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检验标准
(不针对车厂)
修订履历 | |||||||
日期 | 版本号 | 修订说明 | 修订人 | 审核人 | 批准人 | ||
2015年12月28日 | A/0 | 修改 | |||||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6、可靠性试验标准 6
7、外观检验标准 28
1. 概述 1.1 目的 为确保后视镜从立项、规划、计划、开发、试产、量产出货及售后阶段整个过程当中,对后视镜检验、验收标准有据可依,避免因产品检验标准、验收标准不一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后装后视镜产品所有验证(客户另有要求的除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5465.2-2008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GB/T 9379-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 5296.2-2008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二部分:家用和类似型电器 GB/T 15860-1995 激光唱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463-199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SJ/T 10325-1992 汽车收放机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SJ/T 10447-1993 汽车收、放、扩音机分类与基本参数 SJ/T 10448-1993 汽车收、放、扩音机测量方法 SJ/T 10730-1997 VCD视盘机通用规范 SJ/T 11148-1997 VCD视盘机测试盘 SJ/T 11324-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J/T 11329-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SJ/T 11331-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第5部分:模似音频信号接口 SJ/T 11348-2006 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GY/T 220.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 GB/T21437.2-2008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二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GB/T 19951-2005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2630-2008 车载音视频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19392-2003 汽车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 GB/T 26775-2011 车载音视频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 GB/T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 GB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 2423.34-8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 GB 2423.3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Fc:低温、振动(正弦)综合试验方法 GB 2423.37-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L:砂尘试验方法 GB-T 2423.4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BDM:气候顺序 GB 2423.5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Cy:恒定湿热主要用于元器件的加速试验 GB∕T 2423.56-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 GB∕T 2423.5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8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i 冲击冲击响应谱合成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术语和定义 3.1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3.2 可靠性测试:样机在特定条件、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 