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括第五代导演在内的前几代导演的创作主要依托于文学作品,而第六代导演的创作逐渐脱离了文学作品,并且完成了从“文学”电影到“新闻”电影的嬗变过程。本文试从“文学”电影和“新闻”电影历史、现状以及第六代导演创作“新闻”电影产生的年代和背景入手,力求探讨嬗变过程的本质和原因。
关键词文学新闻电影创作嬗变第六代
随着电影《欣月童话》的上演,中国当代又一部根据“新闻”改编的电影出现在全国各地影院。与近几来国内的很多电影一样,电影《欣月童话》又是根据热点“新闻”改编创作而成。不论是王小帅导演的《左右》,还是张扬导演的《叶落归根》,还有王安全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刘冰鉴导演《哭泣的女人》,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都是根据“新闻”,而且是网络热点“新闻”改编而成,并且这些电影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图雅的婚事》获得了第57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哭泣的女人》参加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展映,女主角获评委会特别提名奖,并且参加温哥华影展、多伦多电影节;李杨凭《盲山》获得罗马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左右》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可可西里》获得第41界金马奖最佳电影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
与第五代导演与文学家合谋进行电影创作而引起作家纷纷触电,以及各界的火爆回应不同,这些根据“新闻”改编的电影的现象,尽管在第六代导演的创作中已趋见普遍,但这一现象却未引起影视理论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新闻”电影
的相关案例出发,借助“文学”电影的历史和现状,总结第六代导演“新闻”电影的特点,阐述第六代导演从“文学”电影到“新闻”电影的嬗变历程。
一、“文学”电影的历史和现状
电影诞生之日,只是“杂耍”电影,有了文学的介入电影才跻身于“第七艺术”的行列。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包括国际三大电影节获奖的作品。中国的第四代导演之前包括第四代导演就有很多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到了第五代,张艺谋更是善于借助小说,成就电影。1987的《红高粱》取材于莫言的同名小说,《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分别改编自刘恒的《伏羲伏羲》、苏童的《妻妾成》、陈源斌的《万家诉讼》,《活着》则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有话好好说》是从述平的小说《晚报新闻》中改编,《一个不能少》是施祥生先完成小说再改编成剧本的,《我的父亲母亲》是鲍十原著小说改编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改编自李晓的《门规》,而《幸福时光》是根据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而改编。
“在某些方面,改编一部小说需要有比一部电影剧本更多的技巧和独创性”,张艺谋在一次访谈中说过这样的话。他要的就是原著中的故事,有了这些感人的故事再加上具有“中国元素”的民间视觉,如:灯笼、皮影、染坊等视觉元素就是他电影的全部。从《英雄》开始,张艺谋的电影走上了商业之路,而他的电影剧本也开始脱离了小说,根据电影市场量身定制。但是,张艺谋的电影并没有完全脱离文学,他请来的编剧还是文学出身,如《英雄》编剧王斌和李冯。李冯在创作《英雄》后说:
第六代导演的嬗变
——
—从“文学”电影到“新闻”电影
○汪开庆
影视艺术学
“众所周知,张艺谋以前的每一部电影都有一个小说作为故事基础,所以当时也了一些武侠小说看,但是那些小说都太长了,故事很复杂,情节不适合裁剪成电影,而且那些故事和张艺谋心里想拍的故事还有差距,最终决定大家编一个。”2006年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框架还来自曹禺的话剧《雷雨》。
汽车影视
《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这部电影也是根据诗人郭小川的著名长诗《一个和八个》改编而成的。电影《霸王别姬》奠定陈凯歌今天的国际地位,《霸王别姬》在1993年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大奖,这部电影就是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同样,陈凯歌导演的《边走边唱》是根据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改编,《孩子王》是根据阿城的原著改编。
