是在影片中,人物听不到的声音,也就是故事空间之外的声源发出的声音。一般常见于在特定的环境下,把不属于这个环境的、意料之外的、却又充满情感彩的声音加入到这个环境中去[4]。例如,在深夜的办公室,四下无人,只有时钟的滴答声伴随着忙碌的主人公,这时他终于完成了一年到头繁重的工作,这里就可以加入烟花绽放的声音,或者大自然的鸟叫声和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表示压抑心中已久的情绪终于得到抒发,此时的愉悦心情不言而喻。虽然没有真实的存在于那个情境中,但内心已得到释放,已然身临其境。这种本不该出现在画面中的声音,就属于非剧情声音,而这种反差的刺激则可以主观地引导观众至视觉之外的事情上,增强艺术渲染效果。
2  主观类效果性音响在电影中的运用
著名的音效大师Ben Buntt 说过,我们每一个人的脑中都带着一本情感的词典,某种感情就联系着某种声音。
这就是主观意识的体现。例如:当人物处于兴奋状态时,泉水流淌的叮咚声或小鸟欢快的鸣叫声都可以与这种愉悦的情感相联系;相反的,当人物处于哀伤状态时,秋风吹过的呼呼声或树枝摇曳的沙沙声都可以与这种悲凉的情感相联系。
当然,客观的效果音响通过主观性运用也可以达到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我们仍以上面的人物情绪状态为例,当人物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时,大声量级的笑声可以使其心情更加畅快;而相反的情绪状态下,这种笑声则演变为刺耳的噪声,甚至可以理解为嘲讽和折磨。
从这里可以看出,效果音响的主观性运用是一个发挥自主创造力的过程,它为录音师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思维空间,任何事物任何音响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只要你认为它们能够配合影片场景的需求或是情绪氛围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录音师对影片声音的认知和对音响特征的把握将直接影响电影最终的表达效果,可见录音师本身所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对电影的深刻读解是实现声音创新的关键所在。此外,录音师也须具备一定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
下面,主要根据以下三种常见的处理手法来具体讨论主观类效果性音响在电影中是怎样运用的。2.1  夸张变形的处理手法
电影中所需的效果音响并不都存在于这个客观世界,即便存在,有时为达到特殊的艺术渲染效果,
也会对原有声音进行制作加工。录音师通过发掘影
片人物的特质,对他们进行艺术构思和设计,从而赋予他们明确的声音形象。
例如:《暮光之城》(Twilight)(2008)中对于吸血鬼声音的处理。吸血鬼是非客观存在的生物,所
以不可能直接采集到声音。录音师的任务就是对他的特征进行剖析理解,模拟出符合他特质的声音,以强调他的特殊性存在。我们知道,声音的主要特征有音调、音、响度三点。吸血鬼是介于人与兽之间的形象,想要获得这种特殊性音响首先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音在某种意义上就如同人的指纹一样,是独一无二、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姑且不作讨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沉闷的低频声会令人内心紧张,常常意味着潜在威胁或其他不因素,而吸血鬼是不同于常人且危险性极大的生物,他们给人的感觉是极度恐惧和不可靠近,比野兽还要来的凶猛。据了解,《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中恐龙的声音是由企鹅和小象的吼声合成的。由此想到,吸血鬼的声音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真实动物的声音仍为主要声源,采集并收录一些,在制作过程中提升它的低频频段,并增强响度,这样的夸张化处理很容易就联想到怪兽咆哮的画面。但是吸血鬼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动物,他们同时具备人类的气质,有思想,有感情,所以在节奏和速度上的控制也很重要。2.2  排列与重组的理念运用
法国导演Jean Cocteau 曾在他的影片中故意将音乐用到不恰当的场景上,却发现声音元素之间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可见,打破常规音响也许能够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美国电影《Rush》(1991)中描绘毒贩的音响效果。影片中,录音师用很怪异的效果音响对毒贩进行了诠释,乍看上去十分混乱,根本无规律可循,但结合到Jean 的理论,不难看出,这种凌乱无序的音响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用在这里相当巧妙。一般人在吸食之后通常都无法正确控制自己的
情绪和思维,影片中展现给我们的正是这种情形:毒贩精神状态游离,眼神空洞,整个人懒散而拖沓。这里需要的是一个异于周围环境的音响,就如同毒贩此刻置身于四维空间一样,他活在他臆想的世界里,这个时空是任何人都触及不到的。如果用正常音乐为影片铺垫,那么无论音乐舒缓或激昂,都无法恰当地表现那种氛围,再复杂的音乐放在这里都略显平庸。若尝试打破原有音乐,重新采样,然后排列成无序片段,这样缩混出的音响虽然很难想象,但正好符合这个异时空的特殊形象。演员的表演固然重要,但不得不承认,出的效果
2020·10(下)
129
传播创新研究
音响着实为影片加分不少,它使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人仿佛被抽空了灵魂,无目的地到处游荡,不知所谓却又痛苦地存在着。到这里,影片的主题得到升华,电影艺术的魅力也由此展现。