验收标准 4.1 性能测试验收: 4.1.1 测试内容:功能样机测试方案;验收标准;100%通过; 4.1.2 测试内容:装车测试方案;验收标准;100%通过; 4.1.3 测试内容:路测测试方案;验收标准;100%通过; 4.2结构外观验收标准: 4.2.1致命性问题100%修改; 4.2.2严重性问题100%修改; 4.2.3一般性问题产品经理、项目、研发、DQA进行评审是否需要修改; 4.2.4缺陷的定义: (1)致命性问题 A、导致用户选购时拒绝购买的问题; B、导致用户购买后15 天内退机的问题; C、可能危及到用户生命或财产安全的故障; D、按照国家、行业、公司相关标准进行鉴定或认证不能通过的问题; E、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等的问题; (2)严重缺陷 A、影响工厂生产效率(如需要加工,操作不方便等); B 存在质量风险(如需要加强检验,操作特别注意等); C、用户能够勉强接受,但影响产品美观的问题(缝隙大、不平整等); D、导致用户在保修期内要求返修的问题(塑胶变形、断裂等); E、对用户体验有一定影响的问题; (3)一般性问题 A、用户完全能够接受的轻微的产品外观不良; B、用户一般不易发现,不影响使用的问题; 4.2.5 外观等级面的定义 A 级面:产品组装成成品后,用户从第一视角能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正前面和 上面;小配件在组装到面板上后同样在第一视角能看到的面均定义为A级面; B 级面:用户从第二视角偶尔能看到但并不过于关注的面,如面板的两侧面、底壳背面 C 级面:用户从第三视角能看到但很少或从不验看的表面,如面板的下面和内部配件; 4.3软件版本验收标准: 4.3.1试产版本要求:A 类=0,B 类≤10, C 类≤20 4.3.2量产版本要求:A 类=0,B 类≤5, C 类≤10 4.3.3临时版本发布条件: (1). 临时版本BUG要求:A 类=0, B 类≤15, C 类≤50 (2). 基本功能操作正常; (3). 基本功能流程正常; (4). 客户指定实现的功能操作正常; 4.3.4根据公司产品特性,测试反应故障按 A、B、C、D 三个等级划分: A类故障(1):致命性(严重级别为1):需求功能未实现,系统崩溃、无法运行、死机、花屏、反复重启。 (规格书定义的功能无法实现,如:设计有 GSM 功能,但该功能不能使用;内存泄露;应用程序死掉;应用程序异常退出) B类故障(2):严重性(严重级别为2):功能未完全实现、性能指标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如:GSM 在通话时有严重回音等影响正常使用该功能的;定义电池使用时间为 5个小时,实际使用不到 2 个小时等; C类故障(3):一般性(严重级别为3):不影响主要功能的运行,操作不便,界面不合理。 (界面存在明显缺陷,设计不友好、不完善,如标点符号,提示语不清楚。 D类故障(4):轻微性(严重级别为4):出现过 A/B 类故障,经过两轮验证,但无法重现,问题级别降为轻微;一些建议性的改进意见。 说明:在测试过程中只出现过一次,无法重现的问题,需要回归三轮版本,再无法重现,则问题可以关闭。 4.4试产验收标准: 4.4.1.试量产SMT 段试产目标:直通率不低于90%(通过工厂测试体现); 4.4.2.试量产组装段试产目标:直通率不低于85%; 4.4.3.最终产出不低于投入数的70 %; 4.4.4.试量产与试产原则上要求A 类问题点为零, B 类问题点不超过10 个,不考虑C 级 问题点(不计入FW 问题,FW 问题应在开发过程根据开发管理办法按阶段进行阶段验证和管 控,测试管控确认ok 后release 给试产),各阶段试产的直通率, 如无特别要求,最低不可 低于开发部制定的阶段通过标准的规定,即试产阶段设计不良和制程不良均不可高于30%, 试量产阶段设计不良和制程不良均不可高于20%。 5. 性能测试项目 5.1性能测试共分10大类型,102个试验测试项目:
6、可靠性试验项目: 6.1 可靠性测试试验阶段: 可靠性试验共分6大类型,36个试验测试项目;
备注:a、上表中标有黑点的项目,表示该阶段应进行的试验;b、如果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 6.2样机标准试验测试状态 试验电压(12±0.1)V,在机器输入端测量;尽量使样机在最大输出、最多输出状态进行试验,参考输出功率1W或2/3VOL音量位置,模拟负荷为4Ω。 6.3试验结果评判标准 4.4.1试验结果判定,分为A、B、C、D、E五种类型。结果判定按具体试验要求,无具体判定要求的项目按A类判定,试验中还需考虑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客户接受的程度。 A类:试验中或后能正常工作,无任何异常现象,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B类:试验中功能、性能、显示等正常,但有一个或超过一个指标出现偏离设计规范的现象,试验后自动恢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C类:试验中功能、性能或显示等有所下降,试验后或干扰撤消后能自动恢复,所有功能性能正常,不带记性异常变动; D类: 试验中功能、性能或显示等有所下降,试验后能通过重新上电或复位等动作恢复,所有功能性能正常; E类:试验中或试验后部分功能异常,经过重新上电或简单修复后能恢复正常(如更换保险丝)。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一般情况下,进行了环境试验后要恢复2小时以上再对试验后的状态进行判定,若有异议应恢复24小时以上进行判定。 7.外观检验标准