冯小刚的电影大部分也是直接来自小说:《甲方乙方》来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一声叹息》来自小说《过着狼狈不堪的日子》,《手机》是先有了剧本后有了小说,《天下无贼》来自赵本夫的同名小说,《夜宴》的故事来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今年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百花奖”最佳电影的《集结号》请来写剧本的是作家刘恒,但是这个剧本的源头还是一篇小说。
总的来说,第五代导演的创作就没有离开文学,他们的电影都是“文学”电影。
二、“新闻”电影的历史和现状
以新闻为基础来创作电影也是电影的另一种创作方法,但是和以文学为基础来创作的电影相比,数量上并不明显。在国际电影中,日本电影《感官王国》就是导演根据新闻改编电影的一个案例。这部电影虽然在日本被封杀了30年,但是他要传达的理念对电影研究的专家们来说,至今依旧是争议最大的电影之一。伊朗年轻导演萨米拉导演的《苹果》,电影故事的原型最初就是来自当地报纸的报道。《华氏911》毫无疑问是在美国“911”背景下改编的电影。美国电影《大象》也是根据美国校园击案事件改编的电影,并且获得56届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
—金棕榈奖。西雅图导演戴佛执导的《动物园》,构想来自西雅图男子宾扬的故事:屡与成年种马肛交的宾扬,在2005年的一次时伤及内脏,但他因不想接受官方调查,迟不就医,最后引发急性腹膜炎死亡,华盛顿州为了此案还立法限制。
这些“新闻”电影的现象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但是在中国第六代导演中表现已
经非常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创作,“新闻”电影已经取代了“文学”电影。
1997年王小帅根据艺术家齐雷以自杀为“行为艺术”的“新闻”改编导演了电影《极度寒冷》,在10年之后2008年的今天又根据新闻改编导演了电影《左右》,而在《左右》这部电影的前后,2006年刘冰鉴根据“新闻”改编导演了《哭泣的女人》,2007年张扬根据“新闻”改编导演了《叶落归根》,2007年王安全根据“新闻”改编导演了《图雅的婚事》,2008年李杨根据“新闻”改编导演了《盲山》,而2008年林伟伦(中国香港)也是根据“新闻”改编导演了《欣月童话》。
这些在短时间出现的多部“新闻”电影,似乎是一种巧合,但仔细分析也是一种必然,他们同时出现的原因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气息。
三、第六代“新闻”电影产生的年代
第六代导演从一开始似乎就和“新闻”有关,被誉为第六代旗手的导演张元,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妈妈》就是来自新闻,《妈妈》的剧本创作者是秦燕,秦燕就是根据新闻报道的启发创作而成,这部电影1989年拍摄完成,199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委会奖和公众奖、柏林电影节最佳评论奖、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
1993年的张元导演的《北京》中主要演员就是当时最有人气的摇滚歌手崔健,可以算是半个“新闻”电影;而在这之后,张元的电影回到“文学”电影的行列,1997年的《东宫西宫》是根据王小波的文学作品改编的,2001年拍摄的《我爱你》是根据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的,2004年导演的《绿茶》改编于青年女作家金仁顺的小说《水边的阿狄丽雅》。这篇小说转载于《小说选刊》,后来被王朔看中,推荐给导演张元的。
王小帅在1993年自筹资金拍摄了《冬春的日子》,片中的男女主角是他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同学刘晓东和他的爱人喻红;1994年《极度寒冷》是根据艺术家齐雷的事迹改编的;1996年自编自导《扁担姑娘》;2001年的《十七岁的单车》的编剧是唐大年、徐小明和焦雄屏;2005年导演了《青红》;直到2007年他根据“新闻”自编自导了电影《左右》,原型是2006年08月27日《成都商报》上的报道:一边是身患绝症的儿子,一边是已经离婚的丈夫,39岁的阎英做了一个常人不可理解的决定,再怀一个前夫的孩子,生下孩子用他的脐带血来救大儿子。这部电影获得了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这也是中国电影在国际三大电影节中第一个
最佳编剧奖。这是一部典型的“新闻”电影。
贾樟柯的电影都是自己编剧的,没有一部电影直接来自文学作品,但是他关注的都是现实题材,是活在当下的“弱势体”,素材来源都是自己经历过的、“新闻”中的综合体。电影中的人物就生活在当下,就生
活在我们左右。《小武》中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小偷和,《站台》的男主角是县文工团的,《任逍遥》中的男女主角分别为失业工人子弟和野模特,《世界》里面的男女主角都是民工,还有《三峡好人》中男女主角分别是农民和护士,《二十四城记》里面也都是工人。
张扬,1998年因自编自导《爱情麻辣烫》而走进导演的行列。《爱情麻辣烫》展现了当代城市人的爱情生活,它以5个小故事组成整个影片内容的结构方式,包容和演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情感经历,全片由一对即将成家、激动而喜悦的年轻人准备结婚的过程中的几件琐碎小事来贯穿。