我们可以把这种理念运用到实验短片上,其表现力一定远胜于理性音响。首先,挑选一些声音元素或乐曲片段,然后将它们剪切、打乱,全部堆叠到一个层面上,这时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不和谐的声音,最后用不同于原来的音调、速度重新排列组合并加以演绎,用它来表现无法预期的事物应该很贴切,或描述一个神智不清的人,甚至描绘混沌初开的世界。
2.3  意象化手法的应用
“意象”一词来源于诗歌中,从字面理解就是“意念”和“物象”的意思。前主观后客观,二者融合即主客观结合,简单说来就是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意象也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其中间接又分为比喻(明喻、隐喻、借喻)和象征。
电影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仅从表层意义看,也可简单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前者的表达效果较为清晰明确,直接通过人或物抒发情感;后者则相对含蓄一些,需要借助某物来达到表明主旨的目的。例如:很多影片一播放到杀人或计划阴谋的时候,总会用雷声轰鸣的效果加强对观众的感官刺激,这就是隐喻手法,暗示着一件惊天动地的恐怖事情就要来临。
留意生活细节的人会发现,经常时候某种特定的声音可以唤起我们对某事或某人的回忆,这是声音的象征意义。例如:第65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赎罪》(Atonement)(2007)中,那贯穿全片的打字机声正是妹妹Briony 的象征性音响,她充满着写作天赋,只要一听到富有节奏的打字机声,我们就知道下面
Briony 要出场了。这一出的音响设计来自于意大利作曲家达里奥·马里安内利(Dario Marianelli),他通读剧本后准确地抓住了Briony 性格特征,一些机械的成分。奥·马里安内利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她就像一台出了点小问题的机器,越来越沉迷于某种想法,好像脑子里的齿轮被卡住了一样。”这就是创作者运用主观性赋予客观音响生命力的成功案例。
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很久前的一个朋友喜欢下雨天,即使多年不见但听到雨声还是能够清楚地记起他。这里的雨声就是作为渲染气氛的效果音响而存在,借着雨声表达了此刻人物内心对老友的挂念,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借物抒情、声音的意象化。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影片中可以很委婉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绪,自然含蓄不突
兀,观众也能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3  主观类效果音响的发展趋势
3.1  声画并重的电影时代
声音进入电影是电影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其重大意义在于改变了电影的本质,并且为电影艺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电影摆脱了单一画面造型手段的束缚。电影由纯视觉艺术转变为视听综合艺术,从单一的画面艺术转变成为声画结合的艺 术[2]
无声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声画结合才能更真实地还原电影中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更有效地揭示电影主旨。录音师通过对效果音响的主观改造和创新,帮助了观众们更准确地了解到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出的效果音响更是丰富了电影情节,使电影不仅是一门独立艺术,更成为一种视听享受,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遐想空间。爱森斯坦认为,将声音与蒙太奇的视觉片段加以对位使用,才能为蒙太奇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新的可能。可见,在现代影视艺术中,声音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3.2  在革新中前进
纵观国内外,电影产业的发展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主观音响的发挥空间也会随之加大。虽然它的发展领域受电影画面的制约,但万物皆有联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事物联系另一事物,利用一个声音影响另一声音。人的想象力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就好像块状音乐那样,起初也没有人会料想到,随机组合的声音竟能产生如此奇妙的空灵效果。
4  结束语
作为艺术领域里一个研究尚浅的话题,主观类效果音响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只有勇于打破现状,完善制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寻求新的探究道路,最终才能完成富有魅力的创新性效果 音响。
参考文献
[1]韩宝强.音的历程[M].1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2]汤姆林森·霍尔曼.电影电视声音[M].1版.姚国强,王旭
峰,李理,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Justbecrazy.小谈电影音效的制作[J].midifan月刊,2006
(4):34-35.
[4]Sonnenschein D.声音设计[M].1版.王旭峰,译.杭州:浙江
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