7.1外观不良术语定义
8.包装检验标准
9性能测试标准 9.1性能测试 9.1.1测试要求 (1)测试条件
(2)模拟天线匹配器 网络衰减 0dB 输出阻抗 75Ω 9.1.2 AM性能参数
9.2 FM性能测试 9.2.1FM测试要求 (1)FM模拟天线匹配器 网络衰减 0dB 输出阻抗 75Ω 9.2.2 FM 测试条件
9.2.3 FM性能参数
9.3 RDS性能参数要求 9.3.1 RDS测试要求
9.3.2 RDS性能参数
9.4 MP3性能参数要求 9.4.1测试要求 样机具备相应的读碟功能,建议用SONY3、TCD-784、TCD-782转换成MP3格试曲目后进行测试。若无读碟功能样机,可用SD卡将曲目拷到卡里后进行测试。 9.4.2测试参数
9.5 AUX-IN电性能参数要求 9.5.1测试要求 音频输出电平500mV 具备相应AUX-IN信号源,测试时最好采用NTSC制。 9.5.2测试参数
9.6 DVD/CD电性能参数要求 9.6.1 测试要求 样机具备相应的读碟功能,建议用MD-111、TVD-540、SONY3进行测试。若无读碟功能样机,可用SD卡将视频内容拷到卡里后进行测试。 9.6.2 测试参数
9.7视频输出性能要求 9.7.1 测试要求 样机具备相应的读碟功能,建议用三所碟、TDV-540进行测试。若无读碟功能样机,可用SD卡将曲目拷到卡里后进行测试。(在测试时若样机是PLAY制输出时则用三所碟测试,若样机是NTSC制输出时则用TDV-540) 9.7.2测试参数
9.8电源部份 9.8.1 测试条件 可调DC直流稳压源,电源可调电压量程应大致能达到50V,电流小于30安培。测试中根据设计产品规格的要求调节相应的测试电压与电流。 9.8.2 测试参数 9.8.2.1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1)额定电压为12V的产品,在直流电压10V~16V的范围,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2)额定电压为24V的产品,在直流电压22V~32V的范围,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9.8.2.2电源极性反接保护 1)额定电压为12V的产品,应能承受14V±0.1V电压1min电源正负极反接试验后而不损坏。试验后的产品,所有功能均能正常播放。测试方法按功能测试用例进行。 2)额定电压为24V的产品,应能承受28V±0.2V电压1min电源正负极反接试验后而不损坏. 试验后的产品,所有功能均能正常运行。测试方法按功能测试用例进行。 9.8.2.3耐电源过压性能 1)额定电压为12V的产品,应能承受18V±0.1V 1H,24V±0.2V 1min的过压试验而不损坏。 试验后的产品,所有功能均正常运行。测试方法按功能测试用例进行。 2)额定电压为24V的产品,应能承受36V±0.3V 1H,48V±0.4V 1min的过压试验而不被损 坏。试验后的产品,所有功能均正常运行。测试方法按功能测试用例进行。 9.8.2.4整机额定消耗功率 整机额定消耗功率指产品在正常试验电压(14V±0.1V、28±0.2V)、标准工作状态下(播放DVD测试碟,显示图像、音频输出额定音量)下的整机额定消耗功率。整机额定消耗功率则由企标准和设计说明书而定。 9.8.2.5待机电流 将数字万用表串连到电源正极与整机电源ACC之间,待整机运行正常后,断开电源ACC,读取数字万表上的值即可,测试值应小于10mA。 9.8.2.6低压关机保护 根据设计产品规格设定相应的低电压关机保护。在测试中待整机运行正常后,调节电源电压测出低电压值,测出的电压值不能小于9.8V。 9.8.2.7高压关机保护 根据设计产品规格设定相应的高电压关机保护。在测试中待整机运行正常后,调节电源电压测出高电压值,测出的电压值不能大于20V。 9.8.2.8整机音频线路输出正负短接 待被测机运行正常后,将所有音频输出线的接口与测试电源正负极相互反接一分钟(测试时最好使用蓄电池)标准输出电压12V,若不足12V须将电池充满方可测试。 10.可靠性测试标准 10.1可靠性试验前需做以下常规性试验 10.1.1外观检测 喷漆均匀,无腐蚀,锈蚀,尖刺,霉斑,剥落等异常;按键背景灯光均匀,无变形,爆裂等异常;面板丝印清晰,无脱落,歪斜等异常。 10.1.2.内部检测 样机内部元件无磨损,断裂,虚焊,漏焊,长霉及影响样机安全性能的飞线贴纸、胶纸等异常。 10.1.3一般功能检测 按照样机规格书或《软件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检测 10.2.环境适应性试验 10.2.1高温工作 10.2.1.1试验方法: 室温下将样机置于恒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使样机为ACC OFF状态,当箱内温度逐步上升到+60℃级温度保存2H后,开启电源使样机工作在各种重要模式(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下持续工作48H,试验中每隔2H对外观及各功能状态进行一次检测。 10.2.1.2接收标准: 各功能工作正常,图像声音输出要正常等,重点指标结果,应符合B类以上要求。试验后在常温下放置2H后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2低温工作试验 10.2.2.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置于恒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负载设备,电源,使样机为ACC OFF状态,当箱内温度逐步下降到-30℃保存2H后, 开启电源使样机工作在各种重要模式下(导航、行车记录仪)持续工作48H,试验中每隔2H对外观及各功能状态进行一次检测. 