《洗澡》没有来自文学作品;2001年导演的《昨天》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部“新闻”电影,这部电影记录了他的朋友贾宏生的一段过去的经历,而片中的主人公贾宏生是由本人饰演。张扬说过:“一直想拍一部关于自己这一代人对青春、家庭和亲情追忆的影片,构思要比《洗澡》早,已经酝酿了4年之久,熟悉的人,真实的事儿,比起编造出来的故事更具说服力。如果说这个故事写的是贾宏生的过去,不如说也是反映了我过去的生活或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的轨迹。”
2005导演的《向日葵》可以说是张扬的一部自传体的电影,讲述的就是导演张杨与父亲的故事,就连片中饰演“向阳”的童年、青年、成年的饰演者也都和导演张扬非常神似。
《叶落归根》的故事直接来源于《南方都市报》中新闻报道:2004年11月27日上午10时,包工头建议61岁的村民李绍为跟他去福建打工。李绍为到了表亲左家兵一起上路了。2004年12
月31日,两人所在的工程队改善生活,打了5斤散装的白酒。左家兵当天喝了三两左右,次日又喝了二三两。很快他的左脚不能动,右腿直抖,连话都讲不出了。在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医生诊断是脑溢血。当日下午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此时医疗费已欠了近1600元。刘国兵、李绍为等决定放弃,4人偷偷将左家兵背出医院,准备背回老家。只有李绍为愿意背人,在龙岩车站顺利上了火车。他们顺利抵达广州,准备再次搭乘火车回衡阳。这时候运尸队伍遇到了麻烦。剩下的钱已不够买5张到衡阳的车票,大家决定改坐汽车,并把左家兵的尸体包扎好托运。就在火车站广场包扎时,他们的行踪被警察发现了。
《叶落归根》也是部非常典型的“新闻”电影。
刘冰鉴在1994年导演了《砚床》,1999年导演了《黄蝴蝶,蓝蝴蝶》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2001年根据“新闻”改编导演的《哭泣的女人》之后才使他走近国际电影界。《哭泣的女人》参加了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展映,女主角廖琴还获得了评委会特别提名奖。故事的来源也是网络热炒的替别人哭丧成了一个职业的农村妇女。
王安全和刘冰鉴一样在1990年导演了《月蚀》,在2002年导演的《人间消息》二部电影之后也是默默无闻,直到根据“新闻”改编导演的《图雅的婚事》之后才在国际电影节引起广泛关注。在第43届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图雅的婚事》获得本届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而主演余男还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大奖,在这之前《图雅的婚事》一举夺得第57届柏林电影节最高奖——
—金熊奖。故事原型来自一个真实的“嫁夫养夫”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性格倔强的蒙古族妇女图雅,因生活所迫与双腿残疾的丈夫巴特尔离婚,但她坚持自己再婚的条件:新丈夫必须和自己一起供养巴特尔。
李杨的第一部电影《盲井》来自文学作品,影片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该小说曾荣获2002年老舍文学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矿区的故事,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害人赚钱,他们先是将打工者诱骗到矿区,然后将打工者害死在矿井下,并制造事故假象,再作为死者家属向矿主索要赔偿。他们一次次得手,金钱似乎已经让两人丧尽了天良。而他第二部电影《盲井》来自“新闻”,一名女大学生被拐卖到乡下做了农民的妻子之后设法逃离的故事。《盲山》是李杨的“关注社会底层”三部曲之二。《盲井》在2003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拿到了个人贡献银熊奖,并获得了30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2008年,李杨带着电影《盲山》杀入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本片故事原型来自1999年广东省高院刑事庭的一场审判。
陆川第一部电影《寻》是他自己根据文学改编导演的电影,他的第二部电影《可可西里》是根据热点新闻保护藏岭羊的事迹改编而成的。
总的来说,第六代导演并没有像第五代导演那样完全依托于文学,他们一开始接触“文学”,但是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到了后期,受影响的是“新闻”,是每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热点“新闻”。
四、第六代“新闻”电影形成的原因
1.网络“新闻”的高度发达
网络时代的“新闻”影响力越来越超过了传统的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体,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掌握在政府手里,而网络相对而言,管理宽松,有着自由化、快速化和民主化的特点,很多重大的民主意见也是在网络中首先有网民发起,然后多数网民跟帖,从而引起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政府在言论的压力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网民的部分意见。如:中秋和清明节立为法定的假日就是在网络首先发起,后来政府采纳了网民的意见立法的。