10.2.2.2接收标准: 各功能工作正常,DVD要能读碟、进出碟顺畅,收音/TV的收台效果要与常温下收台效果一样,触摸屏和面板按键功能要正常,图像声音输出要正常等,重点指标测试结果,应符合B类以上要求。试验后在常温下放置2H后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3高温储存试验 10.2.3.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放入恒温箱中,温度逐步上升到+85℃后,样机在非工作状态下放置72H,试验后常温下恢复2H后检测。 10.2.3.2接收标准: 试验后按第10.1.1、10.1.2、10.1.3条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4低温储存 10.2.4.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放入温箱中,温度逐步下降到-40℃后,样机在非工作状态下放置72H,试验后常温下恢复2H后检测。 10.2.4.2接收标准: 试验后按第10.1.1、10.1.2、10.1.3条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5低温启动 10.2.5.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放入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使样机处于ACC OFF状态,温度从25℃降到-30℃后,每隔2小时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ACC50次,在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开关电源50次,共执行8个轮回。(每轮回测试完成后,样机处于ACC OFF状态) 10.2.5.2接收标准: 样机应无不开机、黑屏、白屏、屏闪等现象,DVD要能读碟、进出碟顺畅,其它外观及功能等正常,检测应满足第10.1.1、10.1.2、10.1.3条及B类以上要求。试验后常温下恢复2H后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6高温启动 10.2.6.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放入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使样机处于ACC OFF状态,温度逐步上升到+70℃后。 每隔2小时在导航、行车记录仪模式下、开关ACC100次,在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电源100次;共执行8个轮回。(每轮回测试完成后,样机处于ACC OFF状态) 10.2.6.2接收标准: 样机应无不开机、黑屏、白屏、屏闪、摄像头显示异常等现象,触摸屏和面板按键等正常,外观塑胶件正常,其它外观及功能等正常,检测应满足第B类以上要求。试验后常温下恢复2H后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7高温高湿试验 10.2.7.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置于恒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负载设备,电源,使样机为ACC OFF状态,将恒温恒湿箱温度设为:+45℃,湿度为:(95±2)%,等温湿度上升到设定要求2H后,打开ACC将样机设置在导航模式、行车记录仪重要模式下持续工作48H,试验中每隔2H对外观及功能进行一次检测。 图1 10.2.7.2接收标准: 各功能工作正常,应符合B类要求;试验后在常温下放置2H后按照第10.1.1、10.1.2、10.1.3条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8冷热循环试验 6.2.8.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置于恒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使样机处于POWER OFF标准工作状态,将温度降至-30℃低温保持2H后,将温度升至+60℃高温使样机处于POWER ON 保持2H后再转换循环,周期:5个周期,试验中应对样机的外观及功能进行检测。 图2 10.2.8.2接收标准: 各功能工作正常,,应符合B类要求;试验后在常温下放置2H后按照第10.1.1、10.1.2、10.1.3条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9交变湿热试验 10.2.9.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置于恒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使样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图3曲线要求进行操作设定,共进行5个循环。 图3 10.2.9.2接收标准: 在规定工作的阶段:各功能工作正常,应符合B类以上要求;试验后在常温下放置2H后按照第10.1.1、10.1.2、10.1.3条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样机。 10.2.10温升试验 10.2.10.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置于恒温箱中,按实际装车的状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分别将温度探头放置在要求测试的重要区域(IC)上,在温度为60℃的环境下使样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H,,然后对各探头的温度进行测试。 10.2.10.2接收标准: 各探头所测试的区域(IC)温度不得超过技术部门提供的产品规格书上要求的温度。 10.2.11高低温冲击试验 10.2.11.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样机放入冲击箱中,分别设置高温85℃,低温-40℃,保存时间各2H,高低温转换时间≤5min:循环次数:5个周期。 试验过程中:样件处于不工作状态; 试验后恢复到常温2H后检测功能。 图4 10.2.11.2接收标准: 试验后按第 10.1.1、10.1.2、10.1.3条进行检测,注意样机内部焊点、胶纸、排线等是否脱落,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2.12三综合 10.2.12.1 试验条件: 应能承受图5规定的在(+60℃~-30℃)范围内的热循环试验,共2个周期,再按表1振动条件在整过温度过程中施加垂直方向与水平振动,试验后常温下恢复2H后检测。 图5 表1 10.2.12.2接受标准: 试验中导航及行车记录仪模式工作正常,试验后检测外观、功能,应符合A类要求。 10.3特殊环境 10.3.1盐雾试验:(只针对五金材料或其它结构件进行测试) 10.3.1.1试验条件: 溶液配制标准:盐水溶液浓度百分比为(5±0.5%);其中:1)氯化钠中总的杂质量不应超过0.2%,碘化钠不应超过0.1%,且不允许含有镍和铜;2)水为去离子水或蒸水,PH值应为7±1,杂质含量不应超过0.02%,电导率须小于0.2ms/m。试验箱内温度保持在(+35±2)℃湿度为95%R.小时;盐雾沉降量为连续喷雾,在90cm²集雾器中盐水沉降量为(2±1)毫升/小时.连续喷雾12或48小时,停止加热、加温、喷雾,样机在箱内除雾1小时后,将样机小心从箱内取出,用干净清洁、温度低于38℃的水进行漂洗,或用热水冲洗,然后用大约是250kpa压力压缩空气吹干。 10.3.1.2 盐雾试验时间与存放期限的关系: (1)、盐雾试验4小时,可确保存放于温度为-25~55℃,相对湿度为40%~90%,且不带有盐水及腐蚀物的 环境下存放2个月; (2)、盐雾试验8小时,可确保4个月,环境条件相同。 (3)、盐雾试验12小时,可确保6个月,环境条件相同。 (4)、盐雾试验24小时,可确保存放12个月也就是一年,环境条件相同。 (5)、盐雾试验48小时,可确保存放24个月也就是2年,环境条件相同。 10.3.1.3接收标准: (1)、试验后,被测样品切割位腐蚀程度以向外扩散超过5MM为不合格,腐蚀程度在5M之内均为合格,不能腐蚀到金属本身的基体。 (2)、试验后,被测样品冲孔位腐蚀程度以向外扩散超过4MM为不合格,腐蚀程度在3MM之内均为合格;不能腐蚀到金属本身的基体。 (3)、试验后,被测样品折弯区腐蚀程度以向外扩散超过4MM为不合格,腐蚀程度在4MM之内均为合格;不能腐蚀到金属本身的基体。 (4)、除去上述三种区域切割位、冲孔位、折弯区外,五金表面无损区域试验后应无点蚀、 裂纹、气泡、龟裂、起皮,剥落等不良现象。 10.3.2酒精擦拭 10.3.2.1试验条件: 将所测样品固定在试验机上,用专用的10#标准帆布材质与酒精混合,酒精浓度:≥95%;施加100g/cm²的载荷,以60~80次/分钟的速度,以1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磨擦80个循环。 10.3.2.2接收标准:测试完成后,目视以油漆不能掉漆、丝印不能脱落为合格。 10.3.3干摩擦 10.3.3.1试验条件: 将所测样机固定在试验机上,用专用的10#标准帆布材质,施加25g/cm²的载荷,以60~80次的速度,以1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磨擦500个循环。 10.3.4附着力 10.3.4.1试验条件: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1mm×1mm小网格,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用粘附力350~400g/cm2的胶带(3M 610号胶纸或等同的其它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45℃)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测试。 10.3.4.2接收标准: 测试完成后,目视附着力在划线的交叉点应无大面积的油漆脱落,脱落总面积小于5%为合格。 10.3.5耐液体腐蚀 10.3.5.1试验条件: 使用常见的液体(如:机油、香水、空气清新剂、可乐、咖啡等)涂抹到样机表面,并在+85温度下持续放置72小时;将温度升至常温下恢复2H后再检测样件。 10.3.5.2接收标准: 试验后将液体遗留的遗迹清洗干净检查外观、丝印,喷油等是否有异常,应符合A类要求。 10.4 机械环境试验: 10.4.1 定频试验 10.4.1.1 试验条件: 上下振动(Z )=1.5G;前后振动(Y )=1.0G;左右振动(X )=1.0G 上下振动(Z )的共振点大约在100Hz 处,其振动性能为0.8G; 测试时间:上下方向振3小时,前后、左右各1.5小时,共6小时。 