欣月的故事首先感动了网民,并且在网络中广为传播,从而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跟踪报道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导演正是看中了这种“新闻”所具有的“超强人气”,然后才开始把这个“新闻”改编拍摄成电影的,这部电影的名字就是《欣月童话》。
第六代导演的成熟期也是网络发展的成熟期,他们了解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主要来自网络,而且电影的宣传主要也是依靠于网络,与第六代导演明显不同的第五代导演,他们的成熟期是文学的成熟期,是“朦胧诗”、“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成熟期,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到今天还是一个很新鲜的事物,大多数至今还不会使用电脑。
2.“弱势体”被广泛关注
“弱势体”的关注不仅仅是官方的政策导向,也是第六代导演所关注的,中国的网民也是“弱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六代导演的“新闻”电影来看他们的主角也都是“弱势体”。第五代导演关注的是历史、是过去、是民族性的反思,而第六代导演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历史影响,他们关注的是当下,是活在当下的边缘人,是当下活着的“弱势体”。在今天高速发展的经济大背景下,很多人失落,很多人迷茫,更多的人是无奈,“弱势体”越来越暴露出跟不上时代,他们生活艰苦而辛酸。
《哭泣的女人》中的女主角原来就是一个民工,《叶落归根》的男主角也是一个民工,《图雅的婚事》中的女主角是一名普通的牧民,《左右》的男女主角都是普通人,《盲山》是个农村来的大学生,他们都是“弱势体”,《欣月童话》主角是个得了重病的小学生。8岁女孩小欣月被诊断为恶性脑瘤,时日不多,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北京看升旗,于是父亲编出善意的谎言,在长春为孩子举行“天安门升旗仪式”,上千名好心市民参加升旗仪式为她圆梦。
“弱势体”的生活更真实,他们更需要人们
的关爱,而这种关爱在生活中显得越来越弱,正因为如此,第六代导演们才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
3.文学作品的衰落
伴随着第五代导演成长的中国文学给他们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而在第六代成长的过程中“文学第六代
”并没有形成气候,而且显得非常衰落,这种现象不仅仅影响了第六代,第五代导演的创作也深受影响,张艺谋后期的电影也没有直接来自文学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请来作家编剧而成的,而陈凯歌的电影《无极》也没有来自文学作品,而是自编自导,冯小刚的电影《夜宴》虽然来自文学,但那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老瓶装新酒”,是“旧元素,新组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它们已经不是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电影了,就如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虽然来自《雷雨》,但创作方法已经不是他们早期直接来自文学概念的“文学”电影了。
“新闻”电影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如何,是“文学”电影让第五代导演们声名显赫,是“新闻”电影让第六代导演们硕果累累,“文学”电影和“新闻”电影是区别二代电影人最大的特征。“新闻”电影的创作还能持续多久,需要我们理论界和教育界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当然,电影创作的方法是多样的,特别是在今天的多元化时代,漫画、游戏、戏剧、传说、事件和老电影,都可以拿来创作和再创作电影,但是,现在的“新闻”电影已经是中国当代电影创作的主流,它已经从“文学”电影成功转型,并且已经取代了“文学”电影的地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我们不能无视这种事实的存在,我们要做的是要让更多的人来研究和讨论“新闻”电影的创作规律,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并且超越时代,从而完成中国当代电影现代性的建构并且加强对中国影视文化进行更多的主体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汪开庆.中外优秀电影欣赏16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欧阳友全.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英近.影像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8.
[5]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