10.4.1.2 接收标准: 试验后外观及功能正常;晃动主机应无明显的异响;拆机检查无元器件脱落,焊点脱落松动,接插件脱落,机内没有掉元件与结构上的变形与螺丝松动,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4.2 扫频试验 10.4.2.1 试验条件: 频率:6~25Hz(全振幅2mm),26~200Hz(加速度21.6m/s2); 测试时间:上下振动4小时,前后、左右各2小时,共8小时。 10.4.2.2 接收标准: 试验后外观及功能正常;晃动主机应无明显的异响;拆机检查无元器件脱落,焊点脱落松动,接插件脱落,机内没有掉元件与结构上的变形与螺丝松动,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4.3机械冲击 10.4.3.1试验条件: 将不加包装、不通电的样品,按正常工作位置,紧固在碰撞台台面中心。碰撞台按半正弦脉冲峰值加速度250m/s2 ,持续时间16ms,每个轴振动8次,共三个轴,六个方向。 表4
10.4.3.2 接受标准: 试验后外观及功能正常;晃动主机应无明显的异响;拆机检查无元器件脱落,焊点脱落松动,接插件脱落,机内没有掉元件与结构上的变形与螺丝松动,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4.4模拟运输试验: 10.4.4.1试验条件: 将样机包装成大整箱(≥1箱)固定于模拟运输测试台上; 定频: 扫频: 频率:50Hz 频率:6-50Hz 加速度:1.5g 加速度:1.5g 振幅:2mm 振幅:2mm 时间:2h 时间:2h 方向:Y轴向 10.4.4.2接收标准: 试验后,拆开包装对样机的外观、功能、内部及附属件进行检测,不应有面板磨损、元器件脱落,插件脱落,焊点脱落松动等异常现象,样机功能正常。应符合A类要求。 10.4.5跌落试验: 10.4.5.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一:裸机跌落。 跌落高度:裸机不通电工作时,跌落高度800mm(硬木); 跌落方式:样品在正面(TP面)、背面、顶部面、底部面方向,各进行2次试验,共8次 试验条件二:包装跌落,将检测合格的试验样机按照生产包装程序进行包装。 跌落高度:包装重量在10Kg以下1100mm、10~25Kg为900mm、25Kg以上为700mm(水泥地面或钢铁地面) 跌落方式:按一角三棱六面进行自由跌落试验,各进行2次试验,共20次试验。 10.4.5.2接收标准: 裸机跌落要求:试验完后,产品外观,结构无异常,样机功能正常。 包装跌落试验后:拆开包装对样机的外观、功能、内部及附属件进行检测。 不应有面板磨损、元器件脱落,插件脱落,焊点脱落松动等异常现象,样机功能正常。各结构紧固件应无松动无脱落等,包装小箱和箱内泡沫应无严重损坏,应符合A类要求。 10.5电源适应性试验: 10.5.1工作电压范围测试 10.5.1.1测试方法: 产品设计规范有规定的按其要求测试及判定,无要求的一般应能够在9.5V~16V(12V供电系统)、18V~32V(24V供电系统)的范围内正常工作,能满足功能要求;测试步骤: (1)、所有测试调整按0.5V/次的步骤来进行; (2)、设置产品所有电源线路使用同一电源14±0.1V供电,产品正常供电,在各模式标准试验状态; (3)、从14±0.1V缓慢向高端调整供电电压,检查产品工作状态,到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为止,但应该有正常的记忆,记录此时供电电压U1(过压保护点); (4)、设置供电电压到14±0.1V供电, 产品在各模式标准试验状态; (5)、从14V缓慢向低端调整供电电压,检查产品工作状态,到产品不能正常工作为止,但应该有正的记忆.,记录此时供电电压U2(欠压保护点);U1~U2为产品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10.5.2过压试验 10.5.2.1试验条件: 将试验样机与输入设备、电源设备连接,分别施加19V和24V电压,长时过压试验:19V 1h;短时过压试验:24V 1min。 10.5.2.2接收标准: 试验中,当电压调到19.5V以上时,样机应能进入保护状态,电压降到19V以下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机内不能出现冒烟、冒火、异味等异常现象,试验后进行外观、待机电流、功能及内部检测(允许烧保险丝,但更换保险丝后),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5.3反压试验 10.5.3.1试验条件: 将试验样机的正负极进行反接,反压试验电压:-14±0.1V 时间:1min。 10.5.3.2接收标准: 试验中,机内不能出现冒烟、冒火、异味等异常现象,允许烧保险丝,但更换保险丝后检测,样机符合A类要求。 10.5.4整机消耗功率试验 10.5.4.1试验条件: 按照产品设计要求,测试正常试验电压12V±0.1V标准工作状态下的整机消耗功率。 10.5.4.2接收标准: 试验过程中:样机处于标准工作状态下(打开GPS、行车记录仪、连接WIFI、连接蓝牙、最大音量、屏最高亮度)下的整机额定消耗功率。产品所有功能正常,背光参数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功耗按照产品设计要求。 10.5.5待机电流试验 10.5.5.1试验条件: 工作电压范围:DC12V 将数字万用表串连到电源正极与整机电源ACC之间,待整机运行正常后,断开电源ACC,读取数字万表上的值即可。 10.5.5.2接收标准: 按照产品设计要求,测试值应小于10mA。 10.6电磁兼容性试验: 10.6.1静电放电 10.6.1.1 静电测试条件: ◆温度:23±5℃, 相对湿度:30%~60% ◆产品安装在车上外壳与地是绝缘的,静电测试时产品放在绝缘板上测试,电瓶不接地。 ◆产品安装在车上外壳是与地导通的,静电测试时产品放在绝缘板上测试,电瓶要接地。 10.6.1.2 静电测试标准
表6 10.6.1.2 接收标准 静电放电中只允许短时间断音(<1 s)、短时间屏显示错误 (<1 s),停止放电后自动恢复 正常工作状态; 试验后检测各功能状态都应正常工作。 表7 10.6.2 辐射骚扰场强的极限值 应符合GB 9254-2008中6.1条 A级ITE在测试量距离R处(10m)的辐射骚扰限值,应符合下表规定。试验过程中,系统应工作正常,不应出现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现象(如喇叭产生的啸叫声等)
表8 10.6.3电源线快速瞬变抗扰性 a) 脉冲1试验见图6,试验条件为: Va: 13.5V Vs: -100V t1: 0.5s t2: 200ms t3: ≤100µs td: 2ms tr: ≤1µs Ri: 10Ω 图6 脉冲1曲线 脉冲数量: 5000 要求:C级。 b) 脉冲2a试验与2b试验见图7、图8。 1) 2a试验条件: Va: 12V Vs: +100V t1: 0.5s td: 0.05ms tr: 1us Ri: 2Ω 图7 脉冲2a曲线 脉冲数量:5000个 要求:C级 2) 2b试验条件: Va: 12V Vs: 10V t12: 1ms t6: 1ms td: 2s tr: 1ms Ri: 0.05Ω 图8 脉冲2b曲线 脉冲数量:10个 要求:C级。 c) 脉冲3a试验见图9,试验条件如下: Va: 13.5V Vs: -150V f1: 10KHZ t4: 10ms t5: 90ms td: 0.1µs 图9 脉冲3a曲线 tr:≤5ns Ri: 50Ω 测试时间:1h。 要求:C级。 d) 脉冲3b试验见图10,试验条件为: Va: 14.4V Vs: +100V f1: 10KHZ t4: 10ms t5: 90ms td: 0.1µs tr:≤5ns Ri: 50Ω 测试时间:1h。 要求:C级。 图10 脉冲3b曲线 e) 脉冲4试验见图11,试验条件为: Vb: 12V Vs: -6V Va: -4V t6: 40ms t7: ≤5ms tf: 10ms tr:≤5ms t8=1sRi: 0.02Ω 脉冲数量:10个 要求:C级。 图11 脉冲4曲线 f) 脉冲5试验见图12,试验条件为: Va: 14.4V Vs+Va: +87V td: 150ms tr: 10ms Ri: 2Ω 周期:1min 脉冲数量:10个。 要求:C级。 图12 脉冲5曲线 h) 脉冲5b试验见图13,试验条件为: Va: 14.4V Vs+Va: +87V td: 150ms tr: 10ms Ri: 2Ω 周期:1min 脉冲数量:10个。 图13 脉冲5b曲线 要求:C级。 10.7寿命试验 10.7.1物理按键寿命耐久 10.7.1.1试验条件: 室温下将产品固定在专用按键耐久或旋钮耐久试验设备上,按设计规范调节好行程距离、压力、时间间隔等,次数:100000;施加力的大小按键:(5±2) N;旋钮:0.04 mN.m±20%;施加力的方向按键:垂直于按键表面; 10.7.1.2接收标准: 试验后,检查按键应无变形、无卡键、损坏及功能丧失等异常现象,应符合A类要求 10.7.2 SIM卡/SD卡插拔试验 10.7.2.1 样机要求: 样机标准配置的3G卡、4G卡、行车记录仪TF卡、导航地图卡(按产品特性要求)。 10.7.2.2试验条件: 在不通电状态,SIM卡/SD卡接口连续插拔500次,每插拔100次通电检测一次,不能出现不读卡、识别不到、识别错误及结构变形等异常现象。 10.7.2.2接收标准: 试验中,如检测出异常即停止试验。试验后,功能、结构等应符合A类要求。 10.7.3 高温老化寿命试验 10.7.3.1试验条件: 高温老化主要针对量产机首件样机在高温下的工作状态验证,试验时间4H;新产品试产验证,温度试验时间为48H。 在60度高温下,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老化测试; 10.7.3.2接收标准: 试验后在常温下放置2H后按照第6.1.1、6.1.2、6.1.3条进行检测,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10.7.4平均无故障时间试验 要求: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方法,按照产品设计要求,让产品在高温下运行,测试平均无故障时间; 10.7.4.1 样机要求: 样机配件:3G卡、4G卡、行车记录仪TF卡、导航地图卡(按产品特性要求),电源线及延长线。 10.7.4.2 试验条件: 将试验产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设备。 在60度高温下,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不间断老化测试; 实验时间:两周 数量:10台(N)。 10.7.4.3 接收标准: 试验过程中:样件处于工作状态;产品所有功能要正常,背光参数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 记录样机故障情况,包括故障机器数量(n)、次数、工作时间(T小时)、现象、原因,并组织维修,修好后继续老化,试验中每隔2H巡检一次。 试验完成后,统计数据,计算得出高温MTBF。MTBF=N*T/n。 10.7.5开关机试验 10.7.5.1 样机要求: 样机需插上3G卡、4G卡、行车记录仪TF卡、导航地图卡(按产品特性要求) 10.7.5.2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1:将试验产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设备。 在常温下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ACC 100次( 断ACC); 在常温下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电源100次( 断ACC、BATT); 测试条件2:将试验产品连接输入设备,电源设备,放入试验箱内。 在高温+60℃工作2H后,在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ACC50次(断ACC); 在高温+60℃工作2H后, 在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电源50次( 断ACC、BATT); 低温-30℃工作2H后,在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ACC 50次( 断ACC); 低温-30℃工作2H后,在打开导航、行车记录仪状态下开关电源50次( 断ACC、BATT); 10.7.5.3接收标准: 试验中,开关机后不能出现不开机、开机时间长、死机、黑屏、白屏、花屏、行车记录仪无法打开、摄像头无信号、摄像头画面显示异常、无法导航、不读SIM卡、不读TF卡、3G无法连接、4G无法连接、WIFI无法连接、蓝牙无法连接等异常现象。试验后,样机应符合A类要求。 | |||||||||||||||||||||||||||||||||||||||||||||||||||||||||||||||||||||||||||||||||||||||||||||||||||||||||||||||||||||||||||||||||||||||||||||||||||||||||||||||||||||||||||||||||||||||||||||||||||||||||||||||||||||||||||||||||||||||||||||||||||||||||||||||||||||||||||||||||||||||||||||||||||||||||||||||||||||||||||||||||||||||||||||||||||||||||||||||||||||||||||||||||||||||||||||||||||||||||||||||||||||||||||||||||||||||||||||||||||||||||||||||||||||||||||||||||||||||||||||||||||||||||||||||||||||||||||||||||||||||||||||||||||||||||||||||||||||||||||||||||||||||||||||||||||||||||||||||||||||||||||||||||||||||||||||||||||||||||||||||||||||||||||||||||||||||||||||||||||||||||||||||||||||||||||||||||||||||||||||||||||||||||||||||||||||||||||||||||||||||||||||||||||||||||||||||||||||||||||||||||||||||||||||||||||||||||||||||||||||||||||||||||||||||||||||||||||||||||||||||||||||||||||||||||||||||||||||||||||||||||||||||||||||||||||||||||||||||||||||||||||||||||||||||||||||||||||||||||||||||
实验室测试规范()--会签单位 | |||||
部门名称 | 签名 | 部门名称 | 签名 | 部门名称 | 签名 |
□总裁办公室 | □系统开发部 | □资材部 | |||
□战略管理部 | □系统测试部 | □生产一部 | |||
□董事会办公室 | □LBS引擎部 | □生产二部 | |||
□职能管理中心 | □运作支持部 | □SMT生产部 | |||
□人力资源部 | □产品研发体系 | □工程部 | |||
□行政部 | □硬件部 | □物流部 | |||
□法务部 | □结构部 | □运作支持部 | |||
□流程管理部 | □单片机软件部 | □质量管理体系 | |||
□财务管理中心 | □嵌入式系统软件部 | □品质保证部 | |||
□财务部 | □终端应用软件部 | □品质检验部 | |||
□资金部 | □产品部 | □客户服务部 | |||
□内审部 | □产品测试部 | □运营中心 | |||
□营销中心 | □南京研发部 | □平台运营部 | |||
□市场营销部 | □运作支持部 | □产品运营部 | |||
□商务部 | □制造体系 | □服务运营部 | |||
□系统平台体系 | □PMC部 | □战略运营部 | |||
□系统策划部 | □采购部 | □C端用户运营部 | |||
备注: 1、在需要会签的单位名称前的“□”画“√”。不需要会签单位的名称前的“□”画“×”。
2、所有会签单位签署时须使用签字笔。
3、当文件内容所规定的权责、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须重新会签,反之则无需重新会签,以通知形式告知即可。
文件修订记录
版本 | 制/修订条款/内容 | 制作/修订 | 审核 | 批准 | 页次 | 制作/修订日期 |
A/0 | 新制定 | 王生龙 | 齐翔 | 赵明 | 30/30 | 2014.06.15 |
发布评论